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公孫賀

字數:3808   加入書籤

A+A-


    改革失敗,朝中上上下下都被整頓了一遍,整整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朝廷才完全步入正軌。
    這場改革雖然在有些方麵是錯誤的,但最終的結果卻讓劉徹成長了許多。
    當改革失敗,田蚡被拿下的消息傳到淮南王劉安耳中,將淮南王劉安嚇得差點魂飛魄散。
    他和田蚡是秘密交談的,若田蚡為了立功將他攀咬出來,那他幾乎就完蛋了。
    前麵就有一個皇太弟的例子,人家立了大功,還有著太後的寵愛,尚且被整得不成樣子,他劉安這個隔了八輩子遠還想當皇太叔的人,不知道得被弄成什麽樣呢!
    但劉安也沒有慌,他並沒有著急的返回淮南國,而是在京城裏靜靜的等待。
    現在要跑回去,那不是做賊心虛了嗎?是死是活,就隻能繼續等在這裏,靠時間來驗證了。
    好在田蚡並沒有將他攀咬出來,這件事也就這麽不了了之了。
    劉安嚇得當天晚上就辭別了劉徹和竇漪房,匆匆返回了淮南國。
    ——————————————
    幽州。
    這地方屬於燕國的地帶,開發程度極低,幾乎沒有人居住,數百裏荒無人煙,正是騎兵訓練的好地方。
    幽州突騎成立至今,也有三年的時間了,因為是皇帝看中的軍隊,因而這些年的規模一直在不斷的擴大,已經發展到近五萬的軍陣隊伍。
    當然了,之前重創匈奴的鐵甲軍隻有一萬的規模,如今大漢的生產力所能包養的重甲軍,最多也就兩萬之數,再多的話國家根本養不起。
    如今的大漢沒有馬的良種,無法徹底發揮重甲軍的真正實力,這也是重甲軍征伐的遺憾之一吧。
    李廣回京後,接替李廣擔任突騎副帥的人乃是公孫賀。
    這公孫賀的背景也不簡單,漢景帝三年七國之亂爆發,公孫賀的父親公孫渾邪參與平叛並建有功勳而封侯,從而進入朝廷的政治中心。
    漢景帝六年,太子劉榮被廢,公孫渾邪早早看出膠東王劉徹有繼承太子的潛力,就把兒子公孫賀送到了劉徹的府裏。
    事實證明,公孫渾邪的眼光是非常毒辣的,後來劉徹果然繼任太子,公孫賀也沾了劉徹的光,被封為了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和太子有多親密,隻需要看上一位太子劉啟和太子舍人晁錯之間的相處,就能看出來了。
    公孫賀從小就跟在劉徹身邊,一直陪著他登上皇帝之位,因而深得劉徹的信任,被劉徹引為軍隊上的心腹。
    公孫賀也確實不負劉徹所托,繼承了其父在軍事方麵的才能,治軍打仗很有一套,而且為人謙遜,在朝中的名聲非常不錯。
    李廣前些日子回朝,帶來了大月氏的消息,因為李廣在軍中的威望較高,劉徹需要李廣在朝中幫忙鎮場子,當時就把他留在了朝中。
    但考慮到幽州突騎不能沒有統帥,於是把心腹公孫賀派了過去,接替李廣在幽州突騎軍中的副帥地位。
    一方麵鍛煉一下公孫賀的統兵能力,另一方麵給自己的這個心腹鍍鍍金,提升一下他在軍中的威望。
    公孫賀也沒有辜負劉徹的信任,蘇雲來到軍中時,發現他在軍中的威望和名聲都不錯,很多士兵都在背後偷偷誇讚他。
    ——————————————
    “公孫賀拜見蘇統帥。”
    公孫賀將腰弓到90度,對著蘇雲深深的行了個禮,幾乎就把姿態放到了最低。
    在軍中雖然蘇雲的地位比公孫賀高,但蘇雲畢竟剛剛來到,正常來說老二都會排擠老大一番,好彰顯老二在軍中的地位。
    但公孫賀這個老二完全不同,他不僅乖乖的交出權力,而且對蘇雲還非常恭敬,讓人簡直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實際上,蘇雲目前在朝中的地位也不如公孫賀,公孫賀在離京前還擔任著九卿之一的太仆,蘇雲隻是一個小小的征事,公孫賀能心服口服的跟著蘇雲,足可見他為人的心境如何。
    這樣的將軍在軍中絕對吃得香,好好培養一下,又是一個衛青級別的統帥。
    “不必了,我初來乍到,軍中的很多事情並不熟悉,得靠您多配合我一下呀。”
    公孫賀是從軍之人,不喜歡客客氣氣那一套,見蘇雲好說話,公孫賀直接帶他開始了解軍中的具體情況。
    如今朝廷所有軍隊中,幽州突騎所耗費的錢糧最多,每年幾乎要耗費用於軍中錢糧的半數左右,開銷不可謂不大。
    但也是有著不小成果的,這些年邊境上小規模的匈奴入侵都被突騎給擊退了,匈奴士兵那種劫掠式的偷襲已經很難再占到便宜了。
    伊稚斜現在忙著解決內部矛盾,根本無力和大漢開戰,有這支軍隊在,隻要沒有大規模的衝突,大漢的邊境就是很安全的。
    這支軍隊的訓練範圍是很大的,劃出了很大的範圍,用於重甲兵訓練衝鋒,其他的各個兵種也都有訓練的場地,整個大軍訓練的範圍恐怕數百裏都不止。
    而且整個軍隊完全是訓練有素的狀態,蘇雲是秘密來軍中視察的,但是每個士兵的訓練都是非常嚴肅的狀態,沒有絲毫鬆懈,可見這就是他們的日常。
    有這麽一支軍隊在,日後北擊匈奴真的就不是問題了。
    ……
    與此同時的京城,官員們也在討論著出兵的問題。
    位居今福建一帶的閩越國和位居今浙江東甌國打了起來,東甌國完全不是閩越國的對手,隻得緊急向漢朝廷求援。
    兩個國家都是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的後裔,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分裂,直到始皇帝一統六國後,才劃歸中央的版圖。
    後來天下戰亂又起,兩個國家的領導人相繼領導著國家獨立,在楚漢之爭的時候,兩個國家都支持劉邦,因而劉邦也沒有難為他們,讓他們的兩個王各自管理各自的地區。
    兩個國家都對漢朝廷有著表麵的臣服,當時的大漢也確實沒有國力再出兵征伐,隻得陸續冊封了兩個國家的王為閩越王和東甌王,讓他們相對自治。
    後來,七國之亂爆發,吳王劉濞兵敗後逃到東甌國避難,而中央朝廷花重金賄賂了東甌王,東甌王最終還是決定跟著漢朝廷走,刺殺了吳王劉濞。
    但劉濞的兒子流亡到了閩越國,為了報殺父之仇,他不斷慫恿閩越國東甌出兵,這才釀成了兩個國家之間動兵的大仇恨。
    劉徹是想出兵救援的,可他現在手中沒有軍權,根本就沒有調兵的權利,隻能聽著朝堂上官員的爭吵而默默歎息……
    ……
    喜歡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