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變亂驟起賀蘭山,豪雨蔓延河西地7)

字數:5192   加入書籤

A+A-


    木華黎想了想,說道:“二汗,不如這樣,就由末將帶領三部怯薛軍沿著賀蘭山西麓南下,一邊在南北兩個缺口布防,那裏各有一千騎即可,然後一部繼續南下突襲應理城”
    “而末將則帶著八千騎埋伏在西麓某處,若是契丹人果真來了,他們想要穿越千裏茫茫大漠,人馬肯定不多,末將這八千騎也能抵擋一陣”
    “萬一全數突入黃河西岸,而契丹人又殺到了,我軍勢必危殆”
    木華黎是成吉思汗親自任命的怯薛軍副統領,說出這話也沒什麽,但哈薩爾聽了卻不舒服,心想老子才是怯薛軍的大統領,憑什麽讓你帶走三部人馬?
    便不置可否,餘光頓時瞥到了拖雷,木華黎是拖雷在刀術、箭術上的師傅,眼下又是青春年少,自然是向著木華黎,頓時站了出來。
    “二叔,我以為木華黎師傅說的不錯,不過之前所議的是三部怯薛軍直接進入黃河西岸,不如這樣,木華黎師傅帶走兩部人馬,加上我的直屬部隊”
    原來拖雷雖然年方十八,但已經有了自己的斡耳朵,這次他也帶來了三千騎。
    哈薩爾知道成吉思汗極度喜愛此子,也不敢隨意忤逆他,隻得點點頭,“也罷,就如此辦”
    於是,木華黎帶著本部人馬、巴特爾部以及拖雷三千部族騎兵率先南下了。
    而哈薩爾則帶著本部人馬、博爾術、博爾忽兩部沿著黃河西岸南下,抵達右廂朝順軍司時果然見城池、大營皆是空空如也,之前木華黎經過白馬強鎮軍司時匯報的情況也差不多,便讓博爾術部鎮守右廂朝順軍司,堵住西夏人可能得北竄道路。
    自己則帶著本部人馬、博爾忽部一共一萬部族騎兵繼續朝著河套平原挺進。
    話說木華黎帶著巴特爾、拖雷兩部沿著賀蘭山西麓向南挺進,抵達賀蘭山北缺口,此時叫做囉保大陷穀時對拖雷說道:“四殿下,堵住賀蘭山缺口之事不如由殿下所部來承擔,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拖雷點點頭,“缺口處地勢促狹,放不了太多人馬,放一千部族騎兵即可”
    於是,囉保大陷穀便由拖雷的一千部族騎兵前往奪取、封堵。
    剩餘人馬繼續南下,沒多久便來到了攤糧城,後世阿拉善左旗所在,正好處於賀蘭山西側的正中,隨著白馬強鎮軍司、右廂朝順軍司兩部人馬的離開,這裏也是人去樓空。
    木華黎對著巴特爾說道:“應理城遠離河套平原,時下焦點都集中到了興慶府,那裏必定不備,你率軍抵達應理城對岸後切莫大張旗鼓,先派探馬扮成牧戶偵查,然後派出小股部隊在黃河兩岸搜索船隻”
    “千萬記住了,突襲船隻時萬望一擊得手,不得讓船家逃跑,否則若是讓應理城的西夏守軍得知就不好了”
    “搜集完船隻後立即讓隨行的漢人工匠在遠離應理城之地搭建浮橋,最好在更下遊,應理城兩岸皆是沙漠,人煙稀薄,若是在晚上搭建,必能成功”
    巴特爾雖然是成吉思汗的妹夫,但比木華黎還小兩歲,平時對他也十分佩服,聽了當即大聲應道:“放心吧,應理城,我勢必拿下!”
    隨行的還有幾百頭駱駝,由漢人工匠牽著,上麵托著一些從攤糧城拆來的木板,自然是當做搭建浮橋之用。
    拖雷也讓一千部族騎兵跟著他南下,以便堵住賀蘭山南缺口,也就是直接抵達興慶府城,後世叫做二關、三關之地,巴特爾離開後,木華黎對著拖雷說道:“殿下,這次我大蒙古國精銳盡出,又有突襲嵬名令公之策”
    “擊敗興慶府的西夏軍不在話下,唯一可慮者就是那神鬼莫測的契丹人,不過就算他們在黑城布置了大軍,我估計最多萬人,再多些就很難越過千裏大荒漠來到此地了”
    “我部怯薛軍加上殿下的一千騎,就算不能擊敗他們,也能阻擋一二,以為大汗盡快拿下興慶府創造機會”
    拖雷點點頭,又看了看遠處的大荒漠,說道:“聽說大荒漠近些日子一連下了好幾場大雨,此時荒漠裏肯定是水窪處處,就怕......”
    木華黎猛擊了一下額頭,“哎呀,不是殿下提醒,我差點忘了這一茬!契丹人要進軍,便絕對不會錯過這一點,不用想了,契丹人是不會坐視我國從容拿下興慶府城的,黑城的人馬必定已經在路上了!”
    “那?”
    “這樣,在下一方麵在賀蘭山西邊的荒漠裏廣布探馬,一方麵通知大汗,攤糧城是西夏人用來收取賀蘭山西麓各部稅賦之地,也不小,屆時一邊在荒漠裏與契丹人遊擊作戰,一方麵緊守此城,總能拖延一段時間”
    “若是大汗能在契丹人主力抵達之前拿下興慶府,契丹人必定望洋興歎,不得不退兵”
    這邊廂哈薩爾、木華黎等在黃河西岸活動,那邊廂成吉思汗帶著五萬精騎已經突破了興慶府黃河東岸的桌山防線。
    西夏人的黃河東岸,除了桌山防線,便隻在靈州駐紮了重兵,平原上的懷州、靜州駐守軍力都不多,成吉思汗這次前來還還攜帶了大量的漢人工匠,攻城設施一樣也不少,頓時在兩日內連番拿下了懷州、靜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興慶府大震!
    不過在黃河西岸的興慶府城還有兩萬精銳,另外,按照西夏人的傳統,居住於興慶府城的貴族子弟都有軍籍,有些類似於後世的滿洲八旗,平時也有訓練,加起來也有萬人上下,也是一股不小的助力,加上城內的青壯至少能動員三萬人,以及高大堅固的城牆,成吉思汗想要輕易攻破此城並非易事。
    何況他們還需要搜集船隻搭建浮橋。
    阿沙敢不,黨項八部房當氏後裔,今年四十歲,身材瘦高,留著黨項人特有的禿頭發飾,麵容枯瘦,一雙細小的三角眼不時泛出凶光。
    在真實的曆史上,成吉思汗全力攻打西夏還要過去好幾年,那時西夏國的權臣就是阿沙敢不,李遵頊不過是一個傀儡,可想而知此人並非一個單純的勇夫。
    而在蒙古人拿下黑山威福軍司所在的北河套平原平原,興慶府北麵門戶洞開,由誰來鎮守兩個賀蘭山軍司便成了關鍵中的關鍵,西夏人時下雖然日趨衰微,但顯然不是北宋,能征慣戰的大將還是被恰當地安置到了各地。
    西夏人最後一支最為精銳的騎兵部隊便由阿沙敢不統領,無論是李安全還是李遵頊都是如此,可見對其的信任。
    鐵鷂子,對於西夏國來說也是耗費巨大的部隊,但阿沙敢不的人馬一半都配備了重甲,另外一半實際上也算不上輕騎兵,不過是甲胄的份量比鐵鷂子略輕一些罷了。
    兩萬黨項重騎,這是西夏國對付蒙古人的最後希望,作為黨項人為數不多的大將,雖然得知了蒙古人出爾反爾攻擊興慶府,但怎會置黑山威福軍司的哈薩爾於不顧,將兩座西夏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建造的白馬強鎮軍司、右廂朝順軍司徹底放棄?
    哈薩爾在黑山威福軍司的存在,其他人不知曉,但對於阿沙敢不這位曾經擔任黑山威福軍司都統軍的大將來說則毫無秘密可言。
    但阿沙敢不顯然是一位梟雄,他並沒有將此事告知李遵頊,而是藏在了肚子裏,他自然不是怕走漏風聲,而是為了在風雨飄搖的西夏國獲取更多的權力。
    時下對他的地位有威脅的無非是出身皇族的嵬名令公以及興慶府都統軍沒藏野雲,眼下嵬名令公喪師失地,事後肯定會受到李遵頊重責,至於沒藏野雲,不過是因為後族的原因擔任了要職,實際軍事能力遠不如阿沙敢不。
    按照阿沙敢不的判斷,雖然時下成吉思汗已經拿下了黃河東岸的懷州、靜州,但想要全力攻打興慶府城,就必須將東岸的靈州拿下來,那裏駐紮了一萬步騎,城內還有青壯幾萬,沒那麽容易拿下的。
    何況時下船隻全部被調到了西岸,沒有船隻便不能搭建浮橋,成吉思汗的騎兵再是凶惡也是無可奈何。
    阿沙敢不隻要殲滅哈薩爾在西岸的這支孤軍便能讓東岸的成吉思汗撤軍,他已經打聽到哈薩爾手下正是蒙古人精銳中的精銳怯薛軍,消滅掉這支軍隊對於蒙古人的打擊顯然是巨大的,他們想要重建怯薛軍也需要時日。
    屆時自己再控製朝廷,重建桌山、嘉寧軍司、祥佑軍司橫山縣一帶)防線,未必就不能擋住卷土重來的蒙古人。
    就在哈薩爾帶著三部怯薛軍南下時,他們的一舉一動全部被阿沙敢不布置在賀蘭山的暗哨發現了,得知哈薩爾留下一部怯薛軍鎮守右廂朝順軍司烏海市),自己打著大纛大大咧咧行進在黃河西岸的道路上時,藏在一側賀蘭山中的阿沙敢不禁不住裂開了大嘴。
    後世烏達區,四麵沙漠包圍,從西到東,依次是高聳的賀蘭山、中部丘陵、東部平原,大道就在中部丘陵與東部河岸之間!
    從右廂朝順軍司往南,西夏人原本布置了一連串關口,但哈薩爾一路走來卻發現已經被阿沙敢不全部放棄了,估計前麵的克夷門還會有人鎮守,因為那裏是進入西夏河套平原的要衝。
    克夷門,後世烏達區南緣烏斯太一帶。
    後世烏達區南北長約五十裏,克夷門就在最南端,那裏有西夏人修建的關城,哈薩爾想要抵達克夷門,就必須先攻克此關。
    大軍開始進入這一帶了,說是丘陵,自然也是光禿禿的,哈薩爾抵達這裏時天色已經很晚了,落日的餘光映照在波瀾壯闊的黃河河麵上,反射出陣陣精光,一側的黑色丘陵後世有大量煤炭)也似乎鍍上了一層金光。
    如果阿沙敢不沒有放棄右廂朝順軍司,那麽哈薩爾是不敢大大咧咧南進的,但儲藏了大量糧草,修建了多重防禦工事的軍司城都放棄了,沿途那些個小關要隘就沒有鎮守的必要,故此,哈薩爾很是放心,興致勃勃策馬行進在這條大道上。
    “嗷......”
    上空一聲驚濤裂雲的鷹唳突然響起!
    喜歡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請大家收藏:()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