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何時致仕
字數:5089 加入書籤
許老二趕回來的時候,太子剛從三房院子出來。
秦書也終於完成了任務,把接待工作交給了他。
兩個男人,說起話來自是更加方便了些。
許老二此人又機靈會奉承,趕忙又帶著太子逛起了自家園子,聊著一些工部,府裏的事情。
“安和,你跑慢一些。”
太子二人剛要轉彎去湖邊,就聽見不遠處有人喊安和的名字。
太子神色微變。
許老二趕忙讓人去把他們帶過來,邊解釋著,“殿下恕罪,剛剛說話的應該是臣的五弟,六弟二人。”
太子腦中飛快思索,想到了興安侯夫人老蚌生珠,誕下了一對雙胞胎,年紀不大。
太子著重後麵四個字,頓時不以為然了。
小孩子嘛,湊在一起玩鬧很正常。
天空上,幾隻風箏隨著微風懸在天空上,太子瞧了一眼,看著遠處跑來的安和郡主,笑道:“慢一些,瞧你喘籲籲的樣子。”
安和郡主指著天上風箏,“父王您瞧,我的螃蟹是不是飛的最高的。”
太子瞧了一眼宮女手中的長線,順著看去,輕輕搖頭。
許亭梧幾個也趕了過來,在許老二的催促下,趕忙給太子行禮。
“許亭梧見過太子殿下。”
“許亭楊見過太子殿下。”
許容嘉,“臣女見過太子殿下。”
太子擺擺手,看著幾個孩子,笑眯眯的,“免禮。”
眾人齊齊起身,心中大鬆了口氣。
太子從袖口抽出一塊淺藍色的帕子,輕輕的擦拭著安和郡主的額頭。
“流了汗,再吹風,怕是要不舒服的。”
安和郡主嘟著嘴,沒理會太子。
太子一噎,無奈道:“是,是,是,你的螃蟹飛的最高。”說著,還摸了摸她的腦袋。
安和郡主這才有了笑臉。
“兒臣也是這麽覺得。”
“父王你看他們兩個,你知道他們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嗎?”
安和郡主拉著太子看雙胞胎。
太子看著兄弟倆,心裏閃過一絲羨慕,他要是像興安侯府這樣子嗣茂盛就好了。
“父王哪裏知道,莫非安和知道?”
安和郡主一臉自得,“那是。”
太子逗了逗她,見天色不晚了,隨即道:“孤知道安和聰明,隻是天色不早了,咱們得回去了。”
安和的笑臉立刻垮了下來,“現在就要回去啊。”
太子見她一臉不舍的樣子,“等回東宮,父王讓人給你做好多風箏,好不好?”
安和撇撇嘴,“又沒人陪我一起玩。”
太子一噎。
想到府裏的其他孩子們,兩個庶子已經在讀書,下麵的小女兒剛剛出生。
“無妨,日後若是有機會,咱們再來興安侯府。”
安和瞬間一喜,“真的嗎!”
太子,“父王怎會騙安和。”
父女倆一說一和的,也不顧身邊其他人,不過倒許老二震驚,太子果然如傳言一般,最寵安和郡主這個嫡女。
深夜。
陳嬌娘如往日給許老三擦拭身體,一側許承瑞幫著整理衣服。
“這些娘來做就好了,你回屋歇著,讀書最是辛苦了。”陳嬌娘看著孝順的長子,麵上掩不住的歡喜。
許承瑞笑道:“兒子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
“而且,今兒個也沒去讀書,不累。”
陳嬌娘,“今兒個太子問你話,你回答的很好。”
“好孩子,咱們家已經不需要那麽拚命拚搏富貴了,隻要你能好好讀書,日後像你祖父,伯父他們一樣,考上進士,做個官,爹娘就放心了。”
許承瑞,“兒子明白,兒子一定不會讓爹和娘失望。”說完,許承瑞看了眼許老三,輕摸了摸他的手。
手掌間傳過一絲觸動,許承瑞一愣,瞪大眼睛看著自己手邊的大手。
“動了,動了。”
陳嬌娘一愣,順著看去,隻見許老三的食指輕輕彎了彎,然後又恢複了平靜。
房間裏再次恢複了平靜。
母子倆對視一眼,陳嬌娘眼眶瞬間紅了。
&34;你瞧,你爹他聽得見咱們說話了。&34;
許承瑞也紅了眼眶,哽咽點頭。
“神醫說的還真是,打明兒個起,我要天天來和爹說話。”
陳嬌娘也連連點頭,片刻後,母子倆這才反應過來,要請李神醫過來看看。
得知三房院子請了李神醫,一家子都驚動了。
秦書都急匆匆趕了過來,聽到許老三有了反應,大家都歡喜不已。
秦書直接提議,讓家裏幾個孩子沒事同許老三說說話。
老五,老六最先舉手,其次就是許承瑞幾個。
“三哥他最喜歡我了,我來陪三哥。”許亭楊激動的說。
他可是許家的老兒子。
陳嬌娘眼尾還有點紅暈,聞言笑道:“多謝六弟了,你三哥若是聽見,一定歡喜極了。”
老五許亭梧也不甘示弱,‘我也陪著三哥。’
“我給他讀書,給他讀話本。”
老六許亭楊,“我給三哥讀兵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嬌娘一噎,尷尬的扯了扯嘴角。
三哥最不喜歡的就是讀書了。
秦書無奈不已,“這事明兒個在說吧,你們都趕緊回去睡覺,明兒個還要去前院讀書了。”
“啊!”老五兩個臉色頓時變了,失落的看著秦書。
“娘,我們不想去學堂。”
秦書給了二人腦瓜子一人一個彈指,“趕緊的。”
“不然,家法伺候。”
身邊藍氏等人忍不住發笑。
這兩祖宗,也就老太太能收拾了。
旁邊許承瑞也是難得看到兩個叔叔吃癟,努力憋笑著。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三更燈火五更雞......”秦書示意眾人散了,然後帶著兄弟倆邊走邊訓著,往各自院子走去。
天氣愈發炎熱,府裏已經用上了冰塊。
許老三自那日後,有反應的次數也愈發的多,許家眾人皆是歡喜不已。
這一年,於大瑜是難以忘記的一年,是值得驕傲的一年,可是對那些滿朝官員卻不是。
太極殿上,皇帝宣布,自此本朝文臣武將致仕年齡更改。
文官七十致仕,武將六十。
朝堂上,原本許多準備退休的官員,瞬間傻了眼。
左丞相卻是一臉平淡,畢竟他已經六十九了。
陛下還算仁厚,沒有指著他一個人霍霍。
如此也是公平了。
原本對左丞相一把年紀還要繼續入朝的人同情之心瞬間轉到了自己身上。
遠在外地的諸多官員,收到這一條指令後,更是覺得天都塌了。
正在北方兢兢業業的許則川,“......”
沒什麽比延遲退休更加可惡了。
周汕更是抹了一把眼淚,照這樣下去,他何時才能回京見到女兒,外孫啊。
喜歡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請大家收藏:()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