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東鄉侯府
字數:9287 加入書籤
夜色漸深,一輪明月懸掛在皎潔的天空。
雖是春日,夜色卻是有些寒涼,許則川披著褐色披風,遠遠的就瞧見了院門口站著的身影,步伐隨即加快。
“怎麽沒多穿件衣服。”許則川走近了些,見秦書穿的單薄,隨即解開自己的披風替她蓋上。
秦書看著他,輕輕搖頭,“我不冷。”
許則川眉頭輕皺,麵上有些不悅,“咱們年紀大了,身體不如年輕人,更要多加保護自己。”
秦書見他如此,趕忙依他說話,“是,是,是。”
“今日是我忘了。”許則川瞧了眼院裏的下人,有些不悅,“這麽多人,也不知道給你添衣。”
不等許則川下句話開口,秦書已經拉住了他的手,“是我不讓她們添衣的。”
“屋裏坐久了,還挺熱的。”
今夜春風陣陣,院中桃花盛開,拂麵而來間盡是淡淡花香。
許則川心頭一軟,想到這些年的忙碌,沒有好生陪伴眼前人。
“剛剛路過的時候,我瞧園子裏花都開了,咱們走走?”
秦書微詫,含笑看他,“今兒個怎麽這麽有雅興。”
許則川聲色溫柔,“你隻管說去不去?”
秦書有些糾結,“你晚飯還沒吃呢。”
許則川笑了笑,“無妨,晚些時候我在工部用過了,現如今還不餓。”說完,他看了眼自己的腰腹處,“你瞧我如今胖的。”
“正好減減肥。”
秦書聞言,忍俊不禁的看著眼前人,哪有記憶中許教授的模樣。
“成,都聽你的。”
身邊一直伺候的清霧聞言,趕緊吩咐丫鬟去取秦書的披風過來。
夫妻二人攜手緩緩往園子走去。
“你日日在外上值,自打回來,都沒好好瞧過自家園子吧。”秦書依著他的手臂,二人慢慢走著。
後麵的侍奉的清霧等人隨即慢了步伐,遠遠的跟著,新來的小丫鬟站在最後麵,不由同身側小丫鬟嘀咕,“國公爺同老太太感情真是好。”
身側的小丫鬟點頭,又瞪了她一眼,“不許說話。”
果不其然,前頭的清霧已經回頭看她們,見二人年紀尚小,隨即也懶得理會,隻是瞪了她們一眼。
“今日武安侯夫人來回話了,齊家想再看看。”秦書輕輕一歎,“我又找了幾個人選。”
許則川拍了拍她的手,“無妨,婚姻之事不能強求。”
“還有哪些人?”
“兩廣總督家的幼女。”
許則川聞言輕詫,“他家?”
秦書點頭,“他家跟武安侯夫人也算拐著彎的親戚。”
許則川了撫胡須,眉頭輕蹙,思考幾息搖頭道:“不成。”
秦書微詫,“怎麽呢?”
許則川解釋著,“你不大了解有些地方的職權,兩廣總督並非是漢人,這個職位都是當地人擔任的。”
“不過他們的夫人倒是大多選擇京中官員之女。”
“雖說這些年血脈已經融入,但生活習慣,背景還是不大合適。”
秦書了悟,“我知道了,好在隻是人選,不妨事。”
“還有禮部侍郎的孫女,太常寺卿的長女,東鄉侯的嫡女。”
“這幾個都是嫡出。”
“剩下的侯爵人家,倒也有不錯的,隻是出身是庶出。”
“承姚身份不同,是長孫,他的妻子必須出身嫡出,不然下麵的幾個小的,日後娶妻可怎麽辦。”
許則川頷首,“你的顧慮我知道。”
“我也是這麽想的,若是長嫂身份不夠,是無法壓製下麵幾個的。”
“咱們既然來了,自然要為許家打算,賢妻旺三代,想要家族昌盛,一個好媳婦是很重要的。”
秦書笑了笑,“你清楚就好,我還以為你嫌我看重嫡庶呢。”
許則川道:“我怎會這麽想,其實我也是有些私心的。”
“咱們一大家子,沒有那些陰私,孩子們的童年是明亮樂觀的。”
“若是真找個出身混亂的,怕是日後夫妻不睦。”
秦書點頭,“你說的對,那就聽你的。”
“這三個人選,你覺得誰家好?”
許則川思索幾息,忽然一愣,“東鄉侯這般年輕,他的女兒都這麽大了啊?”
“不是現在的東鄉侯,是前頭那個的。”秦書隨即解釋,“現任這位不是承襲了兄長的爵位嘛。”
許則川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如此啊。”
“其實按著咱們家的情況,還是結有爵人家最好。”
“東鄉侯年輕力壯,如今在軍中還算得力,隻是可惜,這孩子是前頭那位的。”
秦書聞言,隨即又添了一句,“前頭那位娶的是翰林院沈大人的嫡長女,這不後來守寡了,就留下一個剛剛及笄的女兒。”
“沈大人。”許則川眼眸一亮,“翰林院好啊,隻是可惜。”
“沈家可有適齡的女兒。”
秦書搖頭。
“沒有。”
許則川心中唏噓,“都是兒孫債啊。”
“罷了,你去打聽一下禮部侍郎家和這位東鄉侯獨女的品行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書笑著看她,“太常寺卿家的你不喜歡?”
許則川搖頭,“不是不喜歡,隻是這家職位有些低了。”
秦書了悟。
“若是換成其他孩子,我倒是沒有意見,隻是承姚,還是算了吧。”
“那我知道了,明日我就去拜訪。”
“你也請周師兄幫忙看看,他不是禮部尚書嘛,說不準消息比咱們靈通。”
許則川,“好。”
二人繼續往前。
大房院子裏。
許老大見自家媳婦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不由好奇。
“怎麽呢這是?”說著,給藍氏夾了一塊魚肉。
藍氏看著碗裏的魚腹肉,眉頭舒展了些,“還不是承姚的婚事。”
許老大聞言,趕忙放下手裏的筷子,“怎麽呢,可是出岔子了。”
藍氏悶悶不樂的點頭,“齊家說,縣主年紀還小,不著急。”
許老大失望了兩息,就恢複了正常神色,“人家出身尊貴,有著皇室血脈,如今又中了榜,也是正常。”
藍氏不樂意了,“你什麽意思,咱家兒子就差了。”
許老大見她發火,趕忙解釋,“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是說,這難得的機會,縣主又中了,那日後定是要做官的。”
“誰有這前途,想待在家裏相夫教子。”
“旁人不說,就咱們家慧兒同嘉兒兩個孩子,你樂意她們學了十幾年的醫術,讀了十幾年書,最後嫁人待在後宅相夫教子。”
許家男丁興旺,女兒少,許容慧同許容嘉兩個姑娘在家中極為受寵,藍氏代入許老大的話,趕忙搖頭。
“慧姐兒多有出息的孩子,還有嘉姐兒,如今讀書多麽刻苦,那不成。”
許老大給藍氏盛了碗湯,“所以說,齊家不願意也是正常。”
“咱家承姚像他祖父,日後是要登閣拜相的,他啊,還是適合娶個賢惠的妻子,能幫著你操持家事。”
藍氏對這話非常讚同,“你說的還真有道理。”
藍氏眼眸有些發光的看著許老大,“官人,你別說,你跟在的爹身邊這些年,還真是有長進了不少。”
“從前你可沒這麽體貼我。”
許老大嘿嘿笑著,“少年夫妻老來伴嘛。”
“誰剛成婚的時候不是磕磕絆絆的。”
“來,喝碗湯,你最近都瘦了。”
藍氏此時哪有煩心的樣子,心裏猶如吃了蜜般的甜,“算你有心。”說著,矜持的端著瓷碗喝了起來。
許老大看著眼裏,心裏大鬆了口氣。
兄弟中論哄媳婦,應該沒有比他更熟練的吧。
殿試時間越發相近,秦書不敢耽擱,立刻奉了帖子,拜訪了東鄉侯府。
至於禮部侍郎家,則是交給了許則川。
東鄉侯府。
洪氏看著帖子,詫異至極。
“侯府什麽時候同安國公家有親呢 ?”
一側伺候的嬤嬤思索幾息,搖頭道:“兩家並無親,隻是都是有爵人家,這幾年來往密切了些。”
“太太若不然去問問老太太。”
洪氏想到自己那個婆母,點點頭。
“走吧,正好去給母親請安。”
東鄉侯府家大業大,各房成婚後,雖然同在侯府生活,但卻是各有宅院,隻是相連在一塊。
侯府正堂。
老太太徐氏正在用茶點,沈氏在邊上服侍著,聽到洪氏前來,二人皆是一詫。
“今兒個真是奇了,老二媳婦竟然來了。”徐氏瞧了眼沈氏,見她一臉沉思的樣子,輕聲撫慰道:“雲姐兒的婚事你不要擔心,有我這個祖母在呢,旁人做不了主。”
沈氏聞言,福身道:“兒媳明白,辛苦母親操持了。”
徐氏歎了歎,“大郎是個福薄的。”
“唉。”
沈氏眼眶一熱,硬生生的又憋了回去。
洪氏進了堂中,對著二人行禮。
“媳婦給母親請安。”
“大嫂。”
徐氏見她有禮有節的樣子,示意她坐到一旁。
東鄉侯府這一代也不知道怎麽呢,總共兄弟三,長兄早逝,留下孤女寡母的。
老二這,發妻早逝,留下兩兒一女,如今又續娶了一個。
雖是個庶女,但顏色卻好,規矩還不錯。
徐氏心中微歎,都是苦命人。
好在自己還有個小兒子,不然這後麵日子可怎麽過。
“都坐吧,咱們婆媳三人也很少聚在一起,今兒正好說說話。”
洪氏聽到這話,心中惶恐,趕忙行禮告罪。
“都是兒媳的錯,近日府中事務繁多,竟忘了給母親請安,身為兒媳不能時刻侍奉母親身旁,青玉知罪。”
徐氏心中嗤笑,誰讓自己不是老二親娘呢。
"你剛剛嫁進來,事情多,我知道。"
“坐吧。”
“沈氏,你也坐吧。”
沈氏點頭,乖乖落座。
洪氏見此,隨即將安國公府來帖子的事情回稟。
徐氏聽完,心中微動。
“安國公家?”
洪氏點頭,“原本媳婦還以為兩家有親,問了嬤嬤才知道沒有,這不,想請母親定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徐氏笑道:“老二在軍中,安國公家的老三不也在軍中,雖然不在一塊可都是武將,想來認識吧。”
“安國公府如今正是興旺,聖眷正隆,能來咱們府上拜訪,是咱們家的喜事。”
“洪氏啊,你好生安排著。”
“萬不可丟了咱們府的名聲。”說完,她瞧了眼沈氏,“不明白的問問你大嫂,她懂得多。”
洪氏應道:“是,兒媳知道,隻是還望大嫂莫要嫌我麻煩。”
沈氏溫柔含笑,“弟妹說笑了。”
“都是一家子,什麽麻煩不麻煩的。”
“有什麽需要的,弟妹隻管言說就是。”
徐氏見她們兩個相處的還算不錯,心裏也放心了。
“行了,那你回帖子吧。”
洪氏頷首。
徐氏喜靜,說完話就讓二人離開了。
嬤嬤上前替她卸了繁瑣的釵環,她看著鏡中的自己,撫了撫眼角的皺紋,輕歎一聲。
“把我那對翠玉蓮花步搖送去給妙雲。”
嬤嬤一愣,“太太,那可是您的陪嫁啊。”
徐氏笑了笑,“我都一把年紀了,那東西戴不了了。”
“還是給年輕小姑娘吧。”
“老侯爺死的早,也沒讓我生個閨女。”徐氏有些遺憾。
嬤嬤安慰道:“您還有哥兒呢,日後娶了媳婦,有了孫小姐。”
“同女兒也是無區別的。”
徐氏笑了笑,“你說的是。”
“也是我的血脈。”
“告訴沈氏,後日讓妙雲打扮端莊些。”
嬤嬤一怔,“太太這是?”
徐氏拿起梳子梳著頭發,“安國公府長孫還未娶妻,如今中了會試,怕是在給他相看媳婦呢。”
“妙雲畢竟是侯爵嫡女,京中能比她高的沒幾個。”
“這姻緣大事,誰能說得上了。”徐氏看著鏡中的自己,呢喃著。
嬤嬤此時也明白了,麵上大喜,“那感情好,若是姑娘能嫁到他家去,真是有福了。”
徐氏頷首,“可不是。”
“許家多好的人家啊。”
另一邊,沈氏看著麵前放著的步搖,又想到嬤嬤說的話,震驚了許久,然後倏地起身,往自家女兒的房間走去。
二房院子裏。
洪氏回了帖子,吩咐管家親自送去安國公府。
隨後便是安排後日宴席一事,一時間,整個東鄉侯府都變得忙碌了起來。
工部辦公處。
周斐得了一包上好的茶葉,樂滋滋的出了門。
喜歡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請大家收藏:()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