第337章 修生養息

字數:1686   加入書籤

A+A-


    聖元八百七十六年冬,烏蘇國大軍攻陷了朱國的都城譚城,朱國國王袁初倉皇出逃。
    為了躲避烏蘇國軍隊的追捕,袁初令四個兒子分別率領一部分王宮侍衛分散出逃,最終其幼子袁叔被烏蘇國軍隊擒獲。
    隨後不久,烏蘇國扶持袁叔為朱國國王,由此整個朱國已全部被烏蘇國所控製。
    公輸拓原本的爵位是縣伯,其封地方圓五十裏,就是原來“赤嵬軍”駐紮所在地木葉屯。
    這一次伐朱國有功,公輸拓再次加官進爵,被封為縣侯,朱國的一部分領土也被納入他的封地。
    這幾年烏蘇國連連征戰,除了支付軍隊的軍餉,加之需要賠償伽羅國的一百萬白銀,烏蘇國的國庫並沒有餘下多少錢財,對於公輸拓加官進爵的封賞,除了名義上的封地,並沒有多少財物上賞賜。
    公輸拓最重視的就是名義,有了名義上的封地,便可以大刀闊斧地開始做自己的事,也終於朝著自己的理想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作為烏蘇國的縣侯,公輸拓本應有一座屬於自己的高門府第,但顏伯並未給予過多的賞賜,修建府第,花費極大。
    當下的“赤嵬軍”除了士兵們的軍餉,還須管理治下的民眾,方方麵麵所需的花銷甚是繁多,對於這種象征身份的府第,公輸拓此時並不在意,自是不願花費過多的財物去修建。
    手底下的軍隊越強,地位才越穩固,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在原先“赤嵬軍”營地的駐紮地上修建營房,供士兵們居住,再簡單地建造幾所居所,當作臨時的府宅。
    木葉屯本是一座廢棄的屯兵之地,其地人煙荒蕪,人口極少,於是辛於鄢為公輸拓獻上兩策。
    其一,鼓勵開墾荒地,減少賦稅,吸引周邊的民眾前來耕種;
    其二,重農抑商,防止人口四處流動,使百姓安定下來安心耕種。
    烏蘇國的冬天雖然寒風刺骨,但“赤嵬軍”的營地卻熱火朝天。
    百姓和傭兵們有的伐木,有的采石,有的和泥沙,到處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房屋由夯土地基漸漸被搭建起來。
    這一日,營地裏突然湧來千餘名百姓,有的挑著擔子,有的推著木車,看起來個個衣衫襤褸,麵黃肌瘦,顯然是一群逃難而來的民眾。
    從這些百姓口中得知,原來在烏起平原的東南邊境,數國接連發生戰亂,戰亂導致盜賊四起,百姓流離,逃難的民眾一直往西北方蔓延。
    這群逃難而來的百姓來自那樓國,聽說烏蘇國東邊有個叫木葉屯的地方,在大量建造房屋,於是便來到這裏討飯吃。
    公輸拓正缺人口和勞力,一時大喜,頓將這群逃難的流民接納下來。
    接下來十多日,一直不斷有大批流民湧入木葉屯,漸漸人口已達五萬有餘。
    這一下卻讓公輸拓犯了難,以“赤嵬軍”現有的財力和物力,一下子供應五萬軍民的口糧,隻怕撐不了多少時日。
    喜歡八部神蓮請大家收藏:()八部神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