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項目敲定

字數:4627   加入書籤

A+A-


    作為一個穿越者,對於華國將來在各個領域趕超漂亮國這件事情。
    陳楓從未懷疑過。
    因為他親眼見證了那個繁華盛世。
    但是,這個時空的時間線,才來到1998年末。
    絕大多數人都是希望中摻雜著迷茫,迷茫的情緒又讓人每走一步都十分謹慎。
    改開之後,西方的文化科技湧入這個國家,人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
    舉國上下都在學習西方世界。
    就連官方,也在摸著“西方”這一塊大石頭過河。
    可以說,這個年代的西方國家,稱得上是華國的老師,華國孜孜不倦的學習西方文明的科技與文化。
    甚至,在一些人眼裏,西方國家如同人類文明燈塔一般的存在。
    華國怎麽可能追得上這樣的人類文明燈塔呢?
    這是當年,絕大多數人的想法。
    陳楓在這個背景年代,找上門來,說要製造世界第一台智能機。
    別人要麽把他當做是騙子,要麽覺得他是在癡人說夢。
    但是任總很清楚,陳楓既不是騙子,也不是在癡人說夢。
    眼前這個年輕人,擁有遠超常人的眼光和格局,還有雷厲風行的手腕。
    如果是別人來跟他說這件事情,他肯定是一笑了之。
    但是這個年輕人親自登門,說想要搞這個智能手機。
    任總雖然嘴上說很難辦。
    但是他身體裏那蠢蠢欲動的心跳,是騙不了人的。
    越是難辦的事情,他就越想挑戰。
    他是工程兵出身,當年在部隊裏擔任過技術員,工程師,副所長。
    曾經在書上看過錢老的一段話。
    當年錢老剛回國,陳大將問錢老咱們能不能搞原子彈。
    錢老正憋著一肚子氣,斬釘截鐵回答:“怎麽不行,外國人能搞,難道華國人就不能搞?華國人比他們矮一截?”
    正是這一段話,給了他莫大的信心。
    後麵自研國產交換機,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去做,結果大獲成功。
    其實,在這個年代,陳楓帶著智能手機項目走遍全國,估計也沒有幾個公司工廠敢接的。
    化為公司這種每年敢拿出營收的20砸在研發投入上的,絕對是個異類。
    其中很大一部分研發投入還是用在基礎理論研究上。
    陳楓記得2024年那會兒,化為公司在研發投入了1800億,其中600億用到了基礎理論研究。
    什麽是基礎理論研究,就是停留在實驗室裏的基礎理論。
    這部分是沒辦法立即創造商業價值的,也就是說投這600億進去,極有可能無法產生任何商業上的回報。
    換做一般的公司,根本不會在這上麵投入這麽多。
    也就化為這種公司會幹這種事。
    也正因為他們願意在研發上做投入,使得這家公司在世界上的諸多科技公司上也排得上號,手上掌握著大量的科研專利。
    就算是蘋果公司,高通公司這樣的老美科技巨頭,每年也得給化為公司交上億美元的專利費。
    陳楓想要實現他的科技強國計劃,敢幹能幹的合作對象,隻有眼前這家了。
    任總思索再三後,開口道:“陳總,坦白說,你這個計劃我非常感興趣,不過做不做不是我一個人能夠決定的,我們必須內部開會討論,才能夠給你答複。”
    任總的回答在陳楓的意料之中。
    的確,這麽重大的一件事情,需要對將來的資金投入,人才招聘,市場評估等多方麵考慮。
    “沒關係,任總,你可以考慮,在半個月能給我答複就好了。”陳楓說道。
    接著,陳楓從他隨身帶來的口袋裏拿出一疊資料,遞給任總。
    “這是我們目前已經完成的一些技術攻關,你們可以結合我提供的這些資料,好好考慮一下。”
    自從擁有陳一這個超級人工智能之後。
    陳楓投資的諸多科研項目,在接入超級人工智能後,科研進度簡直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最讓陳楓驚喜的是計算機專家迪韋耶夫教授。
    他在潛龍島上,在陳一這個超級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居然把光刻機給搞出來了。
    這幾年,陳楓一直想要搞光刻機。
    在2024年,華國的光刻機還被西方世界卡脖子。
    這件事情,陳楓一直都記得。
    但是前幾年各方麵的技術還不成熟。
    這些年隨著世界計算機科技的進步,一些技術難點也被攻克了。
    再加上陳一這個超級人工智能的幫助,光刻機居然搞出來了。
    雖然工藝還是64納米,不過用來做手機芯片已經夠用了。
    研發出光刻機,成了陳楓打造智能手機的最大底氣。
    當然,陳楓隻是提供芯片。
    至於製造智能手機的其他技術,比如芯片設計,操作係統,框架設計這些東西,陳楓希望化為公司能夠自己去研發。
    雖然以陳楓的實力,他能夠把全部技術都包了。
    但是不利於化為這家公司的未來發展。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滿荊棘。
    隻有披荊斬棘,曆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
    陳楓如果把所有事情都做了,那就不利於化為這家公司將來的發展了。
    化為公司日後的超強研發實力,都是在苦難中摸爬滾打,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的。
    與任總見過麵後,陳楓就先告辭了。
    他給半個月時間給對方好好考慮。
    僅僅三天之後,陳楓就接到了任總的電話。
    電話裏的任總告訴陳楓,他們內部開了一個會議,對陳楓的計劃十分感興趣。
    雖然這個項目很難,很超前。
    但是正因為它的難,它的超前。
    化為公司上下都想試一試啃下這塊硬骨頭。
    得到任總的這個答複,陳楓很高興,又前往化為公司就項目內容進行細談。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陳楓都留在深城,優化這個項目的細節。
    具體計劃也定下來了。
    化為投入五十億資金開展這個項目,陳楓則在深城建造一個芯片工廠,為這個智能手機項目提供芯片。
    新手機計劃在四年後,也就是2003年實現量產。
    這可是一個相當大項目。
    陳楓本來還打算往化為公司投點錢的,他現在手上積累了大量的資金。
    但是被任總拒絕了。
    任總給的理由是,隻有自己辛苦賺來的真金白銀投入進去,才會更加的專注。
    如果拿陳楓的錢來搞研發,不是自己的錢,虧了也不疼,反倒對項目不利。
    任總這麽說,陳楓覺得有道理。
    也就沒有再提出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