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洛陽燴菜

字數:3862   加入書籤

A+A-


    遊客們的讚歎尚未消散,霽祥手不停,再度投入創作。
    他抬手輕揮,侍婢立刻捧來摻著鬆露油的糖胚。
    糖胚經過一陣按壓後,希朔文都沒看清什麽,不過眨眼間,一隻展翅欲飛的仙鶴便躍然掌心。
    霽祥指尖沾著靛藍食用色素,三兩下勾勒出仙鶴修長的羽翼紋理,又用金粉點綴喙尖與爪尖,隨後將仙鶴輕輕置於鋪著銀箔的琉璃盤上。
    揉好的粉色糖團搓成細長條,以鑷子小心翼翼地卷出花瓣形狀,層層疊疊地堆疊在一起。
    每一片花瓣的弧度與角度正應了那句話,美得像真的一樣。
    為了讓牡丹更顯逼真,霽祥取來新鮮的花瓣汁液,細致地塗抹在糖花表麵,營造出自然的暈染效果。
    轉眼間,一朵朵雍容華貴的牡丹在他手中綻放,搭配上翠綠的糖葉,要不是所有人從頭看到尾,還真就以為是剛從外邊禦花園中采摘來的。
    隨著時間推移,高台之上的成品越積越多。霽祥的動作雖然收斂了幾分,但依舊快得令人咋舌。
    雙手翻飛間,仙鶴振翅、牡丹吐蕊,一個個精致的甜點接連誕生,關鍵是每一個姿態各異,長得都不一樣。
    圍觀的賓客們起初還忍不住驚歎、鼓掌,到後來,卻隻覺震撼到麻木。
    他們難以置信地看著那些在自己眼中需要耗費無數心血才能完成的藝術品,在這位師傅的手中竟如同流水線上的產物,源源不斷地出現。
    十二名宮娥踏著金鈴舞步上前,她們廣袖翩翩,白玉托盤呈著糕點下場。
    走動間,依稀可以看到鎏金宮燈光暈下,糖霜在糕點表麵流轉著細碎金光。
    “諸位貴客請慢用!”
    領頭宮娥的聲音婉轉如鶯啼,十二隻托盤同時輕傾,糕點被小心放在每張檀木桌上。
    一桌僅限一個,而有些一桌坐了兩到三個人的桌案則出現了賓客們爭相伸手的場麵。
    指尖幾乎要觸到展翅欲飛的仙鶴糖雕,又在觸及前猛地縮回 —— 誰都不願破壞這份巧奪天工的精致。此起彼伏的抽氣聲裏,有人屏息凝視著花瓣上的糖霜露珠,有人忍不住用指尖蘸取碎屑,放入口中時眉眼瞬間舒展。
    霽祥卻始終站在高台中央,素白袖口下的雙手托著朱漆食盒緩步走下台階。
    盒中,那尊最華美的翻糖仕女在軟緞襯布上流光溢彩,在所有人羨慕的目光中,霽祥來到首座前
    “請陛下品鑒。” 霽祥看著麵前皇帝模樣的遊客,好脾氣的低眉垂眸。
    四周驟然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後排賓客甚至踮腳伸長脖頸,想要一睹真容。
    景區注重的就是體驗感,上至雁露老板娘自己,下到保潔阿姨,見到諸如皇帝皇後貴妃一類穿著的遊客都會參拜一聲。
    不過也沒有那麽隆重,行的都是頷首禮。
    霽祥尊重這裏的規則,卻讓首座上的遊客受寵若驚,下意識地站了起來。
    其實他隻是花了三百多塊錢買的首位。
    景區漲價,從原來的188一位改到了288一位。
    這對於外地的遊客來說,包妝造+遊覽並不算貴,而且漲價的同時還包含了升級的晚宴夥食待遇。
    他也是實在搶不到票了,糾結了一下買了唯一一張且最貴的皇帝體驗票。
    事先套餐裏也沒有寫皇帝還有這個待遇啊?
    他看著眼前風光霽月的青年,兩頰詭異地升起一抹紅暈,趕緊低頭,又被栩栩如生的翻糖仕女所吸引。
    霽祥趁著所有人注意轉移之際,慢慢退回到後廚中。
    最後一個節目是最久的一個,正好留給遊客們品嚐糕點,唯獨拿到“全場大獎”的那位遊客遲遲不舍得對蛋糕下手。
    猶豫了幾分鍾,讓身後的侍女給他打包起來,他決定要帶回去好好收藏。
    景區很大,但是消息卻十分靈通,等所有遊客陸續退場,基本上景區的所有工作人員都知道了霽祥的存在。
    原本打算準時下班的他們默契地在後廚前後門徘徊,想要一探究竟,卻意外收獲了霽祥準備的晚餐。
    大家對新來的同事不太熟悉,老板娘此時又不在,竟是誰也不敢率先敲門寒暄。
    幾人小聲嘀咕著,漸漸地,一股濃鬱的肉香透過後廚的門縫傳到所有人的鼻間。
    廚房內,以為是給自己準備的楊濤師徒三人眼睛都歪成斜視眼了,矜持的話術早早想好,就等著霽祥過來喊一聲。
    然而霽祥卻轉身將門打開,露出外麵大眼瞪小眼的同事們。
    楊濤看著二三十個或熟悉或沒說過幾句話的同事,嘴角一垮。
    虧他還想著霽師傅煮了兩大鍋的燴菜,他們四個是吃撐呢還是打包回家慢慢享用呢……
    這下好了,美夢破碎。
    “進來吧。”霽祥友好地招呼,回頭拿了好幾個大碗。
    燴菜並非出自單一特定的某個地方,它在我國多地都有出現。
    像東北有名的亂燉,河北的熬菜,山西的高平燒豆腐等等。
    洛陽燴菜通常采用先炒後燉的方式。
    先將五花肉煸炒出油,使肉香充分散發出來,然後加入其他食材一起翻炒,讓食材均勻裹上油脂和香料,再加入適量的高湯或清水燉煮。
    這種烹飪方式能夠使食材充分吸收湯汁的味道,同時保持各自的口感,使整道菜吃起來味道更加豐富。
    洛陽燴菜除了常見的白菜、豆腐、粉條外,還會加入當地的特色食材,比如扁垛。
    扁垛是用紅薯澱粉製成的,但嚴格來說又不是紅薯粉條。
    了解多了美食的起源故事,就會發現很多的創新食物和吃法都是人們在機緣巧合之下意外發現的。
    扁垛也不例外。
    在清代中期,洛陽安喜門大街大戶邢家辦宴席,幫忙的夥計發多了粉條,辦完事後還剩兩大盆泡發粘連的粉條。
    廚娘悶珍怕主家罵,將其藏起來,把粉條料拍在箅子上蒸好,切成小薄片炒給邢家夥計們吃。
    結果大家發現這玩意吃到嘴裏筋道香甜,透亮爽滑,這便是最初的扁垛原型。
    後來人們不斷加工改進,逐漸變成了現在的扁垛,別稱 “燜珍”,後被叫成了 “燜子”。
    喜歡天庭打工三百年,又被返聘了請大家收藏:()天庭打工三百年,又被返聘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