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九月金山風似刀,賭得乃蠻貂鼠袍上)
字數:6340 加入書籤
次日一早,律慶接見了那人。
典型東方人麵孔,小眼睛、寬額頭、滿臉橫肉。
“尊敬的大汗,我是阿爾斯蘭汗的使者,巴雅爾,請讓我奉上阿爾斯蘭汗送給您的禮物”
說著便低著頭雙手高高舉著一個木盒。
石敢當接過後遞給了律慶。
律慶打開一看,隻見是一把黑曜石刀!
當然了,這與牙兵都的黑曜石相比就大得多,也漂亮得多。
約莫一尺長,刀身還精心雕刻了血槽,刀柄裝上了木柄,同樣鑲金嵌玉,律慶突然眼神一凜。
刀柄末端鑲嵌著一枚黃金飾物,赫然也是卍字符號!
聯想到自己用黑曜石來區分牙兵都也是蕭羅漢提議的,頓時若有所思。
“大汗,黑曜石極為稀罕,宛如我們的牙兵都,雖然人數少,卻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眼下重甲騎兵被您稱為黑雲都,我都可否用黑曜都作為別稱?”
當時律慶聽了也開起了玩笑,“重甲騎兵和你們牙兵都都有了別稱,那麽輕甲騎兵呢?”
“大汗,事到如今我建議是否將我部軍服與遼軍區別開來?”
“哦?怎麽說?”
“遼軍服色尚白,大汗顯然偏愛紅色,向居努斯購買的棉布大多也是紅色的,幹脆下一次換裝時都改為紅色,則可稱之為‘火雲都’”
律慶當即就同意了他的建議,這讓蕭羅漢還十分詫異。
隻見黑曜石刀通體雪亮,似乎是一把黑色的玻璃刀,顯然是弘吉剌人極為看重的寶物。
律慶倒轉刀身,將有卍字符號的末端讓巴雅爾看。
“這是何意?”
巴雅爾說道:“弘吉剌部來自漠北草原,崇拜太陽,以前,草原上的回鶻人都是信仰摩尼教的,他們的飾物大多都有這個符號,一問之下就說這是太陽光線的簡化表示”
“當時我部大汗便也將這個符號用了起來”
“多謝”
律慶讓人將此刀收了起來。
“本汗記得草原十八部跟著先帝抵達這裏時各有統領,比如蔑兒乞惕部、唐古部是接受蕭摩訶父親管轄的,大黃室韋部、劄答蘭部是接受耶律鬆山父親管轄的”
耶律鬆山,南都燕京府節度使,燕京府即苦盞城。
“而弘吉剌部、敵剌部則是直接接受皇帝管轄......”
“不不不”,巴雅爾卻搖了搖頭,“我部一直以來都是直接接受北院大王的管轄”
“哦?”
巴雅爾臉上突然露出了一絲哀傷。
“以前,蕭遏魯是耶律鐵佛手下頭號大將,當時草原十八部的首領都是耶律鐵佛手下大將,我部就是蕭遏魯的部落”
“跟隨先帝抵達這裏後,蕭遏魯成了北院大王,統管草原各部,並將我部放在七河流域,並直接隸屬於蕭遏魯管轄,蕭遏魯當時是趙郡王,死後不久被當今聖上追封為趙王”
“以前,漠北大草原上的弘吉剌人分成了兩部,一部在東邊,一部則在大遼的安排下遷徙到了可敦城附近”
“遷徙到可敦城附近的弘吉剌部就是蕭遏魯的部落,我部大酋長後來雖然封了阿爾斯蘭汗,但他一直明白是因為蕭遏魯才有了今天,蕭遏魯與阿爾斯蘭汗也是世代聯姻,幾乎是一體”
“後來蕭遏魯出了事,陛下一度還向七河流域派出了一萬宮帳軍監視,先汗頗為恭順,宮帳軍這才離去”
“不過......”
“不過什麽?”
“我部是蕭遏魯親自從漠北大草原東端帶到可敦城的,並享受了他的恩惠,來到這裏後更是恩寵有加,我部一直記得他老人家的恩德”
律慶不為所動,“就憑這個顯然不會讓貴部一直念著蕭遏魯吧”
巴雅爾似乎有些猶豫,半晌才說道:“不錯,光憑這個我部自然不會對蕭遏魯心心念念,不過有一件事不知大汗知不知道”
“哦?”
“也罷,事已至此,我也不想隱瞞了,蕭遏魯並不是乙室部的契丹人......”
“啊?”
這倒是大出律慶的意外,按照他後世的知識,並無任何記載說明這一點啊。
“當時蕭太後禦駕北狩,正好來到金山西側,當然了,這金山並非這裏的金山,而是漠北大草原最東端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
律慶自然明白這就是大興安嶺,當時在大興安嶺西麓遊牧的就是弘吉剌人。
“那時金山老虎很多,蕭太後女子不讓須眉,一時興起便策馬去追趕一頭碩大的野豬,最後她身邊便隻有寥寥幾個護衛了,恰好此時一頭巨大的雄虎出現了”
“馬匹天生畏懼猛虎,霎時便不聽使喚,有的嚇得掉頭就跑,唯獨蕭太後那匹母馬嚇得待在原地發抖,眼看太後就要命喪戶口,弘吉剌部一個少年勇士出現了,他先後射了三箭,全部命中那猛虎”
“隨後又孤身上前,騎上猛虎一通拳打腳踢,最終殺死了這頭猛虎”
“蕭太後得救後便收他為義子,賜姓蕭,又納入自己的宮帳軍親衛,此人便是蕭遏魯的祖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蕭太後回到上都臨潢府後還讓此人遙領我部的酋長之位,當時還封了一個弘吉剌汗的汗號”
“從此,我部的大汗一直是由蕭遏魯家族遙領,金人崛起後,皇帝讓蕭遏魯返回部落,讓其將本部人馬帶往可敦城,顯然是為了加強那裏的力量,因為弘吉剌部與女真人隻隔了一座金山”
“如果不盡早遷徙,遲早會成為金人的藩屬部落”
“從此以後,蕭遏魯就沒有離開過可敦城了,一直到跟隨大石先帝西進”
律慶心裏一動,“這麽說弘吉剌部就是蕭遏魯的部落?”
“不錯”
“這麽說上一代阿爾斯蘭汗自殺就是因為蕭遏魯的事?”
“不錯”
“這又如何?”
“大汗,雖然耶律氏時下忌憚我部,但我部卻一直沒有忘記大遼帝國帶給我部的榮耀,不過在出了蕭遏魯之事後,我部也是惶恐不安,便一直在尋找蕭遏魯是否還有子嗣,因為今上不久就大赦天下,還赦免了蕭遏魯一族”
“蕭乙辛?”
“大汗,我部得知蕭乙辛時當即大喜過望,忙不迭趕緊聯絡他,不過經過接觸、詢問後便知曉此人絕對不是蕭遏魯的孫子!”
“這?”
律慶又坐直了身軀。
巴雅爾笑道:“想想就知道了,若蕭乙辛是真的,陛下也是不會放心的,當時經過普速完之事後,蕭遏魯便意識到自己的好日子也不多了,便趕緊做了安排”
“咳咳”
律慶趕緊打斷了他。
“你的意思是陛下也知道蕭乙辛是假的?”
“那是自然,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大汗可知道陛下為何將蕭乙辛的商路封在錫爾河以南?”
“難道是因為蕭乙辛就來自南部?”
“不錯,具體來自哪裏我部也不知曉,不過肯定不是來自阿姆河以北之地,多半來自以南”
“可那蕭乙辛我也見過,雖然沒有交談,但是他的麵目完全是一個東方人啊,渾不似阿姆河以南的突厥人、波斯人麵目”
“我部當時也覺得奇怪,便派人深入到阿姆河以南打探消息,最後才知道一件事”
“哦?”
“阿姆河以南是古爾蘇丹國的範圍,絕大多數人都是伊教徒,山地縱橫,土地貧瘠,除了少數河穀地帶有人耕種,大多數都是牧戶”
“唯獨有一地,叫哈紮拉山,其東西縱橫上千裏,南北也有幾百裏,西接波斯,東至蔥嶺,南麓有一座大城叫巴米揚”
“原本是佛國聖地,後來自然被伊教徒占據了,不過我們的人甫一來到那裏便發現了大量的東方人,一詢問,才知道這些人都是西域、河中、七河流域一帶漢人、漢化粟特人後裔,為了躲避伊教徒的壓迫逃到那裏的”
“為了生存,他們一開始也隻得皈依了伊教,恰好此時先帝來了,並建起了強大的大遼帝國,當時這一帶也是我國的屬國,這些人便又信起了佛教,由於成員來源複雜,便自稱為哈紮拉人”
“不過卻通行漢文、漢話”
律慶聳然一驚。
“我說呢,單靠一千戶蒙古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為後世阿富汗第三大部族的,原因竟在這裏!”
嘴上卻問道:“這麽說蕭乙辛就是來自哈紮拉部的?”
“我部也不敢肯定,但多半是的,我部都知道了,難道耳目廣布的陛下不知道?他不過是推出來掩人耳目的棋子罷了”
“你為何這麽肯定?”
“很簡單,當時搜捕蕭遏魯家屬時前後拖延了一個月,蕭遏魯有大把時間處置後事,絕對會將自己沒有列在宗室族譜上的一個或幾個子嗣先一步偷偷弄出去”
“這依舊不能證明什麽”
“不錯,我部是他的部落,他自然第一時間知會了,並給我部留下一封書信”
“書信?這又能證明什麽?”
“嗬嗬,書信裏說明了弄出去子嗣的身份信息、名字、年歲,還有一個信物”
“哦?”
“蕭遏魯家族當時隻是遙領弘吉剌部的大汗,如果不時時到部落裏來,假以時日,部落顯然就會忘了他”
“當時蕭遏魯的祖父便想出了一個策略,他有一次來到我部,並在金山上設置大祭台,與本部酋長宰殺青牛白馬對天盟誓,並折箭為誓”
“隨後他拿出了兩枚印璽,一枚上麵是一頭雄虎,他自己留著,一枚上麵則是一頭雌虎,留給了部落酋長”
“當時各個小部落的酋長都在,除了盟誓,他還當場說明,隻有兩枚印璽合二為一之時,才能大規模調動本部人馬”
“後來世事變幻無常,不過各部酋長都曉得此事,大遼帝國複國後使用的都是常備軍,很少使用部族騎兵,故此也從未發生大規模動員之事”
“蕭遏魯既然知會了我部,還有一封書信,自然安排好了一切,信裏說明假若將來陛下大赦天下,他的子孫能夠重見天日時,會帶上一封一模一樣的書信以及雄虎印璽來相見”
“蕭乙辛手裏並無書信,也無印璽,自然是假的”
喜歡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請大家收藏:()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