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猩紅的海洋
字數:3883 加入書籤
曾經有一種說法是:藍星的生物都源自於大海,它其實是一顆水球。
現在我們知道,這種說法肯定不對。
因為以藍星的組成成分來說,地表和地下水全部集合起來,與其他成分一對比,就會發現這些水其實少的可憐。
當然,這樣比是不公平的。
自末日以來,海洋作為占的地表百分之七十的優勢者,實在是顯得太安靜了。
長久的安寧,迎來的往往是一場爆發。
現在,它要來了。
首個要倒黴的國家是美國...
它的西海岸靠近最為遼闊的太平洋,這裏是加利福利亞州,擁有目前世界上可能是最強大的海軍基地——聖迭戈海軍基地。
倒黴的對象不是一群人,
而是傳奇的卡爾·文森號!
它是美國西太平洋戰略的支柱,是藍星最強大的航空母艦之一,在1975年下海至今,已經經曆了半個多世紀的光陰了。
你可能對這個名字不熟悉,
但是你肯定知道震驚世界的‘海灣戰爭’。
這場戰爭的支柱就是‘卡爾·文森號’!
它體長332.8米,排水量能達10.3萬噸,動力係統能達到26萬馬力,能搭載多達75架戰鬥機,並且推動這隻龐然大物,以近60碼的速度遨遊大海之上!
須知:隻還是五十年前的數據。
現在它又經過了多次的現代化改進,威名赫赫更勝以往。
很牛逼,但也很不幸運。
因為今天,它要沉沒了。
美國曾經用一艘退役的航母做過真實的實驗,據他們所說,即使是完全不防禦的航母,也炸了足足26天才沉沒。
這個數據確實是真實的,不過,美國佬其中玩了一個文字遊戲。
確實是炸了26天,
但又不是無時無刻都在炸...
先搞幾枚飛彈炸過去,然後再由專業人士上船,仔細檢測一下它遭受的損壞,然後撤退,飛彈又炸......
反反複複,這才耗了26天的。
當然啦,這次財大氣粗的實驗帶來的經驗是寶貴的,美國用實際加強了現役的航空母艦。
所以美國軍事的強大確實不容小覷。
在能源完全消失的時間裏,矗立在海洋中的卡爾·文森號卻沒有收到任何的影響,安然無恙的傲視著海洋,還容納了許多搬過來的幸存者。
這種時候,
他們紛紛感歎擁有國之重器的必要性,心裏產生了濃濃的自豪感。
直到現在,這裏已經居住了超過四千名幸存者,並保持了安定,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確的體係。
住在這裏的人們沒有了安全問題,開始各司其職的建設新家園。
由於大部分時間都漂流在海上,很少有機會可以上岸,所以自第七天開始,他們的主要飲水來源是通過『交流麵板』的交易係統,至於食物就是依靠腳下的大海。
10月1日這一天,
天亮以後,船上的幸存者們和往常一樣開始勞作起來。
而他們能做的,就是捕魚。
即使食物足夠充足,他們也必須不斷地捕殺海洋生物,因為它們除了是食物以外,還有概率是待解鎖的科技。
這段時間來,美國確實在捕殺海洋生物這件事上,已經獲得了很多關鍵的科技。
因此對於這件事,政客表現得非常重視。
過度捕撈不再存在,大量的海洋生物、縱使已經變異了,可仍被人類壓製著,成千上萬的下了肚,成萬上億的則是被丟棄。
因為吃不完...
這時也有人提出:
“我們可以把多餘的肉交易出去!”
但事實證明,這件事是非常費力又不討好的——因為外界的人基本上沒有等價交換的能力。
低價或者免費派出去?
那誰願意做的呢?
因此,除了用來吃的、少部分交易的,剩餘的就是從哪裏來,回哪裏去了!
這種事資本主義很有經驗,
就像他們曾經傾倒的牛奶一樣。
但如此比喻確實不太恰當,因為如今的“捕魚”確實是一件高風險的行當。
任何時候上網、鉤的都不是普通的生物,而是各種奇形怪狀的玩意兒,所以他們用的網、線、鉤什麽的,也肯定不是普通的家夥什。
在船上等待的,是美式居合。
上網和上鉤後,都是先端起槍對著它們物理超度一番,才敢慢慢摸屍。
縱使如此,也還是常常會有人犧牲。
所以,要是你,是情願將吃不完的東西扔了,還是將這些冒著生命危險得到的食物低價、甚至免費送人呢?
怎樣都是可以理解的!
今天這些在航空母艦上的幸存者們,用起重機加上三輛卡車、兩輛吊車,終於成功撈起了一網海貨。
一如既往的,
旁邊架槍的士兵第一時間開槍掃射,還有扛著火箭炮的士兵拇指搭在按鈕上,感覺不對就隨時按下。
一陣槍林彈雨之後,血液聚成小河流入大海,一眼望去也沒什麽東西在撲騰了。
見狀,
幸存者們拿起鋼叉、長刀等工具,開始逐漸對各種海貨進行剖屍處理。
精致的魚類被留下作食物,
流膿、醜陋的則剖開之後扔回海裏。
人們的手法也越來越熟練了。
此時沒人知道,被黑霧覆蓋的海洋下,有條黑影正被吸引過來。
…
…
喜歡全民末日:女神?都是我的資源!請大家收藏:()全民末日:女神?都是我的資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