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天傾之相
字數:2944 加入書籤
……
聽完隆聖帝所言,顧婉君失魂落魄的癱軟在囚牢中。是啊,當年能從太子恒手中奪取皇位之人又豈能是泛泛之輩。
一個不受待見、沒有根基、沒有母族幫扶的皇子,他紀淩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與他相鬥,或許從來都是錯的。交出兵權,也許會被圈禁終身。若不交,則族譜升天……
許久之後,隆聖帝轉過身,看著對方有些泛紅的眼眶,他微微抬手。
“還在猶豫嗎?“雖用內勁將對方托起,其語氣中卻帶著不容拒絕的勸誡。“顧婉君,朕念及舊情,念及當年的同窗之誼,才會給爾等這個機會,不要再負隅頑抗。
當年,朕也曾隨你父親征戰過。
大皇兄走後,顧海川雖站隊老二,卻也為大周立下過赫赫戰功。既為立場之爭,自無對錯可言,朕欲削藩,倒也不想他唯一的子嗣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此事全在你,寧毅若肯低頭,你們一家人還能保全。倘若起兵作亂,定陶的左武衛、陳關的戍邊司、昌平的涼州營,還有五軍司,朕會讓武成王府從大周徹底消失,雞犬不留。”
想到寧辰和寧玉,顧婉君的心像被人用刀狠狠剜開。她低頭看著地上的稻草,腦海中閃過寧辰在圍場被禁軍扣押時惶恐的眼神,閃過寧玉被她打暈時的淚水。
她可以不在乎自身性命,卻如何都不想看著幾個孩子死於非命。
“朕給你一炷香的時間。”隆聖帝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雖有同窗之情,也需各行其路。朕背負天下萬民,大周的江山社稷不能有任何隱患。香盡,你若不願修書定平,也別怪朕心狠手辣。”
言盡於此,他轉身走向牢門,玄色的衣袍在火把光下劃過一道殘影。
行至牢門前,隆聖帝忽然停下,再度回首看了眼顧婉君。“別做讓自己後悔之事。不想武成王府的百年基業毀在你和寧毅手裏,就聽朕的話。寧辰和寧玉的未來,也不該因為你的執拗而斷送。你若不識時務,遠在大梁的寧武也斷無活路。”
牢門重重關上,鐵鏈拖拽的聲音在甬道裏回蕩,那道身影漸漸遠去。
顧婉君癱坐在地,看著桌上的錦盒,淚水終是忍不住滑落。皇帝的話不是威脅,而是最後的通牒。半炷香的時間,要決定一個傳承百年的基業,她心神何其恍惚……
火把的光芒在石壁上跳動,將顧婉君的影子拉得又細又長。
片刻之後,她拿起錦盒,打開蓋子,指尖輕輕撫摸著那支白玉簪,簪頭的海棠花依舊栩栩如生,卻再也暖不了顧婉君冰冷的心。“寧毅啊寧毅,我等……”她開始喃喃自語,聲音帶著絕望和惶恐。“咱們鬥不過皇帝,靖北王府也不行。莫要怪我……”
天牢外,隆聖帝站在甬道裏,聽著牢內傳來的壓抑哭聲,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韓英站在他身後,低著頭。“陛下真要放過武成王府嗎?修書定平來去時日頗多,若是寧毅拒不投降,恐怕夜長夢多。”
“放過武成王府?再等著他們的後代來找朕的後代報仇嗎?荒唐。”說話間,隆聖帝望著遠處的石窗,語氣平靜無波。“於寧毅而言,顧婉君是他的心頭肉。
大周經不起兵亂了,朕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賀州,是兵不血刃。若非如此,你以為朕會耗費精力與顧婉君相談嗎?
至於關外的賀州營兵馬,離開定平,他們就再也回不了涼州,一群孤魂野鬼罷了。”話到此處,隆聖帝頓了頓。“派人密切盯著賀州的動靜,旦有異動,無論意欲何為,立刻傳令李孝傑,讓他率兵剿了定陶的糧倉。”
“遵旨。”韓英躬身應下,聲音恭敬。
話音落,隆聖帝轉身離開,玄色龍袍在甬道裏飄動,帶著一股威嚴的氣息。
他知道,半炷香過後,無論顧婉君是否會低頭,武成王府都將覆滅,這場謀劃了數年的削藩之爭,也將徹底展開。
隻待鏟除寧毅,歐陽正奇勢必投誠,大周的江山會走向新的集權之路。再也沒有藩王割據,沒有兵權旁落,還可以大刀闊斧的整頓朝綱,肅清蛇鼠,留給後輩一個清寧的朝堂。
天牢外,隆聖帝緊了緊衣袍,正當他欲長出一口濁氣,胸口處忽然連犯心悸,緊接著便是一陣劇烈咳嗽。
待其穩住身形,喉嚨卻止不住的湧動,似有溫熱的液體欲破口而出。
回望天牢深處,彌漫著腐朽與惡臭。隆聖帝掏出帕子輕輕擦拭嘴角,帕子很快便被猩紅的血液所染透……………….
而此時的天牢內,顧婉君將白玉簪緊緊握在手中,淚水滴落在簪子上,暈開一層薄薄的水光。她看著桌上的筆墨,仿佛隆聖帝早已篤定自己會妥協。
時間緩緩過去,半炷的燃香在銅爐中燃至盡頭,最後一點火星湮滅時,牢房外傳來太監特有的、輕而穩的腳步聲。
兩名內侍一前一後入內,為首者手托紫檀托盤,盤上灑金宣紙鋪展平整,狼毫筆斜擱在瑩白端硯旁,磨好的墨汁泛著溫潤的光,與牢房的陰濕冷暗格格不入。
“寧王妃,時辰已經到了。”為首太監語氣平淡,將托盤輕放在破舊木桌上時,目光掃過縮在牆角的顧婉君。
對方此時發絲散亂的貼著蒼白的麵頰,眼底還凝著皇帝離去時的恍惚。那些告誡的話還在耳畔回響,死寧死不屈還是順應時務?
遣散了暗藏在定陶的私兵、再交出武成王府的兵權,此信若成,真的可以活命嗎?武成王府真的可以留存嗎?她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