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滬市第一服裝廠的調整

字數:3662   加入書籤

A+A-


    自從潮牌國際女裝旗艦店的營業開始,每天幾乎都是呈爆滿的狀態。
    每天的銷售量最低也有七八百件的銷量,多的時候每天能賣掉上千件。
    七月底,滬市各區縣又有五家女裝店分店同時開業,不用說這幾家店全部都是直營店。
    一家店鋪的銷量火爆似乎說明不了什麽,但是當五家店鋪同時營業之後,滬市的銷售格局一下子就變化了許多。
    潮牌服裝廠的衣服質量好,關鍵款式也要比市場流通的款式要更加時髦。
    報紙上的廣告鋪天蓋地,現在整個滬市的人民都知道了。
    在南京路步行街,在吳淞區,在上海縣,徐匯區等地的潮牌國際女裝店直營分店開業之後,潮牌女裝在滬市成為了新晉的名牌。
    在夏秋季來說,普通的衣服賣幾塊錢甚至十多塊的已經算不錯的了。
    可是潮牌女裝這個品牌的衣服,最便宜都得賣近二十元,貴的有四十多塊的,這還隻是單薄的夏秋款,真要是到了冬季這個價格還得漲不少。
    人家根本就不做的確良的布料,而是比的確良料子更舒服的棉麻類布料,因為透氣性和吸汗性比起的確良布料要更加好,質感更強。
    滬市第一服裝廠,廠長辦公室。
    廠長薛永輝點燃了手上的三五牌香煙,深吸了一口後朝銷售科科長陳安生問道:
    “陳科長,我看了最近最近半個月的時間裏廠裏的銷售報表,這滬市的業績為什麽沒有一點的提升不說,反而同比去年還少了百分之三十七!”
    辦公桌上的銷售報表數據很明顯,滬市的銷量相比於其他地區要降低了不少。
    滬市第一服裝廠的衣服銷量主要的銷售地區就是江浙滬地區,幾乎每隔半個月都會有銷量單到薛永輝的辦公室裏來。
    這一次的銷量單引起了他的重視,因為同比去年七月份上半月,居然銷量少了三分之一。
    陳安生皺著眉頭,麵露難色道:“
    廠長,主要是潮牌國際女裝店的衝擊太大了。他們款式時髦,布料還好,價格雖然高,但消費者願意買單。
    咱們廠的衣服款式陳舊,布料也大多是的確良,滌綸布料,和他們棉麻布料一比就沒什麽競爭力了。”
    這段時間來陳安生也是有些鬱悶,不但是有大經銷商把手上的代理權轉手了,而且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裏滬市的銷量居然會下降那麽多。
    原來出貨的時候都是排著隊來廠裏拿貨的,現在來拿貨的經銷商可是少了太多了。
    報紙上的潮牌國際服裝廠他們也了解過,隻不過是一家中小型的服裝廠而已。
    但是他怎麽也想不明白,為何在這半個月的時間內,對自己滬市第一服裝廠產生了這麽大的影響。
    薛永輝狠狠地吸了口煙:“你可是廠裏銷售科長,你告訴我說自己的產品沒有競爭力!
    難道就不會想辦法了嗎?
    咱們廠可是老牌大廠,怎麽可能這麽被一個新牌子壓下去。
    再說了,他們生產的是棉麻布料,咱們也可以嚐試生產的.............”
    很明顯,薛永輝對自己的話有些火氣,自己可是銷售科科長,居然卻對自己的產品不自信。
    陳安生思索片刻後說:“廠長,這布料咱們廠裏用得少啊,關鍵是現在咱們廠裏都是限量采購,我都不清楚那個潮牌服裝廠是怎麽買到那麽多料子的!”
    陳安生的話把薛永輝拉回了現實,對啊,人家生產的多數是棉麻布料,摸起來軟,穿起來也舒服。而自己廠裏麵主要生產的還是以滌綸和的確良布料為主,這棉麻類的布料貴不說,關鍵是量還少。
    布票還沒取消,現在的布料供需還是緊張的。
    “布料的事我來想辦法!你在銷售這塊多動動腦子,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你不好交代,我也難交差!”
    薛永輝想了想後對陳安生說道,自己和滬市的幾家布料廠關係不錯,不論怎麽樣得多想點辦法弄點布料回來。
    陳安生說的沒錯,現在經濟活躍了,人們追求的要高很多。
    還得廠裏雖然保住了國營廠的名頭,但是這思想還是得跟著時代來發展才行。
    “薛廠長,我覺得咱們廠裏還得同時加大廣告宣傳,讓消費者知道咱們廠也有好東西。您看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潮牌服裝廠,估計他們花錢在報社打廣告最少都花了幾萬塊了……………”
    陳安生的話似乎提醒了薛永輝,很明顯這話讓他眼睛一亮,將煙頭掐滅在煙灰缸裏:“好,廣告的事你來聯係報社,你馬上安排人去落實就行,回頭多少花銷跟財務科報銷就可以了。不論用什麽辦法,,一定要把咱們廠在滬市的業績提上去才行。”
    陳安生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點頭回應之後,匆匆離開辦公室。
    因為潮牌服裝廠的異軍突起,滬市第一服裝廠的產品變革即將拉開帷幕。
    陳安生剛走不久,薛永輝便拿起了辦公桌上的電話開始聯係布料廠的朋友們。
    可沒想到,幾家布料廠的負責人都表示最近棉麻布料的供應還是十分緊張,很難再給滬市第一服裝廠額外增加供應。
    薛永輝心裏有些想不明白,為什麽潮牌服裝廠生產這麽多的棉麻布料都沒有限量而自己廠裏麵每個月隻生產幾千件衣服的布料還有些難以供應。
    這個問題困擾著薛永輝,關鍵的是這個對手自己根本就一點底細都不知道。
    另外一邊,再來說陳安生的銷售科這邊。
    不到兩天的時間裏,他聯係上了報社。關於滬市第一服裝廠的宣傳,準備投放廣告。
    他還組織銷售團隊對市場進行深入調研,分析潮牌女裝的優勢和消費者需求。
    好在是幾天後,薛永輝終於打聽到浙海市有一家小型布料廠能夠生產棉麻布料,隻不過質量稍遜一籌。
    此時的他也顧不了那麽多,立刻派人去洽談合作。與
    此同時,廣告也在各大報紙上刊登出來,宣傳滬市第一服裝廠即將推出的新款棉麻女裝。
    隨著各項措施的推進,滬市第一服裝廠能否成功扭轉局麵,重新奪回市場份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但一場激烈的市場競爭已然打響。
    喜歡1981,二流子的逆襲請大家收藏:()1981,二流子的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