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陪太子讀書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A+A-


    曆史的車輪,在催促著胡翊。
    胡惟庸入了中書省,成為李善長的左膀右臂,給他所預留的時間也就不多了。
    此次準他的假期,隻有三日。
    胡翊在第三日,臨進宮時,和趕去皇宮上林苑當差的父親一道。
    走在路上的時候,父子二人麵對麵,有些事胡翊一直壓在心裏,是時候該說說了。
    胡翊先想到的是大哥的事,對胡惟中說道:
    “爹,您最近說起話來,跟以前都不一樣了。”
    胡惟中可沒發現自己有這毛病,他變了嗎?
    好像沒有吧?
    胡翊這才說起道:
    “以前大哥為長兄,您在提到我們的時候,一定會先提大哥,然後再提到我,現在卻總是先提到我,後提到大哥。”
    胡翊這麽一說,胡惟中沉默了。
    他確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渾然不覺中,竟改了口。
    這其中當然有愛屋及烏的意思在內,畢竟胡翊這個兒子最近表現的耀眼,一時間為胡家帶來了太多的榮耀,胡父現在自然更看重他一些。
    但這卻忽略了胡顯的感受。
    經胡翊提醒過後,胡惟中的心裏也起了些波瀾,覺得有些不應該,他反思了片刻後說道:
    “為父記下了,你能顧著你大哥的感受,這很好,他當年進入軍中賣命,你才能留在家中過上安穩生活,用他的軍餉讀書,這些情分你還記著,將來有一天為父若是撒手人寰了,我也會放心,你一定能夠照顧好你大哥的。”
    不知不覺,胡顯在家中的地位,已經被胡翊所取代。
    反而是做父親的胡惟中,竟然毫無察覺,竟沒有發現這一切。
    胡翊覺得,父親也有些變了,有些話他本來不打算現在說,可是又不得不說。
    胡翊又道:
    “爹,叔父入了中樞,以後家中來往的官員就多了,他的官邸還在修建中,咱們這一大家子也該另尋個住處,現在南京的房子便宜,不如買一所宅院吧。”
    胡翊把話說的很巧妙,把搬家說成買一所宅子定居,胡父立即就同意了。
    畢竟,誰都想擁有自己的家宅,有宅院了,心也就安定了。
    把搬家的事就先定下來。
    回到宮裏後,胡翊繼續開藥,為朱靜端泡腳。
    因為開國大典,朱靜端斷開了療程,現在重新浸泡軟骨藥,又疼的呲牙咧嘴的。
    但她的傷勢,比起一開始來說,實在好太多了,也不需要胡翊每天都在這裏盯著。
    趁這段時間,胡翊把蠶豆種上,李貞恢複了對他的訓練,胡翊夜裏則是繼續翻看《陳旉農書》。
    正如胡翊預想的那樣,這個時代的農書,其實已經挺先進了。
    隻是普及度極低。
    大部分老百姓們,使用的還是刀耕火種,最多就是每年把茅坑裏的糞水拿來澆地,提升肥力。
    這樣提升的肥力十分有限,而且因為糞水中有大量的蟲卵,最終會導致大量的作物爛根、燒根,並且增加病蟲害。
    農書中記載的“踏糞法”,則是在關養牲畜的圈裏,不時扔進些幹草。
    牲畜們的糞便混合了幹草,再加上四蹄的踩踏,在圈裏發酵,這樣一年下來就能夠堆積起厚厚的一層肥料,肥料的效果很不錯。
    此外的“草糞法”,也是將大量雜草落葉,和糞便混合,存儲在坑內,等到腐爛後施用。
    這樣的肥料,無論含氮、含碳、磷鉀含量等都極低,而且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做成。
    胡翊想著,可以加入骨質物,增加磷鉀含量。
    將大量的廚房蔬果垃圾、剩菜剩湯一類的泔水倒入,加上落葉、草木、秸稈類發酵,增加含氮量。
    加入大量糞便提升肥力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溫度夠高,把蟲卵殺死。
    隻要溫度和濕度夠,發酵的速度就會很快,大大提升肥料的肥力,又能縮短製成時間。
    胡翊改良過後,第二天便去李貞的居所附近,找了塊空地開始堆肥。
    皇宮現在還很空曠,隻要李貞同意,胡翊就敢這麽做。
    先在地麵鋪設一層秸稈,然後鋪上15厘米樹葉雜草,灑上7—8厘米廚餘垃圾和草木灰,倒上從宮中馬廄裏弄來的馬糞。
    馬糞是酸性的,這裏麵還需要加入一些石灰中和,再加上許公公從禦膳房帶出來的骨頭,都被胡翊砸成碎屑扔進去。
    然後最上層再覆蓋秸稈和落葉,重複這樣的操作往上堆,就可以了。
    胡翊大概堆到1.5米的高度,製作了一個大堆肥,然後用大量秸稈鋪在外麵保溫,每天往裏麵澆水,使微生物快速分解這些材料,釋放出各種元素。
    李貞看到胡翊每天過來忙活,測測溫度澆澆水,查看幹濕狀況,很是不解。
    這天看到胡翊在翻肥堆,忍不住問道:
    “你弄的這玩意兒真的是肥料?我怎麽看著就是一個發黴的草堆垛子啊?”
    胡翊跟李貞再怎麽解釋,李貞還是很懷疑。
    轉眼,正月便快要過去了。
    徐達的捷報,和李文忠的家信,一起送到了朱元璋麵前。
    徐達率25萬北伐軍,徹底攻占了山東全境,逼得元軍連連退讓,明軍士氣高漲。
    常遇春奇襲東昌府,斬元將也速,所戰皆克,氣勢如虹!
    得知這一消息後,朱元璋大喜過望。
    同時,李貞看過了兒子傳回的家信,這一天,把胡翊叫到了跟前來。
    胡翊以為今天還要練拳腳,結果李貞拿出家信,突然一番話打了胡翊一個措手不及:
    “陛下要你去前線參加北伐,令你以昭信將軍的名義,領著監軍之職,速速奔赴前線。”
    北伐?
    胡翊先是一愣,然後逐漸回過味來了。
    做監軍?
    那一般都是隨軍殿後,或是跟著主帥穩坐中軍的官職,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胡翊心中暗想著,突然間整這麽一出,這是要給他送軍功嗎?
    個中的關係,也隻能是如此。
    胡翊得到照拂的原因,肯定是因為朱靜端。
    而他一個從未上過戰場,不通軍事和兵法的人,一上來就給個監軍之位。
    在軍中做監軍這種不怎麽出力,象征意義更多一點的活兒,擺明了是個保送鍍金的差事。
    胡翊這時的腦海裏,忽然蹦出來一句話,倒是很貼合現實——“陪太子讀書”。
    沒錯,胡翊就是這個“太子”,隻是不知道哪個將領來陪他“伴讀”來了?
    正巧,胡翊這時看到李貞手中的家信,封皮上正好寫著李文忠的名字。
    莫非,是去李文忠手下做監軍嗎?
    果然,看到胡翊的眼珠子滴溜轉,李貞告訴胡翊道:
    “你莫要害怕,叫你到保兒手下去做事,這是我的主意,現在陛下要見你,你速速去一趟華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