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南境之爭(一)
字數:2927 加入書籤
……
林聿伯這一連串的詰問如同驚雷,炸得徐平心腦瓜子嗡嗡的。
本以為自己步步為營,可以和隆聖帝慢慢談條件,卻在無形之中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現在的朝廷早已不比當初,三王如今垮了兩位,皇帝不會再放任自己反複跳腳。
蒙章的隱忍是在“留證”,歐陽靖的合作是在“甩鍋”,本地勢力的順從是在“蟄伏”,而自己索要總督之位來交換,的確是直接觸碰了隆聖帝的底線……
“你說的不錯,今時不比往日,慣性思維會害死人……”言罷,徐平靠在椅背上,額角緩緩滲出冷汗。“依你之見,現在如何收場?”
林聿伯見徐平終於反應過來,語氣也是稍稍緩和了些。“徐少保,眼下有兩條路可走,全看您想要什麽。”
“具體如何,林大人但說無妨!”徐平前傾身體,親自為對方滿上一杯熱茶。
“急流勇退為上,以“大局”為重。”林聿伯輕拂須髯,緩緩豎起一根手指。“如今,歐陽正奇已死,鎮南王府群龍無首,所謂“討逆”本就師出無名。
徐少保隻需上表朝廷,言曰“虎威關局勢突變,慕容烈大軍關前集結,您需即刻調集嶽州兵馬北上馳援。當然,這隻是其一,還需立即下令薛毅所部撤離玉螭,返回嶽州待命。
至於玉螭郡守之位,更不能舉薦卑職,反而要奏請陛下“從本地官員中選拔賢能”,以表您“無割據之心”,“亦無結黨之意”。”
“如此一來,歐陽靖那邊又當如何?就算不要他的兵馬,這幾十萬石糧草也得拿下。”說話間,徐平突然皺眉。“這不對!倘若不征調其部,沒了糧草,他底下這幾萬兵馬吃什麽?
林大人所言,等同於徹底讓出南境,如此一來,我靖北王府可就的真成孤王了。非但如此,南境一旦由朝廷完全掌控,我在嶽州便不能有丁點紕漏,否則就是進退兩難……”
“非也非也!與歐陽靖的協議暫緩,當然不能放棄。”林聿伯端起茶杯吹了吹沫子,旋即淺淺飲下一口。“可修書給歐陽靖,便說“朝廷對南境動向已經密切關注,此時移交大批人馬必引猜忌”。待徐少保複歸嶽州,令其分批調撥入境,先運糧草,後遣兵卒。
既不得罪朝廷,又將選擇權踢給對方。反正歐陽正奇已死,陛下若要穩定南境,或是承認對方的地位,或是另派官員接管,無論作哪種選擇,無論他同歐陽宇怎麽個鬥法,與您都無大礙。即便真出了什麽動亂,那也是朝廷該擔憂的事。
抽身而退,避免與朝廷翻臉,不論是南境的兵馬還是糧草,好處能撈多少算多少,萬萬不可貪戀,明哲保身,再圖進取才是上佳。”
聽聞此言,徐平沉默了許久。他放下手中的杯盞,不停摩挲著下巴。“沒有我的幫扶,歐陽靖不可能鬥得過歐陽宇,他可沒有朝廷暗中幫扶,況且南境的主力也並不在他手中。
不妥!此舉不妥!如此一來功虧一簣。若是我不想退,非要拿下玉螭不可?”
“這個嘛……”林聿伯歎了口氣,旋即豎起第二根手指。“那便是孤注一擲,做好與朝廷徹底翻臉的準備。
但徐少保要想清楚,這絕非“掌控玉螭”那麽簡單,而是要賭上整個嶽州的根基,甚至是整個靖北王府。”
“詳細說說。”徐平並沒有因為對方得話而生出退意,反而起身走到輿圖前。“除去玉螭的駐防軍,南境還有兵共計七萬。倘若算上我嶽州兵馬,近二十萬帶甲。真對上李孝師和孫國安,我也未嚐沒有一戰之力……”
“既是如此,大人必須立刻拿下蒙章。”說話間,林聿伯的眼神突然一變。“此人乃是陛下安在玉螭的眼睛,每留他一日,咱們的動向便一日在朝廷掌控之中。
您可效仿歐陽靖,捏造其通敵的證據,再讓薛毅率部搜查,當場將其拿下。但切記不可擅殺,隻能囚禁,這是給自己留餘地。
其次,徹底清洗玉螭本地勢力。”林聿伯起身走到徐平身旁,抬手指向輿圖。“除了郡丞趙謙、主簿秦福生,還有城西大營統領程泰等一行人。
您可借“整頓軍紀”之名,將他們悉數召集至此,再讓薛毅接管郡府與駐防軍。隻待拿下四門,便將這群人處決。
除此之外,大人需盡快開放糧倉賑濟周邊流民,且征調十萬石糧草送入玉螭,以備不時之需。再者,大人還需牢牢拴住歐陽靖,提防他反水。
依卑職之見,咱們立刻派人接管虎嘯騎與錦衛營的糧草供應,再以“協同訓練”為名,將嶽州兵馬混入其中,逐步打散序列。
另外,歐陽宇是個隱患,不光朝廷扶持著他,您也可暗中支持他與歐陽靖爭權,讓鎮南王府內鬥不止,這樣歐陽靖隻能依賴您,不敢輕易背叛。”話到此處,林聿伯抬手作揖。“這最後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您需立刻調派嶽州主力馳援玉螭,同時讓歐陽靖調派南境兵馬協防,互成犄角之勢。
還有一點,大人當遣親信聯絡靖北王,請他從亭山調兵回駐燕城,並遣鎮北軍主力入虎關待命。一旦天時有變,立刻兵發瑜州。
隻有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陛下才不敢輕易對您動武。即便如此,徐少保也當做好與朝廷全麵開戰的準備……”
聽聞此言,徐平緩緩坐靠在椅背上,閉上了眼睛。
林聿伯的話如同兩把重錘,一邊是“急流勇退”的穩妥,卻要放棄即將到手的南境權柄。
另一邊是“破釜沉舟”的冒險,卻可能賭上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嶽州,甚至是整個靖北王府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