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新的西嶺模式

字數:4190   加入書籤

A+A-


    他腦袋裏已經在“映射”下一套西嶺機製
    高標準紀檢聯動檢查崗、基層幹部“一崗評估”、機構定責機製、全市幹部輪訓和公開述職製度,形成“靠業績吃飯、靠清白升職”的正循環。
    他知道,新模式要走下去,不光靠他還原框架,更要讓它嵌入組織運轉裏。
    許劍鋒輕輕歎了一口氣,敲響了附近一間辦公室的玻璃門。
    門一開,是孟副秘書長,昨夜十一點還在看檔案。
    “孟副秘書長,我想請您配合做一件事。”
    “西嶺模式的底稿、製度初稿,我們先在廳局級幹部裏做試點。”
    孟廣達點頭“這當然可以,我晚點給你積極配合方案。”
    許劍鋒又叩了敲學員中心辦公室,那裏正在備課的省黨校教研老師對此已有耳聞。
    第二天清晨,他先把任務做了一個“收尾者”,送走西嶺的同時,他也得替它找個“接棒者”。
    下午兩點半,省委新人座談會上。
    其他省直廳級、地州市級幹部正輪流匯報述職、談感受。
    輪到他,台下的省廳領導們眼圈發紅,聽著聽著有人拿出手機,點起了“直播評論區”。
    許劍鋒站起,目光很沉。
    “我來自西嶺。”他先說這句話,兩秒停頓。
    “西嶺兩年,市委書記、人大主任都經曆過,我沒做多麽牛掰的事,我隻做了兩件‘西嶺沒見過的簡單事’。”
    “第一,把那套老官場網收幹淨。”
    “第二,把項目機製搭起來,讓百姓能看到未來。”
    台下安靜,沒人說話,也沒人鼓掌。
    他緩緩吐出一句“這些事能接得住,就是有效,我隻希望——能有一個地方,能把這套路繼續走下去,如果是北川、巴南、東華……你們要是覺得這模式合適,我願意幫忙。”
    停頓一下,許劍鋒揚起嘴角“但我不白幹,不是推廣員,是合作者。”
    底下笑,台上點頭。
    此刻的許劍鋒,是一個“領域玩家”。
    不是披掛戰鬥的主帥,而是“背後那套機製”的共同契約書。
    夜裏十一點,他回到酒店房間,倒了杯熱水。
    手機震了,是幾條後台彈出來的消息。
    “在省黨校有你的人感謝你!”
    “有人轉發講稿評論!”
    “西南日報節點評選‘十大幹部講話’”。
    但許劍鋒沒點開,隻看見屏幕上最後一條“西嶺模式,誰跑斷腿誰上台!”
    他輕笑,點了下已讀。
    接著,他把手機放在桌上,燈關了,靠在床頭櫃靠著想了一夜。
    他知道“下一站”,不止是位置的跳轉,是任務、陣痛、責任一並拉上來的使命。
    他該開始計劃,第二步棋,試水製度適配其他地市的第一輪對接會,草案輸送流程,看有沒有真心接盤的人。路上,先留下“西嶺注腳”,再考慮更多。
    而此時,西嶺已經走出省城視野,成為一套“打破舊官本機製、穩步幹淨發展”的樣板案例。
    許劍鋒,這一路走下來,不是書寫自己,而是為“組織”刻下一段底線和底氣。
    他說不出“我是英雄”。
    他隻想說“這個模式,能接得住嗎?”
    省廳級站在會議室兩側,氣氛安靜但凝重。
    這是西嶺模式跨城落地評估會的一部分,上午的議程已結束,下午輪到他來主講。
    許劍鋒站起,掃視全場,聲音坦蕩“西嶺模式的核心,不在‘誰來帶’,而在‘怎麽帶下去’。”
    他頓了頓,遞出三個關鍵詞。
    “一圖一檔一訓模。”
    “一圖為全市擬定《組織考核圖譜》,把幹部每個節點、方向、結果,對應量化指標,半年更新。”
    “一檔為每個人建立《廉潔績效檔案》,民主測評加數據核查,全市可查。”
    “一訓模輪流交叉述職、現場案例訓練、問責模擬,激發中層主動承擔、主動檢視。”
    台下有副市長輕聲說道“聽起來是機製控,很接地氣。”
    許劍鋒淡笑道“機製管不住人,但管得住人用機製的人。”
    發言結束時,他補上一句“我不是來賣方子,我是來麵對麵一起排雷說案子。”
    台下第一個舉手的,是某地市紀委書記。
    “許書記,西嶺模式能複製,但米粒也需要土壤,如果我們那邊黨內生態更亂,怎麽辦?”
    許劍鋒看向他“第一,土壤不淨,先做一麵鏡子,全市辦一次‘廉政約見’;第二,問題線索寫進半年《廉潔績效檔案》,發現誰先請誰出來說明;第三,組織跨區考察西嶺——不是你看我,是你看你們。”
    接著,他轉向組織部長“你想讓幹部幹事,但組織是什麽角色?放權保證與主責追責,你說我放權對,還不夠!我還得接受這個事成不成、幹得咋樣都要走述職流程。”
    全場又安靜了。
    片刻後,省廳長們紛紛鼓掌。
    沒有掌聲,但氛圍鬆了一些,會議氣氛回暖,討論進入“怎麽落地”階段。
    會後,省廳層麵小會室裏,副廳級中兩人相互交換名片,其中一位悄聲說“你知道嗎?許劍鋒在在西嶺那套是幹成了,給他放在那兒,用兩年就能打底一套體製,如果這套過得去,不隻省裏能推廣,全國也會盯著。”
    另一人點頭“可也要看他能留得住沒。”歸根到底,他們還在算杠杆。
    夜裏九點半。
    他回到住處,許劍鋒收到信息西嶺模式評估初稿反饋上線。
    “整改建議+可複製節點”已審批通過,即將下發。
    還有標黃的是一則消息渠道評論“當幹部的“幹淨”和“幹成”同等重要。”
    他看著文字,露出了一絲笑。
    明天,就能看到更深一層的動向。
    就在這個節點,他知道西嶺的故事,不止於“走過來”,而在“能不能繼續走出去”。
    而他,正在書寫從“書記”到“製度背後的那個人”的橋梁。
    下個月,出現了一個新的節點,西嶺模式第一次走出西嶺。
    省委組織部宣布,選定兩個示範地市作為試點,進行為期半年的製度適配與考核跟進。
    會議室裏,省委副書記親自部署,東華和南州兩市被點名。
    喜歡官道主政一方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官道主政一方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