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徐永寧舌戰群臣中)

字數:4843   加入書籤

A+A-


    ……
    朝堂之上,眾臣神色各異,有的怒發衝冠,有的蹙眉沉思,氣氛緊繃如弦,一觸即發。
    徐平之言,恰似利刃,層層剝開元景帝聯姻背後的遮羞布,將內裏藏著的利益算計暴露無遺。
    太常卿冷哼一聲,打破短暫沉默,“莫要在此妖言惑眾!
    陛下聖明,決策皆為江山社稷、萬邦福祉著想。你一介武夫,懂什麽治國理政、外交縱橫,不過是來此攪局,蓄意抹黑我朝榮光。”
    “抹黑?貴國還用抹嗎?”徐平神色鎮定自若,負手而立。“你又是何人?”
    “哼!!本官太常卿孫齊是也,你待如何?”
    “孫齊,孫大人是吧?”徐平笑著朝他微微作揖。“治國理政,當以民為本,外交縱橫,貴在平等尊重。
    貴國如今這般作為,對內大興土木、奢靡成風,百姓賦稅沉重。
    對外更是窮兵黷武、巧立名目,幹涉他國內政。
    所謂榮光?不過是建立在無數蒼生苦難之上的虛妄。
    既然爾等這般仁善,何不將商都七城還於南丘?何不將布恪草原還於安茂?又為何不將雲河兩岸還於月石?
    口口聲聲萬邦福祉,實則心如石墨,欲如濤海。
    皓首匹夫,蠅蛇鼠輩!於列國外使之前,你有何狗臉在此嚶嚶狂吠?”
    “黃口小兒,你安敢羞辱老夫?你……”
    “老賊速退,徐某羞與你多言。汝當以尿自鑒,觀己何狀,實令人惡欲作嘔也。”
    “你你,你……..”此話一出,孫齊兩眼一黑,當場栽倒在地。
    “孫大人……”
    “哎!”輕歎一聲,吳斯緩步而出。“徐將軍,你口口聲聲為百姓、為天下。
    我朝欲攜四方而行,恰是百姓休養生息之機。你一味挑刺,居心叵測,這便是大周的國體?周人的禮數?”
    “既是休養,貴國何不罷兵回朝?將陳州交還於大梁?”徐平目光掃過眾人,眼神中帶著幾分戲謔。“聯姻也好,強權也罷。
    依徐某看,和平,乃各國獨立自主、平等相待,於互利共贏中建立的長久盟約。
    貴國視他國為附庸,以聯姻為枷鎖,鎖住的是一時安穩,卻埋下無數仇恨禍根。
    一旦有變,烽火必將燎原,屆時又將是怎樣的人間煉獄?
    元帝陛下聖明,倒不如放下身段,與各國坦誠相見,共謀發展,方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元武雖兵強馬壯,各國若群起攻之,元縱有雄兵百萬,嗬嗬,又能抵擋幾時?”
    “真是癡人說夢!”吳斯微微搖頭,將手中笏板握緊。“我元武乃天朝上國,文化昌盛、禮儀完備,肩負統禦四方、教化蠻夷之重任。
    哼,聯姻聯姻,聯的是文化傳承,是引領大勢,豈容你這粗鄙之人詆毀汙蔑。”
    此話一出,耶律明康將手中酒杯當場砸碎。“老賊,你說誰是蠻夷?”
    “………”吳斯嘴角一抽,眼中頓時帶著幾分愕然。這啥玩意?怎麽還帶入了?“明康太子息怒,本官所言並未提及大金,請勿要多想。”
    “哼!你最好沒有,否則本太子今日就叫你好看。”
    徐平一番慷慨陳詞,如巨石入平湖,朝堂之上漣漪頓起,眾臣或驚或怒,神色各異。
    於此僵局之際,殿後珠簾輕響,一位老者穩步而出。
    此人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身著一襲墨色蟒袍,繡金紋路仿若星辰流動,彰顯著不凡身份。
    見到來人,群臣紛紛拱手。“我等見過邑王。”
    “參見邑王。”
    “老臣在此參見陛下!!”邑王整理好衣袍,而後躬身施禮。
    見到來人,元景帝緩緩起身。“老王爺免禮!來人,賜座!”
    “陛下稍待!”邑王抬眸,望向徐平,拱手一禮,聲若洪鍾卻透著平和沉穩。“後生可畏啊……
    徐將軍年輕有為,老朽久仰大名,今日得見,果真是言辭犀利。
    然將軍諸多指責,未免偏頗,且聽老朽一述。”言罷,他略作停頓,似在整理思緒,殿中瞬時靜若噤聲。
    “將軍有言,我元武窮兵黷武,卻不知兵者,國之重器,亦為保境安民之必需。
    自有陳王凶悍,歲歲侵擾,我邊疆百姓苦不堪言。若不重兵戍衛、主動出擊,莫非任其猖獗?
    我元武興兵,為的是開疆拓土以求萬世太平,非為逞一時之勇、掠他國之財。
    以史為鑒,往昔諸朝,弱於軍事,邊疆烽火不絕,生靈塗炭,國將不國,此等慘狀,將軍豈可視而不見?”
    “不過些許摩擦,到王爺口中就成了歲歲侵擾?”徐平劍眉一挑,坦然迎上對方目光。“所謂戍邊安疆,乍聽卻是有理,然用兵之道,貴在止戈。
    若隻為拓疆,罔顧他國主權、百姓生死,此間與豺狼惡狗何異?
    大梁邊疆,本安居樂業,卻因貴國頻繁征伐,田園成墟,百姓流離,這般行徑,不過是貴國野心下的白骨堆砌。
    且觀貴國用兵,常多線作戰,看似威風,實則勞民傷財,內部損耗日劇,長此以往,國力何以為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邑王撫須輕笑,神色未改。“將軍隻窺一隅,不見我朝布局深意。
    多線作戰,非盲目逞強,實乃製衡之術。以攻為守,牽掣各方,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聯成一氣,此乃戰略考量。
    再者,每占一地,我朝便施仁政,興水利、辦私塾,將我元武文化播撒,融合當地民俗,令其心悅誠服歸心,怎是豺狼之作為?”
    “哦?仁政?”徐平冷笑一聲。“那南丘茶園荒廢、安茂牧場消逝,便是貴國仁政下的碩果?
    至於文化融合,不過是個幌子。強推貴國規矩禮儀,打壓本土傳承,滅人文化根基,隻為長久控馭。
    老王爺豈不聞夫子有言:真正的文化傳承,應是百花齊放、相互尊重,而非這般霸道傾軋。”
    談及於此,邑王神色肅然。“我朝文化傳承於昔夏,源遠流長,禮儀典章完備,肩負傳承正統、教化四方之責。
    諸國文化,不乏粗陋淺薄之處,若不加以引導規範,任由散漫發展,恰似荒草叢生,難成大器。
    至於聯姻之舉,便是文化紐帶,攜教習嬤嬤、鴻儒侍從,將詩詞、書畫、禮儀帶去他國,助其開化,此乃大善,怎容詆毀?”
    “荒謬。”徐平卻嗤之以鼻。“文化豈有高低貴賤?
    各國自有傳承脈絡,南丘茶禮、月石織藝、安茂牧歌,皆凝聚先輩智慧,飽含民族精魂。
    貴國借聯姻夾塞私貨,將他國朝堂變傀儡戲台,操控政令,致本土技藝凋零,文化血脈斷層,何談開化?
    分明是文化殖民,妄圖以一家獨大,鑄就虛假繁榮。
    汝有何顏麵在此妄言?”
    “危言聳聽。”邑王眉間微蹙,似有慍怒,旋即沉聲喝道:“徐將軍隻重小節,不明大勢。
    治國如弈棋,需統觀全局。
    我元武聯姻、用兵、扶掖小國,為的是構建有序邦交,以強帶弱,整合資源,成就盛世宏圖。
    如今諸國紛爭不斷,若無主導引領,皆為散沙,如何抵禦天災人禍、列強覬覦?”
    “嗬嗬嗬!悖論。”徐平眉頭一挑,當即振臂高呼。“邦交於平等之上,各國獨立自主,攜手應對憂患,方是正道。
    靠聯姻維係,不過是空中樓閣,一有變故,脆弱不堪。
    以自身風骨氣魄,築牢疆土防線,憑實力與信譽,而非耍弄權謀,盤剝四方。
    君王當垂拱而治,護百姓福祉,而非好大喜功,以鄰國血淚鋪就榮耀之路。
    至於聯姻固土,互通有無?
    匹夫!你垂垂老矣,豈不聞,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喜歡枌榆草木長請大家收藏:()枌榆草木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