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風聲鶴唳

字數:4078   加入書籤

A+A-


    許老大報喜的信件很快送到了徽州,許老四得知許老大考上了進士,欣喜不已。
    “阿瑤,好消息,大哥他中了。”
    王若瑤正在給許容嘉挑選布料做夏裝,聞言又喜又詫,“這是大好事啊。”
    在王若瑤的心中,許老大中了進士,日後入朝為官,同許老四也能相互扶持。
    畢竟許家除了許則川外,兄弟中隻有他們二人是科舉出身。
    許老二日後成就有限,許老三又是武將,二人隻能作為家族助力,真正能帶領家族前進的隻有許老四他們二人。
    “日後相公在朝中,也多個商量事的人了。”
    許老四點頭,他走到桌前坐下,笑道:“如今我算是知道兄弟多的好處了。”
    王若瑤揶揄道:“俗話說的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如今相公你可是有五個兄弟了,日後,是不用愁了。”
    許老四想到自己的雙胞胎弟弟,“聽大哥說,亭梧和亭楊調皮的很,不過兩周歲,就帶著家裏的幾個孩子,日日招貓逗狗,把娘氣的不輕。”
    王若瑤掩唇輕笑,“五弟,六弟打小就鬧騰,雖說年紀比咱們家的幾個孩子小了一兩歲,可也是正兒八經的小叔叔,孩子們可不得聽他們的。”
    許老四,“......”
    他娘這哪裏是給他們生了兩個弟弟啊,分明就是兒子。
    “這兩臭小子,等過兩年,我就讓爹給他們啟蒙。”說完,許老四覺得不妥,“若是有機會,我親自啟蒙才是好。”
    到時候,他非得好好管管這兩小子。
    大孫子,小兒子,老爺子老太太的心頭肉,許老四非常理解老爺子老太太的偏心,畢竟他小時候就是這樣的。
    王若瑤搖頭失笑,沒有多言。
    京城。
    許老大正式入朝,開始在翰林院的生活。
    本朝默認規矩,丞相必須是翰林出身,所以許老大在翰林院,鉚足了勁幹活,友好同僚。
    六月將至,邊疆。
    以往繁華安寧的互市,變得風聲鶴唳,原本兩側迎來送往的商鋪如今大門緊閉,街道上,隨處可見,收拾行李出城的商賈百姓。
    陳鏢頭看著空蕩蕩的鋪子,眉頭緊蹙。
    “鏢頭,咱們得走了。”外麵,一個胡子拉碴,身形強壯的鏢師走進來道。
    陳鏢頭點頭。
    “走吧。”
    自打互市打開,陳家借著興安侯府的這股風,在此地也置辦了幾套商鋪做起了走鏢生意,如今京城,河州各地不少的鋪子都是靠著他們走貨,邊疆不穩,陳家得損失多少生意啊。
    浩浩蕩蕩的陳家商隊往內地趕去。
    一鏢師笑道:“鏢頭,您年紀也不小了,這次回去正好也歇歇,看看外孫。”
    另外一人也道:“就是,就是。”
    “大小姐如今都有兩個孩子了吧。”
    陳鏢頭聽到自己女兒和兩個外孫,飽經風霜的老臉上掩不住的笑容,眼中滿是慈愛,“是啊,兩個小子了。”
    “說來還是亭柏爭氣,當年鏢局多少小子,大小姐就看上她了。”有人笑道。
    另一人道:“也是大小姐有福氣,如今亭柏也是個將軍了,大小姐嫁給他也是享福了。”
    陳鏢頭對此心裏也是讚同的,當年同意陳嬌娘嫁給許老三,一是看許老三是他從小帶到他的,性情人品他了解,其二也是看許家子嗣茂盛。
    如今看來,他眼光果然是對的。
    他女兒有了兩個兒子,他有了兩個外孫,陳家日後也有子嗣了。
    早前,許則川已經同意,將三房第二子兒子許承維同時記到陳家的族譜下,更名陳維。
    這個孩子既是興安侯府許家的七哥兒,也是河州陳家鏢局的嫡長孫陳維。
    想到這,陳鏢頭更是幹勁十足,一把年紀了,還要親自走鏢。
    他沒許則川那本事,他就一身功夫和走鏢的經驗,故下定決心,勢必要給他的大孫子掙個萬貫家財。
    幾人有說有笑的出了城,走到交界的荒野上。
    北方的六月,還是有些寒冷的,荒野上,陳鏢頭裹緊了自己的鬥篷,忽然,身下的馬兒晃了一下,陳鏢頭摸著鬥篷的手一怔,四周的鏢師們也紛紛拉停了馬。
    他們都是走南闖北的,這些年什麽陣仗沒見過,尤其是前頭跟陳鏢頭的這幾個,身上都是粘過血的。
    離著陳鏢頭最近,離著大胡子的那個開口道:“鏢頭,有些不對勁。”
    陳鏢頭眉頭緊皺,一雙老眼銳利的掃過四周,最後落在幾十車的貨物上,咬牙道:“吩咐下去,若有危險,丟下貨物逃命要緊。”
    此處是邊界處,從前便是匪患無數,還有北涼的打穀隊伍,如今邊疆不穩,兩國準備開戰,陳鏢頭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
    “這,這可都是掙錢的貨物啊。”
    “就是,若是丟了,可得虧損不少銀子。”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急道。
    陳鏢頭冷聲道:“我的話你們都不聽了,想要花錢也得有命享。”
    眾人互相看了看,紛紛點頭。
    隨後,按著老規矩,兩人去前頭探路,其餘人整裝繼續趕路。
    邊疆路遠,快馬到京城也要一月有餘。
    興安侯府。
    一片寧靜。
    在許老大正式入朝後,侯府地位再上一層樓。
    許家諸位女眷也成了各家宴請重要對象。
    花園。
    藍氏帶著張氏,陳氏三人聚在一塊乘涼,不遠處的草地上,幾個孩子在丫鬟的看顧下玩鬧。
    張氏捧著茶杯笑道:“你們可不知道那天賞花宴上有多熱鬧,林家太太跟李家的要不是齊夫人攔著,當場就得打起來。”
    藍氏接話,“聽說她們倆人在閨中的時候就不對付。”
    張氏一詫,仿佛吃到了大瓜。
    老三媳婦陳氏,“真的假的,我說她們怎麽每次出去在一塊都跟不對付。”
    藍氏身為世子夫人,接觸對象自然比她倆多一些,消息渠道也更多。
    “這個,就得從多年前說起了,據說她們當初一起看上了袁家的郎君,就是現在大理寺的袁大人......”
    喜歡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請大家收藏:()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