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人才的匱乏
字數:3858 加入書籤
隨著金融環境的淨化和票號信譽的日益鞏固,雍涼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商業的活力被前所未有地激發出來。
最直觀的變化,是往來於雍涼各地的商隊數量,明顯增多了。
過去,長途販運風險極高,不僅要麵對道路崎嶇、天氣惡劣的自然挑戰,更要時刻提防盜匪的劫掠和沿途官吏的盤剝。
攜帶大量現銀更是如同揣著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藥。
而現在,平西票號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這一切。
商人們隻需在出發地的票號將貨款存入,換取輕便的票據,抵達目的地後,再憑票據到當地分號提取即可。
安全、便捷、幾乎沒有損耗。
這使得原本因為風險過高而不敢輕易涉足的長途貿易,變得可行且有利可圖。
從江南運來的絲綢、茶葉、瓷器,通過商隊源源不斷地進入雍涼。
而雍涼本地出產的皮毛、藥材、以及經過初步加工的礦石,也開始大規模地銷往外地。
貿易路線被不斷拓展,一些原本偏僻閉塞的城鎮,因為地處交通要道,也逐漸變得繁榮起來。
平西票號的分號,如同雨後春筍般,在雍涼各主要郡縣,甚至是一些重要的鄉鎮集市設立起來。
這些分號,不僅僅是簡單的存兌點,更成為了資金流轉的樞紐,極大地加速了商品的流通速度。
以前,一筆貨款從雍州匯到涼州,可能需要數月時間,且風險重重。
現在,通過票號劃轉,幾乎是瞬息可達。
資金的快速周轉,讓商人們可以更快地回籠資金,進行下一輪的采購和銷售,整個商業鏈條的效率得到了質的提升。
這種效率的提升,不僅僅體現在商業領域。
對於林羽而言,票號帶來的最大便利,是軍費和物資調度的效率大幅提升。
過去,往前線運送軍餉,需要動用大量人手押運沉重的金銀銅錢,不僅成本高昂,風險也極大。
現在,隻需將款項通過票號劃撥到前線附近的分號,前線將領憑軍令即可提取,方便快捷,也杜絕了中途被克扣或挪用的可能。
同樣,官府在各地采購糧草、軍械等物資,也可以直接用票號支付,大大簡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
這為正在進行的軍隊整編和北境的防禦部署,提供了強有力的財政保障。
隨著貿易的日益活躍,雍涼地區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新的商業中心和專業市場。
比如,靠近北境的某個邊貿城鎮,因為匈奴被擊退後貿易的恢複,逐漸形成了皮毛和馬匹的交易中心。
而雍州南部某個盛產藥材的山區縣城,則自發形成了藥材集散地,吸引著各地的藥商前來采購。
一些手工業也開始發展起來。
工匠營改良的農具、初步冶煉出的鐵器、以及一些簡單的紡織品,開始作為商品在市場上流通。
林羽甚至開始考慮,將部分鹽鐵的經營權,在嚴格監管的前提下,逐步放開,允許信譽良好、實力雄厚的大商戶參與,以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雍涼穩定繁榮的市場環境,以及平西票號帶來的便利,甚至開始吸引外地的商人。
一些來自大楚其他州府,甚至是從西夏來的商隊,也開始出現在雍涼的集市上。
他們帶來了新奇的商品,也帶來了不同的商業信息,進一步促進了雍涼與外界的交流。
而平西票號帶來的改變,也悄然影響著普通百姓的生活。
農民們將多餘的糧食賣給糧商後,拿到手的不再是沉重且真假難辨的銅錢,而是一張張輕便的票據。
他們可以將暫時用不到的票據存入票號,既安全又放心。
一些在外地做工或當兵的人,也可以通過票號,方便地將積蓄匯給家鄉的親人,免去了攜帶現銀的風險和麻煩。
雖然對於大多數底層百姓而言,他們依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
但票號的存在,無疑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安全感和便利性。
一個以平西票號為核心,連接雍涼內外,促進貿易流通,服務軍政民生的金融脈絡,正在快速形成。
雍涼的經濟,如同注入了新的血液,開始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潛力,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作為這一切的擘畫者和推動者,林羽的心中,卻並未感到輕鬆。
他敏銳地察覺到,隨著各項改革的深入,一個新的,也更為棘手的瓶頸,開始日益凸顯出來。
人才。
是的,是人才的匱乏,尤其是能夠理解並執行他新政理念的實用型人才。
這個問題,如同一個無形的枷鎖,開始製約著雍涼前進的步伐。
他推行三三製,建立了講武堂,初步解決了軍隊基層軍官的來源問題。
他設立農務司,招募老農和部分願意實幹的讀書人,勉強支撐起農技推廣的架子。
他創辦平西票號,從軍中和講武堂抽調人員,解決了初期的管理和運營。
可這些,都隻是在特定領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應急之策。
放眼整個雍涼的官僚體係,情況卻遠不容樂觀。
林羽頒布的新法令、新政策,到了下麵執行層麵,往往就會變味、走樣,甚至完全被曲解。
並非都是刻意抵製,更多時候,是因為那些負責具體執行的基層官吏,根本無法理解這些新政背後的邏輯和目的。
比如,在推廣新農技時,一些官員隻知道強迫農民改變耕作方式,卻不解釋原因,也不提供具體指導,結果反而引起了民怨。
在處理一些涉及票號的商業糾紛時,很多官員對金融運作一竅不通,判案時要麽和稀泥,要麽幹脆就沿用舊的、早已不合時宜的律法,導致市場秩序混亂。
在組織修建水利工程時,一些負責監工的官員,隻知道催促進度,卻對工程質量、材料配比、甚至基本的安全規範都一無所知,留下了諸多隱患。
這些官員,大多是舊體係下選拔出來的。
他們或許精通儒家經典,擅長詩詞歌賦,懂得官場應酬。
但在處理具體的經濟、工程、法律等實際事務時,卻往往捉襟見肘,暴露出知識結構的嚴重缺陷。
喜歡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統一六國請大家收藏:()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統一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