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空間來曆,嬌貴二師兄
字數:8056 加入書籤
“王總,你們這是種的什麽植物?為什麽會這麽香?沒有雞屎那些味道?”
主持人頓時來了好奇心,正常來說雞舍不都是一大股雞的味道嗎?
而他們養殖場為何沒有?
聽到她的問話,其他人認真傾聽起來,其實他們也很好奇。
“我們種的是常春藤,還有其他的綠植,有香味是因為這是一種淨化空氣後釋放出來的,
這是我們老板在深山老林裏找到的,老板給它取名叫龍春藤。四季常青,而且很難種活,”王東開始吹噓起來。
雖然眾人覺得他吹得有點過了,但是幾個客戶看到李富也在場,而且時不時點頭讚同。
他們又有些不敢確定,質量真的有王東吹噓的這麽好。
但是他們眼睛看到的又不得不讓他們相信。
而且李富的酒店生意比他們做得還大,人家在全省可是還有其他分店的。
和他相比,他們的生意就小多了,他老爸李斌雖然不是市裏的首富,但是也是全市裏排名靠前的幾位富豪。
富源集團除了房地產業務,還有建材,和其他業務。
整個下午,一群人看了山上很多地方,雞鴨場,養豬場和水稻種植基地,晚上王母更是用鴨子和北京油雞做了好幾個菜給新的客戶嚐嚐味道。
而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同樣被留了下來一起吃晚飯。
下午他們拍好素材後就傳回了電視台裏,晚上在貴省的新聞聯播播出。
羅明是一個貴陽人,事業是做高端食材供應鏈的老板,生意做得不錯。。。。
隨著消費升級,現在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十分注重健康問題。
所以這幾年有機食品漸漸在國內火了起來,但是有機種植生長慢,沒有多少人從事這方麵。
最近他的生意做到了香港和深圳那邊,都是給那些高端酒店和飯店供應食材的。
他聽說省內其他地方,有很多散養的豬和雞鴨,質量不錯。
但是他看了好幾個地方的產品,說是生態養殖,但是他拿去機構檢驗,裏麵都含有催生素和化學藥品,這讓他有些失望。
不過他也能理解,生態養殖長得慢,周期很久,而且價格又不是很貴,對養殖戶來說,利潤本來就低的養殖業,要是周期久的話,那就不賺錢了。
回到家裏,他見自己媳婦在客廳看電視,此時播放的是貴省的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有啥好看的。”雖然心裏吐槽,但是羅明還是坐在了沙發上。
隻聽播音主持說道: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出現了很多娛樂軟件,這讓普通人走紅的機會那是比以前容易多了,各種類型的網紅都有。
今天我們本省的一位網紅王青,目前他在抖音上擁有2600萬粉絲,但是他的作品和別人不同,都是他在農村生活的一些日常。
而且我們這位網紅老鄉和別人不同,人家紅了後都是直播帶貨,但是他呢直播他在家裏種植和養殖的情況。”
播音主持說了幾句後,視頻裏就出現了王東介紹養殖的畫麵,還有漂亮雞舍鴨舍和養豬場。
看到這裏羅明頓時眼前一亮,不光環境好,而且視頻裏還有那些雞鴨在四處玩耍。
他覺得這就是自己要找的食材,如果有這樣的高品質食材,那麽自己的生意就能很快在深圳和香港那邊脫穎而出。
不過視頻裏拍得太好了,自己到現場看才能知道真假。
特別是視頻裏王東說的,雞鴨有各種氨基酸可以當成藥用,這讓他有些懷疑。
王青家裏,眾人因為要開車,所以沒有喝酒,吃完飯王東看著幾個客戶說道:
“幾位老總,產品什麽也看到了,而且說實話,檢驗報告也出來了,所以我沒有跟你們吹牛,李總昨天拉走了1000隻鴨子,500隻北京油雞。”
“王總,我們知道你們公司的產品好,但是這出欄價格就不能便宜點嗎?”
“對啊!這價格可比同行貴好幾倍了!”
“就是,如果價格便宜點我們就可以接受了,但是現在這個價格真的太貴了,我們進貨也賺不了多少錢。”
幾個客戶你一言我一語,就是想讓價格低一點。
不可能房東開什麽價,他們就出多少錢吧,做生意嘛,至少要講價不是。
節約下來的成本可就是利潤啊!
“各位老總,我們就賣這麽多錢,是不可能降價的。
今天你們也看到了,我們的成本太高了,賣低我們根本就不賺錢,
這些產品你們買回去絕對物超所值,現在山上鴨子還有九千多隻,北京油雞還有一萬多隻,
但是今晚因為上了新聞,估計這點產品沒多久就要售罄了,如果各位老總還猶豫不決的話,就隻能等下一批貨出來了。”王東也不生氣,笑嗬嗬的說道。
聞言幾人臉色一變,如果沒有上新聞還好說,如果上了新聞的話。
那麽了解的人肯定就越來越多了,這麽好的產品他們想要,同行肯定也想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麽就隻能按順序排隊了。
“王總,我明天就來拉,希望你們不要喂食。”
“對啊王總,你可不能坑了我們。”
“我也明天來拉。”
“東哥,我也明天再進一些貨。”
“……”
……
住進酒店後,王青放開神識沒有發現房間裏有攝像頭後,他拉上窗簾鎖門進了空間裏麵。
隨著他實力的提升,空間的麵積也慢慢的變大。
現在他的實力達到了築基期中期,而空間麵積已經長到一萬畝左右。
他不知道這混沌珠究竟會有多大,不過看著空間裏這麽多的空地,他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種植一些藥材和價格昂貴的樹木。
隨後王青搖了搖頭,貴省哪有什麽貴的樹,種了賣的時候也很麻煩。
而且這東西還不能走量,還是種藥材好,可以走量,到時候自己在外界租一塊地也種藥材的話。
這樣就能說得通了。
想到就做,於是接下來幾天時間,王青把空間裏的幾千畝平地,種了很多藥材,這樣自己以後進入醫藥行業的話,就不用擔心沒有原材料了。
種完了藥材,王青就在空間的木屋裏學習知識。
在他在空間裏待到十五天的時候,他在一卷竹簡上麵知道了空間的來曆。
這混沌珠是神界的至寶,後來無意間被前任主人得到。
前任主人修煉的是陣法和醫藥,自己本身的實力不強,都是他通過各種丹藥把境界提上去的。
一次醉酒後無意間說漏嘴了,然後就被神界各位大佬追殺,知道自己跑不了,於是在眾人圍攻他的時候,選擇了自爆。
從此神界沒有了這號人物,至寶也消失了。
從他被追殺時,他知道自己早晚會有跑不掉的時候。
所以他把自己所學到的陣法和醫藥知識記在竹簡上和信息石上麵。
功法隻是記錄到了渡劫期,他就直接被圍了,然後自爆了。
也就是說王青修煉到渡劫期就沒有辦法修煉了,成不了仙。
除非他自己創造出後麵的功法,無法飛升,雖然讓王青有些失望,但是他很快就調整了心態。
自己原本就是個普通人,因為得到了空間,所以在見識了廣闊的世界。
自己已經很滿足了。
沒有必要糾結這些。
而是盤腿坐下練習陣法。
他的公司想要做大,隻有通過開金手指才行。
要不然需要很久才能做大,就像溫氏,牧原,新希望這些千億巨頭,咱家都是發展了幾十年,才有今天的規模。
如果他沒有金手指的話,又沒有資本,一輩子都很難做到人家的規模。
農業不像互聯網,靠一兩個創新就能成為巨頭。
但是農業行業是重資產行業。
其實,早在2014年,王健林帶著扶貧任務來到貴省,就有一個關於養豬的初步設想。
希望能在貴省建一個足夠大的養豬廠,再借用遍布全國的萬達廣場,達成產銷一條龍,解決脫貧難題。
然而,王健林遠遠低估了養豬行業的成本。
養豬行業已經變成了一個需要技術和管理,需要高投入的行業。
經過半年的論證,王健林才發現建一個十萬頭規模豬場,需要砸進去幾個億。
“蓋一個豬場幾個億,我們建個五星級酒店才多少錢。”當時的老王生氣說道。
如果隻是前期投入大,也許王健林並不會因此收手,但養豬行業的不穩定。
則更加堅定了各大企業,包括萬達不加入養豬行業的想法。
從1994年開始,養豬行業經曆了六個周期,具體表現在:
豬肉價格上漲,養豬行業擴產,產能過剩,豬肉價格下跌,養豬戶大批退出,然後價格再上漲,循環往複。
跟老法師鬥法,盲目跟風很能力不足的企業,隻能是雞飛蛋打,新入行的企業也很難在,高投入的前提下盈利。
從這個角度來說,王健林當初選擇不進入養豬行業是正確的。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農戶建個豬舍,每平方米成本隻有三四百元,像王青自己的養豬場,差不多就是這個成本。
但是規模化養殖,養豬尤其是大型規模化的養豬,必須集約化、精細化,所以是一項耗資巨大、技術密集、管理精細的生意。
早年間的農戶散養,到2000年起至今,進入專業化養殖戶崛起的階段,形成的“公司+農戶”的溫氏模式
和“一體化自育自繁自養”的牧原模式。
建設一個出欄量10萬頭的養豬場,需飼養:養存欄公豬215頭,後備公豬20頭,生產母豬5358頭。
後備母豬540頭,哺乳期仔豬頭,保育豬頭,生長育成豬頭。
水、電、交通等因素,日用水量達125~250噸,豬場的裝機容量較大,一般為700~800k,每天進出的飼料、糞便、生豬等約200噸。
它的投資額就要超過1億元,還不算飼料和人工成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僅要操心育種、飼料、人工授精、疫苗、大氣汙染、水汙染等無數瑣事,還要琢磨如何提升料肉比、psy、商品代存活率等,核心商業指標,管理成本極高。
比如最近正邦集團在濟南商河建設的的三四十萬頭生豬規模場,項目占地總共400畝,豬舍每平方米建設成本2500元。
而城市中常見的高層住宅,不含室內裝修的建設成本,也不會超過2000元,可見生豬居住環境將比人還好。
與普通房地產開發投資有相當大一部分用於土地購買不同,建設豬舍,拿地成本很低,是租賃的農業用地非耕地),一般在1000元畝,400畝也隻有40萬元,大部分投資都用於硬件建設。
豬場硬件建設幾乎與廠房無異,甚至比廠房更精細化,比如安裝一個接著一個的大大的排氣風扇;
裏麵有自動化的供水線、供料線,以及溫度控製、空氣質量係統預留;
豬舍劃分嚴格,有母豬生活室、產房,仔豬保育室、育肥室等,還有汙水處理設施等。
舉例來講,溫度超過31攝氏度時,母豬就可能會中暑死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
也為了使其能盡快繁殖生育,實驗證明,2325攝氏度是最佳溫度,
可以保證它正常發情、排卵,因此新建豬舍會配備空調、暖氣,保證室內恒溫。
由於恒溫控製,大企業的母豬每年能生產2.3窩仔豬,而普通散戶,有的都達不到兩窩,
從生產次數上就有優勢;從每窩生產數量上來看,正邦一窩能生產2123頭,而散戶隻有十五六頭。
還有豬糞尿和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這些設施設備是環保養殖必須要配置的,
不管是氧化塘還沼氣工程,也是一筆不菲的投資,現在市麵上推薦的農科院環發所博士後馬瑞強團隊研發的納米膜無臭堆肥機,
采用膜覆蓋好氧堆肥技術,對養殖廢棄物進行高溫腐熟,發酵的有機肥達到全量還田標準,
可對養殖場的糞便和汙水集中統一處理,減少設施投資成本,資源化利用效率高。
從疫情控製、衛生角度來講,規模企業的仔豬成活率也更高、母豬生產能力更強。
比如豬舍中安裝的排風扇,主要為了排氨氣,因為如果氨氣過重,會引起母豬呼吸係統感染,
同時母豬壽命也會縮短;規模企業的母豬,連續繁育三五年沒問題,而一些散戶,生一次就不行了。
成本如此高,所以二師兄的肉就變得嬌貴了。
企業為了賺錢,不得不采取飼料喂養,如果像王青這樣養的話,絕對虧得毛都沒有。
喜歡超級農業巨頭請大家收藏:()超級農業巨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