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消費券興起一)

字數:3621   加入書籤

A+A-


    開業很是順利,中午吃完飯後送走了前來視察剪裁的領導和朋友,下午就隻剩下自己的幾個工廠的負責人了。
    三樓的辦公室內,沙發上坐著三哥吳國峰,和華茂體育二廠的李欽,還有紡織廠的宋傑,而劉大順搬了個凳子過來坐在一邊。
    “今天下午把大家留下來還有幾件事情要說的...........”
    吳子峰頓了頓,向幾人看了一眼繼續說道
    “今天正是五一勞動節,借著超市開業這個機會,咱們兄弟單位都得彼此支持才行!宋傑,紡織廠五一節的補助金發了沒有?”
    吳子峰看了看宋傑問道。
    “吳總,這節日補助金不是要到下個月才發麽?”
    宋傑有些不理解的問道。
    五一勞動節可是工人們的節日,按照去年的標準,每個員工得發個十塊錢左右的補助福利,這個是吳子峰早先就規定好了的。
    宋傑的回答同時讓其他幾人也愣了愣神,其實五一節的福利從吳子峰辦廠開始就有這樣的製度了。
    不光是紡織廠,包括華茂體育服裝廠一廠和二廠,都一樣。飲料三廠去年雖然還沒正式發售,但是今年也得發,這是一個規矩,也是對手底下職工的一種獎勵。
    不能老是想著靠壓榨勞動力給自己創造效益,而是拿出一部分效益來回饋自己的員工才行。
    廣市這邊的廠子是這樣操作的,其他地方同樣如此,像東旺飲料一廠,和滬市的飲料二廠,還有潮牌服裝廠早已經形成了一種製度。
    企業要發展,職工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點。
    要想馬兒跑,還得吃點草。
    用在管人這方麵道理其實差不多。
    “今年做一下調整,今年的直接發購物券!不光是紡織廠,包括服裝廠飲料廠都一樣!”
    吳子峰對宋傑和其他幾人說道。
    “購物券?”
    劉大順聽都沒聽過,這是什麽東西。
    “就是咱們超市自己印發的消費券,在這裏買東西可以用消費券作抵不需要另外給錢,當然,如果超過了消費券的麵額還是需要補的!
    大順,老廠那邊我記得今年老職工應該是發二十塊錢的福利金了吧?”
    吳子峰向劉大順解釋完後問道。
    華茂體育服裝一廠到現在已經將近三年了,加上之前的五塊錢基礎現在廠裏最老的老職工應該是拿二十塊錢的標準。
    “吳總,您說的沒錯!那您的意思就是今年直接發消費券不要發錢了麽?”
    劉大順點了點頭,明白了吳子峰的意思後問道。
    “沒錯,今年不光是老廠,包括其他廠都是一樣!消費券最大麵額五十元,最小麵額十元!大家攤派攤派,就當是實質上支持咱們超市這邊的工作了!”
    吳子峰笑了笑,對在場的幾個廠長說道。
    “吳總,您說的這個方法行是行,我就是怕手下的那些人不願意。畢竟紡織廠到這裏來還是有點距離的,幾十公裏遠,我怕.........”
    宋傑考慮事情比較全麵,說的也比較在理,主要是遠了些,真要是花兩三塊錢坐車過來花這十塊錢,那又有些不劃算,再說廠裏女工偏多,誰都想要現金,而不是要這消費券。
    “嗬嗬,宋傑,這些問題我早就想好了,廠裏不是有貨車麽,可以了解職工們的需求後用消費券買些必需品,到時候回廠裏發放就行了!如果有願意來這裏自己用的一樣可以發到她們手上嘛,這樣靈活性也不低!”
    現在超市才起步,確實也需要自己人的支持。工廠都是自己的,錢隻不過是左手轉右手而已,想要員工們不反感所以隻能想別的辦法來解決。
    “嘿嘿.....吳總,您既然決定了,那我聽您的安排就是了,大不了倒是候派工人代表坐貨車來采購,放心,今天回紡織廠我馬上組織開會!”
    宋傑沒有了擔心的問題,那自然是同意的。
    “放心,消費券給到廠裏的價格你們要財務按百分之八十來結算就行了,這樣一來能夠給廠裏節省一筆開支!”
    這意思已經夠明白了,宋傑臉上都笑開了花,因為紡織廠光是職工就有將近五千人。
    哪怕是一個人省一塊錢,也能夠省幾千塊錢下來,主打一個精打細算。
    要知道,每個廠長雖說不管財務,但是每個廠長到年底的時候是可以拿分紅的,節約五千塊錢就等於多掙了五千塊錢。
    按照宋傑的分紅比例,那也能讓自己多掙一點錢不是嘛,誰都不想跟錢過不去。
    宋傑都沒有問題,那麽其他人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飲料三廠和兩個服裝廠隔這邊距離不是很遠,坐車也方便,消費券發到員工手裏他們就可以自己來買東西。
    職工們都有一種自豪感,開玩笑,這個也是自己老板開的,作為員工肯定還是要支持的,職工買東西都腰杆挺直硬得很。
    一場會議並沒有持續多久,但是把超市消費券的事情解決了。
    現在對於華旺超市來說,才開業的超市,本來就沒什麽根基,不像另外幾家超市前身都是供銷社或者百貨大樓轉型的,有老顧客基數在裏麵。
    一個超市想要快速打開市場,一定要做的就是廣撒網,需要更多的顧客認可才行,因為太需要顧客基量了。
    一百個人裏麵並不會是每個人每天都會去超市買東西,可能占比也就是那麽十幾個而已。
    當這個基數擴大到一萬甚至十萬的時候,那麽這個顧客量就能夠滿足於超市的日常維持。
    商品成本的控製在於銷量多少來決定,同樣一件商品,日銷量五百與日銷量一千的進貨價有那麽一丁點的區別,但是這個一丁點的區別真要是放到長期來看的話,那就可以無限放大了。
    賣的越多拿貨越多,拿貨越多價格就能越低。
    消費券的事不是沒有先例,但是在這個年代確實是在廣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讓吳子峰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個消費券的代入,讓吳子峰的華旺超市圈粉無數。
    喜歡1981,二流子的逆襲請大家收藏:()1981,二流子的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