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巍巍賀蘭山,滔滔黃河水1)
字數:5647 加入書籤
吉蘭泰鹽池東。
雨後的荒漠上空迎來了難得的清澈。
今夜月色皎潔。
蕭佛奴大軍與木華黎大軍驟遇!
一場月夜遭遇戰瞬時爆發。
但見,突前的托斯高黑雲都的黑色更為濃鬱,兩側的銀鞍都則分外閃亮。
蒙古人若是沒有拿下臨潢府和遼東,以及從野狐嶺之役中繳獲的大量鎧甲,他們的服飾自然以白色為主,但眼下卻是不黑不白,因為怯薛軍全部都裝備了鎧甲!
鹽池以東是一大片平坦的荒漠,正合適夜晚野戰!
唯一不同的是木華黎這邊隻有六千騎,主力自然還是木華黎統領的五千怯薛軍,拖雷的一千部族騎兵顯然上不了台麵,當然了,這些騎兵都是從頭他自己的斡耳朵裏精挑細選出來的,雖然麵對優勢敵軍,但依舊不怯場。
夜晚驟遇——當然了,雙方的偵騎已經經過一場廝殺了,木華黎認為在夜間戰鬥,還是遭遇戰,對方曾在大漠裏大顯神威的火器就派不上用場,故此,雖然己方人數占據劣勢,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與此同時,賀蘭山東北處的大戰依舊在進行,哈薩爾驟遇埋伏,還被阿沙敢不兩萬精騎攔腰截成了數段,但終究是怯薛軍,想要一下將其擊垮並不容易。
何況雙方都知道己方在各自陣營裏的重要性,都是死戰不休。
但鹽池附近的遭遇戰完全不同。
自從律慶的軍隊組建以來,以少勝多便便成了常態,但這次卻是罕見的以多擊少,當然了這裏麵也有己方捕獲了對方探馬探知實情的緣故,而對方雖然猜測到軍隊數量不會超過一萬,但由於並不知道詳情,便依舊心存僥幸。
說實話,如果木華黎堅守攤糧城的話情形也不會好到哪去,擁有大量火炮的蕭佛奴大軍能輕易將其攻破。
雙方都是當機立斷,沒有絲毫猶豫,於是便有了這場遭遇戰。
托斯高的黑雲都率先發動了。
對於習慣了以穿鑿戰術擊破對方騎兵的遼軍來說,由於夜間行軍,騎兵之間的縫隙便不可能太過緊湊,否則磕磕碰碰之下馬匹極有可能失了前蹄跌倒,進而將隊友帶倒。
對於遼軍,特別是律慶治下的遼軍來說就算是在夜間行軍也有規製,茫茫平坦大漠,也給行軍帶來了方便,故此,當其行軍時,依舊以黑雲都突前,兩翼則是兩個銀鞍都。
主力大致是一個品字形,突前的就是黑雲都!
木華黎乃蒙古國名將,自然也知曉厲害,故此雖然做了突襲遼軍的打算,但行軍時也不是稀稀拉拉,也大致擺成了攻擊陣型。
裝備了從金軍那裏繳獲而來重甲的兩千騎突前,身穿一般甲胄的三千騎斷後,雖然是奔著夜襲去的,但己方也派出了探馬,自然知曉了對方也出動了的情形,故此,在遭遇之前木華黎已經擺出了一個正方形的攻擊陣型。
木華黎內心也存著僥幸,他並沒有與遼騎正麵交戰過,而以前在與金軍騎兵交戰時,五千怯薛軍絕對對得上一萬金軍精銳的鐵浮圖,故此,雖然知曉遼騎十分厲害,但依舊心存僥幸。
如果沒有律慶的存在,木華黎絕對是蒙古眾多優秀將領中的佼佼者,滅亡大金實際上就是他指揮的,還在很短時間就拿下了金國,在他手下還湧現出了幾個在後來大名鼎鼎的漢人將領,比如郭侃、史天澤等。
但他顯然沒有意識到黑雲都的變態。
此時雖然已經是夏初,按說應該配備布麵甲才是,但大漠的晚間異常清涼,溫度也隻有七八度,故此每人都帶了兩件甲胄,白日是布麵甲,到了晚間則是棉甲!
三十斤重的棉甲,隻露出兩隻眼睛的鐵盔,破甲錐長槍,馬匹也裹上了棉甲,這般模樣與金軍的鐵浮圖也相差無幾了。
“撲!”
黑雲都霎時就朝那個正方形撞了進去!
破天荒第一遭,黑雲都立時就感受到了加了裝備後怯薛軍的厲害,若是碰到其他騎兵,比如花拉子模、古爾騎兵,黑雲都第一次碰撞就會讓其膽寒,但建立了大蒙古國的蒙古怯薛軍正是士氣高漲之時,野狐嶺之役後還讓其認為這世上沒有多少騎兵是他們的對手。
實際上他們在中東、歐洲都遭受到了敗績,否則拔都早就橫掃整個歐洲了,旭烈兀也拿下了整個伊教世界,這與返回大漠爭奪權位無關。
與賀蘭山東側的戰鬥相似,這場遭遇戰也十分慘烈,破天荒第一遭,黑雲都沒有像往常那樣在短時間裏穿鑿出去。
原因隻有一個。
與木華黎正麵遭遇的並非蕭佛奴大軍的全部。
既然得知了對麵的木華黎隻有六千騎,比蒙古騎兵更驕傲的遼騎統領蕭佛奴顯然不會將所有兵力都投進來。
圓月彎刀,大漠正酣。
激戰過去了大約一個小時,托斯高這才從怯薛軍中穿了出來,此時雙方已經交織在一起了,難解難分,原本清澈的上空由於大量馬匹帶起的塵埃頓時又變得模糊起來。
就在此時,從吉蘭泰鹽池南邊又殺過來一支騎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蕭佛奴在正麵隻投入了六千騎,他讓托斯高指揮,自己則帶著蕭撻賴從鹽池西側南下,然後從南邊繞了過來!
最後麵與一百親衛以及拖雷一千部族騎兵在一起的木華黎暗暗叫苦,此時他也顧不得還在酣戰的怯薛軍了,何況身邊還有大汗最為鍾愛的幼子拖雷,若是將拖雷失陷在此地,自己絕對罪莫大焉。
便拉著還準備上前迎敵的拖雷繞過正激戰一團的戰場從東側向北疾馳而去。
蕭佛奴緊追不舍。
他顯然知道一件事,就算是在夜戰,己方也絕對不會落下風,但一旦讓木華黎跑了,後事絕對不可預知。
於是,在因為塵埃的緣故漸漸有些泛紅的月色下,兩支騎兵一前一後開始了追逐戰。
既然沒有在正麵戰場投入全部兵力,那麽蕭佛奴帶領的肯定都是銀鞍都,他在主戰場留了一千騎,自己親自帶著三千銀鞍都朝著木華黎奔逃的方向疾馳而去。
一個小時後,雙方逐漸逼近!
這裏麵自然有遼騎戰馬大多是高頭大馬的緣故,腿長一些自然跑得快一些,而蒙古騎兵雖然從金人那裏繳獲了不少優秀戰馬,但大多還是脫胎於蒙古馬,雖然耐力足夠,但想與昭蘇馬、古爾馬比速度還是力有未逮。
期間,木華黎也嚐試采取曼古歹之術,但此術早就被遼騎熟知,顯然不奏效。
一個小時,馬匹漸漸疲累了,木華黎突然停了下來。
遠處,他的一百親衛加上拖雷的一百親衛正護送著拖雷向北疾馳,很顯然,他準備自己留下來擋住蕭佛奴的追軍,以便讓拖雷脫身。
時下木華黎已經是萬夫長,就算自己戰死了,以成吉思汗的恩德,絕對不會讓自己的族人和家眷吃虧的。
蕭佛奴見狀便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此時懵懵懂懂的,也不可能又分散兵力去追拖雷,何況他雖然知道那裏麵有成吉思汗的幼子,但此人是否重要並不知曉,對於他來說,此時的木華黎顯然重要過拖雷!
“撲!”
雙方再次大戰起來。
可惜的是,此時木華黎手下隻有一千沒有著甲的部族騎兵,雖然都是拖雷斡耳朵裏的精銳,但對上全副武裝的銀鞍都顯然不夠看,何況對方手裏還有短弩?
大約半小時過後這裏的戰時就結束了。
戰時雖然戛然而止,但上空的血月更加濃鬱了,那自然是灰塵的功勞。
拖雷的一千部族騎兵沒有一個逃跑,很顯然,他們很是願意為了保護主人順利逃脫而拚命的,饒是如此,沒有甲胄的部族騎兵顯然不可能給遼騎帶來多大的損失。
此一役,遼騎戰死的隻有一百多,卻全殲了拖雷的一千騎兵,而這一百多戰死的還大多是因為夜晚視線的緣故馬失前蹄騎兵落馬被踩踏致死。
事後,蕭佛奴並未找到木華黎,因為裏麵全部都是沒有著甲的部族騎兵,按照他得到的情報,作為怯薛軍的副統領,以及督領一部的萬夫長,絕對不會不著甲。
那就隻有一個原因了,木華黎跑了!
由於掛記著主戰場,蕭佛奴並沒有繼續追下去,而是轉頭向回奔去。
這一次他們的速度顯然慢得多,等他們抵達吉蘭泰鹽池附近時那裏的戰事也結束了。
托斯高帶領的六千騎以戰損一千餘騎的代價幾乎全殲了木華黎的怯薛軍!
之所以是幾乎,顯然是因為再己方大勢已去後一些怯薛軍向東竄入了賀蘭山。
當晚,蕭佛奴大軍入駐攤糧城。
黎明前,潛伏於賀蘭山的偵騎回來了。
“如何?”
這一晚,蕭佛奴也記掛著哈薩爾與阿沙敢不的戰事,幾乎一夜未睡。
“大將軍,那裏的戰事也結束了,據職部觀察,阿沙敢不慘勝了”
“哦?為何這麽說”
“原本阿沙敢不是埋伏的一方,而哈薩爾是受伏的一方,一開始西夏軍明顯占據了上風,但怯薛軍戰力極為頑強,竟堅持到了從右廂朝順軍司過來的博爾術援軍”
“但阿沙敢不顯然也知道這一點,他在北麵狹窄處應該布置了部分騎兵,饒是如此,還是被博爾術擊破了,但此時主力戰場也分出了勝負,戰後的西夏軍也沒有氣力了,隻能坐視博爾術救出了哈薩爾”
“你如何斷定這一點”
“因為職部見到了哈薩爾的大纛”
“然後呢?”
“哈薩爾殘軍進入了右廂朝順軍司城,而阿沙敢不也沒有追擊,也沒有南下河套平原,而是就地紮營”
喜歡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請大家收藏:()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