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契丹隱東海,耶律不同心中)

字數:6493   加入書籤

A+A-


    又想到一事。
    “大金崛起於黑水靺鞨,崛起之後也像後世建奴一樣不停北上、東去抓捕野人女真充實軍力和人口,不過當時遼東一帶還有大量的粟末靺鞨後裔,這讓其抓捕力度遠輕於建州女真”
    “我估計這部分契丹人進入後便與那裏的野人女真融合了,他們帶來了農耕文明以及工匠文明,又受野人女真漁獵生活的影響,重拾了祖先的武勇,幾方加持之下自然壓倒了當地的野人女真”
    “否則在那苦寒之地也不會暴增到三萬戶之多,當蒙古人大興時,他們就以契丹人的麵目出現,契丹人與女真人是生死大敵,蒙古人自然沒有戒心”
    “這樣的部落若是加入到我國來豈不是一大助力?不行,切不能讓其最後不是融入蒙古人便是融入女真人,必須在其徹底融合之前將其拉到我這邊來”
    “真若如此,那麽也沒有後來建州女真什麽事了,也算是我為中華做的一些貢獻”
    便道:“朕依舊有些憂慮,這樣,朕帶三千近衛軍前去迎接律效忠,這裏就由你來負責”
    蕭羅漢頓時將頭搖得撥浪鼓一般,“陛下,萬萬不能如此!”
    “為何?”
    “陛下,此去臨潢府,還要經過集寧、柔遠,都是大草原,誰知道有沒有耶律留哥或者成吉思汗人馬埋伏?三千騎實在太過單薄,若真要去還不如讓微臣代替前往!”
    律慶搖搖頭,“想要拿下耶律留哥,徹底斷了蒙古人的心思,這一趟朕非走不可,而且這一次並非全賴軍力”
    又看了看他,“放心吧,這一次朕不打龍旗,悄悄前往,不會有事的”
    “那關中會戰怎麽辦?”
    “眼下還是八月份,不忙,讓蕭捕奴等人繼續在原地駐紮,等朕回來再說,反正我等在興慶府繳獲的糧草極為豐厚,至少還能支應半年,朕這一趟最遲也就是半年,最快三個月也就成了”
    蕭羅漢拗不過他,隻得點了點頭。
    當日律慶就帶著三千騎出發了,內中有一千黑雲都、兩千銀鞍都,加上三百錦衣衛,打著一名普通旅長的旗號就出發了。
    無論是律效忠、趙無傷還是他,前往東邊顯然沒有攜帶火器,都是輕裝簡從,當下行軍速度極快,沒幾日便在柔遠後世張北縣)遇到了律效忠大軍!
    得知律親自到了,律效忠等人趕緊出來迎接。
    見到幾人神色都是一副疲累已極的模樣,律慶便知道事情有些不妙。
    此時天色將暮,律效忠已經紮下了大營,律慶也安排近衛軍將大營紮在律效忠大營中間,當晚就在自己的大營中會見了他。
    “陛下,臣有罪!”
    律效忠突然跪了下來。
    律慶並沒有馬上扶起他。
    “又吃敗仗了?”
    “是”
    “什麽情況?”
    “陛下,前幾日,得到您的旨意後,微臣便小心翼翼按照旨意行事,但連番十幾日的不斷襲擾讓我軍晝夜不寧,連帶著隨軍民戶也有些不安起來,就在前日,我軍靠近魚兒湖時終於再遭敗績”
    魚兒湖,後世錫林郭勒盟南麵的達賚淖爾湖。
    “魚兒湖周圍水草豐美,樹木眾多,周圍還有還幾條河流,正是將大軍聚在一起紮營的天選之地,當晚就在湖南紮營”
    “不出所料,那可惡的耶律留哥又來了,還是老套路,夜間不斷襲擾,不是在遠處閃耀火把,做出大軍正欲襲營之態,或者從大營麵前疾馳而過,自然射來一陣陣拋箭”
    “這次末將沒上當,因為四周有一大片森林,若是追上去遇伏就不妙了,便忍著按兵不動”
    “沒想到這一次彼等卻是變本加厲,在黎明前時分竟然趁著我軍值夜的最疲累之時利用遠處的火把吸引目光,一部分人下馬逼近營寨,然後揮動手中的大斧猛砍柵欄”
    “彼等已經鬧騰一夜了,這一夜莫說值守的了,就連歇息的也沒歇息好,見狀便紛紛請命出擊,末將拗不過,便讓趙無傷出動五千騎出擊”
    “見到我軍出擊後,這些家夥倒是一如既往開始遠遁,趙無傷緊追不舍,一直向東邊臨潢府方向追去,魚兒湖與臨潢府之間有一道長約百裏的山穀,末將已經想到了彼等可能會再次埋伏,也提醒了趙無傷”
    “但或許是將士們早就按捺不住了,竟一直追進了山穀,可想而知最後遭到了埋伏,那時趙無傷才醒悟過來趕緊撤軍,但敵人已經將退路堵住了”
    “幸好末將在趙無傷走後終於醒悟過來了,趕緊親自又帶了三千騎前往接應,終於將趙無傷所部的殘軍接了回來,這一戰我軍損失了大約三千騎,隻帶回來了兩千騎左右”
    “還請陛下治罪!”
    律慶沒有直接回答他,“趙無傷呢?”
    “他受了一些傷,但並無大礙”
    律慶不禁苦笑起來,“老子帶來了三千騎難道是為了彌補你部損失而來?”
    不過他還是強打著精神端直了上身。
    “你有什麽判斷?”
    “陛下,您派人傳的話微臣終於有所醒悟,敵人至少有兩萬騎,其中既有遼東契丹人,也有蒙古人,但又畏懼於我軍威勢不敢正麵應對,隻得做出這些鬼魅伎倆,不錯,他們肯定是將兩萬騎化成一個個三千騎的小隊來實施襲擾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律慶冷冷地說道:“你知道朕問的不是這些”
    林惜之以頭伏地,“父皇,接到您的旨意後孩兒便在隨軍民戶中展開了調查,除了三個漢軍萬戶的家眷以及追隨漢軍萬戶的民戶,真正願意追隨我軍的契丹民戶隻有三千戶左右,餘者皆是遼西的漢人、高句麗人、塔塔爾人”
    “彼等都是半牧半農,但契丹人顯然是其中的領袖,平時也頗有威望,否則也不會跟著遷徙”
    “他們的領袖卻是一個和尚,一個來自柳城的僧人,據說也是契丹人後裔,俗家姓名葉問色,後來法號便用上了問色一詞,之所以姓葉,也是源自耶律姓”
    “這麽說耶律留哥追蹤的就是此人?”
    “原本微臣也是這麽想的,便與此人詳談,但他卻始終不願透露任何有價值的訊息,我當時問他,無論是蒙古人還是契丹人,對於佛寺都沒有肆擾,他為何還想跟隨我軍前往遙遠的大遼?”
    “當時他說道,你將附近的民戶全部遷走了,本寺也成了無水之源,便隻能跟著遷走,這當然是虛妄之語,此人在柳城移民中威望甚高,微臣也不敢怠慢,隻得就此作罷”
    律慶點點頭,“你親自將他請來”
    沒多久,一個衣衫整潔、三十歲左右的和尚進來了。
    隻見其麵目軒昂,像一個武將遠多於僧人。
    “貧僧問色拜見大遼皇帝陛下”
    “賜座”
    蕭羅漢給他放下了一個蒲團。
    “上師祖上何處?”
    “燕京”
    “燕京?何時之事?”
    “大遼時期”
    律慶心念百轉。
    “哦?也是耶律氏後裔?”
    “算是吧”
    “算是?怎麽說?”
    “我祖上姓郭,卻有幸娶了耶律氏之女,算是半個耶律氏後裔吧”
    律慶心裏一動,“莫非是大遼末期之時?”
    “不錯”
    律慶慢悠悠端起了茶杯,此物在柳城、臨潢府城皆有,自然被律效忠一股腦弄來了。
    “常勝軍郭藥師後裔?”
    問色一聽頓時身體微顫。
    “陛下也知道我祖姓名?”
    律慶心裏舒了一口氣。
    “據說常勝軍首領郭藥師連宋滅遼敗績後一度受到大遼恩遇,後來又投靠了金國,再後來便不知所蹤了,現在看來,常勝軍的事顯然被金人偵知了,這才遭逢意外”
    “不錯,金人偵知後便罷黜了我祖,還將常勝軍全部貶到柳城務農,當然了,常勝軍中除了漢人,也有不少契丹人,這才有了跟隨陛下大軍西遷之事”
    “原來如此,不過既然又有遼王崛起,上師為何不留下來追隨於他,反而曆經風霜跟隨大軍西去?”
    問色頓時沉默起來。
    律慶笑道:“朕知曉了,多半是以前上師與耶律留哥有仇,不得不西遷”
    問色卻搖搖頭,“不然,耶律留哥也醉心於佛教,何來有仇一說?”
    “哦?上師與耶律留哥一早就認識?”
    “不錯,柳城附近有一座巫閭山,乃大遼末代皇帝天祚帝陵寢之所,耶律留哥每年都要前往那裏拜祭,貧僧的寺院就在巫閭山,自然相識”
    這件秘辛饒是律慶熟知典故也不知曉,頓時來了興趣。
    “每年都要前往祭拜,那應該是近幾年的事吧”
    “不錯,也就是近五年之事,準確來說是野狐嶺之役後之事”
    “他是誠心前來祭拜的?”
    問色臉上神色頗為玩味。
    “不知,不過他見到貧僧後也隻是談佛論禪,並未問起其他事,不過......”
    “不過什麽?”
    “他似乎對於天祚帝陵寢十分感興趣,不瞞陛下,我寺名為寺院,實際上乃守陵人後裔創建,寺內也有諸多僧兵”
    “這就有些奇怪了,郭藥師曾經連宋滅遼,他的後人怎會對天祚帝有好感,進而成了他的守陵人?”
    “這個貧僧就不知曉了,那裏的守陵人中出自常勝軍的並不多,而貧僧原本是在柳城,機緣巧合之下才來到巫閭山寺院為僧”
    “朕明白了,我大遼末期發生的那件事也與大石先帝有關,難道上師就是因為這件事跟隨西遷?”
    “咳咳,或許吧”
    正在這時,律效忠進來了。
    “陛下,你聽......”
    律慶走到帳外,隻見時下天色已暮,周圍一片晦暗,山體影影綽綽,遠處不斷有嘈雜聲傳來。
    “又來了?”
    “正是”
    律慶笑道:“能夠追到這裏,耶律留哥顯然與蒙古人徹底勾結起來了,據我所知,這裏是哈薩爾的封地,以前的塔塔爾部都是他的奴戶,再加上北麵的弘吉剌部、拔野古部以及出自蒙古諸部的撒勒隻兀惕部,就是哈薩爾的全部部眾”
    “哈薩爾雖然大敗於我軍之手,但其本部人馬並未損減多少,這幾部加起來隻怕至少有四萬帳”
    “若是哈薩爾將其匯聚起來,再加上耶律留哥的兩萬騎,確實是一個麻煩”
    喜歡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請大家收藏:()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