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最高門檻

字數:4670   加入書籤

A+A-


    林羽再次求助於路紹。
    路紹結合之前改進高爐和燒製水泥的經驗,設計建造了一種全新的高溫熔爐。
    這種熔爐采用了更耐火的材料,改進了燃料焦炭)和鼓風係統,能夠達到並長時間維持足以熔化石英砂的高溫。
    試驗開始了。
    將精挑細選的原料按比例混合,送入熾熱的熔爐。
    工匠們隔著特製的觀察孔,緊張地注視著爐內物料的變化。
    失敗,接踵而至。
    有時溫度不夠,原料無法完全熔化。
    有時溫度過高,或者控製不當,燒出來的玻璃料充滿了氣泡和雜質。
    最難的是成型。
    如何將粘稠高溫的玻璃液,製作成平整的板材或者規則的器皿?
    工匠們嚐試了吹製、壓製、澆鑄等各種方法,都難以得到理想的效果。
    燒出來的玻璃,要麽厚薄不均,要麽表麵粗糙,要麽在冷卻過程中就直接碎裂。
    作坊裏堆滿了失敗的玻璃碎片,閃爍著令人沮喪的光芒。
    一些匠師開始動搖了。
    “侯爺,這玻璃……怕是真燒不出來吧?”
    “咱們還是老老實實燒陶器算了。”
    “再堅持一下。”
    林羽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知道,技術突破往往就在於最後的堅持。
    他親自參與到試驗中,與工匠們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改進工藝。
    他提出了“退火”的概念,即讓成型後的玻璃緩慢冷卻,以消除內應力,防止碎裂。
    他還嚐試著改進吹製和壓製的工具。
    終於,在經曆了無數次的失敗後。
    一間專門建造的退火窯內。
    一塊巴掌大小,雖然邊緣還不規整,表麵也有些許波紋,但整體卻呈現出透明質感的平板玻璃,成功地冷卻下來。
    當工匠小心翼翼地將這塊玻璃舉起,陽光透過它灑在地上時。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透明!
    這真的是透明的!
    “成功了!我們燒出玻璃了!”
    不知是誰第一個喊了出來,作坊內瞬間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工匠們激動地互相擁抱,喜極而泣。
    這塊小小的、並不完美的玻璃,是他們無數汗水和心血的結晶,也是一個嶄新時代的開端。
    緊接著,更多形狀各異的玻璃製品被陸續製造出來。
    簡單的玻璃杯、玻璃碗、玻璃瓶……
    雖然工藝還很粗糙,但其晶瑩剔透的質感,已經遠非普通陶器可比。
    林羽立刻讓人將幾塊平板玻璃,安裝到了平西侯府書房的窗戶上。
    瞬間,原本昏暗的書房變得明亮通透,陽光可以毫無阻礙地照射進來,同時又能有效地阻擋風雨。
    這種體驗,讓所有第一次見到玻璃窗的人都驚歎不已。
    玻璃的應用前景,遠不止於此。
    林羽讓人嚐試製作更精密的玻璃器皿,用於實驗室雖然現在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實驗室)或者醫藥領域。
    他甚至讓路紹嚐試著打磨玻璃,製作簡單的凸透鏡和凹透鏡。
    當路紹第一次透過一塊打磨好的凸透鏡,看到遠處景物被放大時,他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
    雖然距離製造出真正的望遠鏡或顯微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無疑為未來的科學探索,埋下了一顆重要的種子。
    玻璃製品的精美和實用性,很快就引起了雍州城內權貴和富商們的注意。
    一麵小小的玻璃鏡子,一個普通的玻璃杯,都成為了身份和財富的象征,被爭相搶購。
    林羽敏銳地意識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
    他下令擴大玻璃的生產規模,並計劃將其作為雍涼的一種特色商品,通過商隊銷往外地,換取雍涼急需的物資和財富。
    ……
    水泥的堅固,玻璃的透明,鋼鐵的鋒銳,火藥的雷霆……
    這些在雍涼秘密工坊中誕生的新技術,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展現出令人驚歎的力量和潛力。
    林羽深知,這些技術不僅僅是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工具。
    它們更是雍涼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未來逐鹿天下的依仗。
    這些技術的戰略價值,無可估量。
    一旦外泄,落入敵手,後果不堪設想。
    無論是大楚朝廷,還是西夏、北魏,甚至是那些野心勃勃的藩王,若是掌握了這些技術,雍涼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優勢將蕩然無存,甚至可能引來滅頂之災。
    因此,在推動技術研發的同時,林羽也以鐵腕手段,為這些秘密製定了極其嚴格,甚至近乎殘酷的保密製度。
    秘密工坊,這座隱藏在深山之中,本就守衛森嚴的基地,其保密等級再次被提升到了極致。
    所有進入工坊的工匠、士兵、管理人員,都必須經過李瑤麾下聽風樓最嚴格的背景審查。
    祖宗三代,親族關係,過往經曆,社會交往……任何一點可疑之處,都可能導致其被拒之門外,甚至受到秘密監控。
    忠誠,成為了進入這座工坊的最高門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進入工坊後,所有人員都必須接受嚴格的保密教育。
    林羽親自製定了保密條例,內容細致入微。
    嚴禁私下討論工作內容。
    嚴禁將任何與技術相關的圖紙、工具、樣品帶出工坊。
    嚴禁與外界人員談論工坊內的任何情況。
    甚至連家書的收發,都要經過專門人員的檢查。
    工坊內部,更是被劃分成了數個相互隔離的區域。
    負責冶煉鋼鐵的工匠,不知道火藥的配方。
    負責燒製水泥的,不了解玻璃的工藝。
    負責製造手榴彈外殼的,接觸不到引信的核心技術。
    信息被嚴格地分割開來,確保即使某個環節的人員出現問題,也無法掌握完整的技術全貌。
    不同區域之間,設有崗哨和關卡,人員流動受到嚴格限製。
    隻有少數如路紹這樣負責統籌研發的核心人物,才有權限跨區域活動。
    而對於路紹這樣的關鍵人物,林羽更是給予了“特殊待遇”。
    他享受著最優厚的物質條件,擁有獨立的院落和專門的護衛。
    但與此同時,他的行動也受到了極大的限製。
    沒有林羽的親自批準,他幾乎不能離開工坊區域。
    這既是為了保護他的安全,防止被敵對勢力綁架或暗殺。
    更是為了確保他腦中的寶貴知識,牢牢掌握在林羽手中。
    聽風樓的力量,如同無形的眼睛,遍布工坊內外。
    喜歡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統一六國請大家收藏:()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統一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