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正式入京
字數:4686 加入書籤
&34;文和,孔明,&34;餘謹沉吟片刻,&34;此次你們二人隨我入京。&34;
賈詡和諸葛亮對視一眼,皆是了然。此去京城,局勢必然比玄州更加複雜。有他們二人在側,無論是應對朝堂還是處理政務,都能讓餘謹更加從容。
&34;那玄州這邊...&34;賈詡開口道。
&34;有文若在此,足矣。&34;餘謹看向荀彧,&34;玄州四府已定,接下來就是要穩固根基。文若主內,李存孝主外,再加上各府的能臣,足以守住這片基業。&34;
荀彧拱手:&34;主公放心。&34;
&34;至於京城...&34;餘謹眼中閃過一絲精芒,&34;有文和和孔明相助,就算是盧司空和定遠侯,也要掂量掂量。&34;
正說話間,楊景前來拜訪。
&34;楊大人。&34;餘謹起身相迎,&34;來得正好,我給你介紹一位新來的幕僚。&34;
他指向諸葛亮:&34;這位是諸葛孔明先生,精通軍政,智謀無雙。&34;
楊景打量著眼前這位道袍綸巾的清瘦男子。隻見他手持羽扇,舉止從容,目光如電,一看便知非同尋常。
&34;在下楊景,見過諸葛先生。&34;
&34;楊大人客氣。&34;諸葛亮還禮,&34;久聞大人威名。&34;
簡單的兩句話,卻讓楊景心中一震。這聲音溫和有禮,卻暗含威嚴,一舉一動間更是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氣度。
他轉向餘謹,眼中滿是驚訝:&34;大人,這位諸葛先生...&34;
&34;孔明是我新請來的幕僚。&34;餘謹笑道,&34;此去京城,他會與文和一同隨行。&34;
楊景看看諸葛亮,又看看一旁的賈詡,心中驚歎不已。短短三月,餘謹便網羅了荀彧、賈詡這樣的人才,如今又多了一位氣度不凡的諸葛孔明。
這些人才,究竟是從何處尋來的?
更讓他驚訝的是,這些人才居然都心甘情願地追隨餘謹。要知道,這些可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大家,能讓他們心服口服,餘謹的能力恐怕遠超自己的想象。
&34;大人此去京城,&34;楊景正色道,&34;有這兩位先生相助,必能在朝堂上立足。&34;
餘謹微微一笑:&34;楊大人過譽了。對了,啟程之日已定,就在三日後。&34;
&34;本官這就去安排。&34;
看著楊景離去的背影,餘謹心中也是感慨。有了孔明和文和相助,這一次入京,他才真正有了底氣。
車隊緩緩駛出玄羽城,向南而行。
從玄州到天朝上京,要經過安洲、敘州、雲州,最後轉入京畿直隸的燕州。這一路上,山川形勝,風物各異。
過了安洲,北境的蒼涼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北直道的繁華。敘州、雲州一帶,良田萬頃,商賈雲集,處處都能看到大安朝廷經營北直道的成果。
&34;楊大人,&34;餘謹掀開車簾,看著窗外的景色,&34;說說朝堂上的情況吧。&34;
&34;朝中如今分為三派。&34;楊景沉聲道,&34;司空盧頌一黨把持朝政,太師聞澤一黨與之抗衡,尚書令皇甫南辰一黨則左右搖擺。&34;
&34;盧頌身為司空,位居三公,在朝中經營數十載,根基深厚。手下更有一批老臣,幾乎把持了朝中大半要職。聞澤雖為太師,但近年來多有失勢。至於皇甫南辰...&34;
&34;他是在兩派之間尋求平衡?&34;餘謹問道。
&34;正是。皇甫南辰此人老謀深算,從不輕易站隊。&34;楊景點頭,&34;陛下即位六年來,一直被盧頌壓製。若非有皇甫南辰從中周旋,隻怕局勢會更糟。&34;
餘謹若有所思。車廂內,諸葛亮和賈詡也在靜靜聽著。
&34;所以陛下這次召我入京...&34;
&34;是想打破這個局麵。&34;楊景壓低聲音,&34;陛下年輕有為,豈能甘心被人架空?隻是苦於沒有得力助手。&34;
待楊景離開後,餘謹看向諸葛亮和賈詡:&34;兩位以為如何?&34;
&34;主公此去京城,&34;賈詡沉吟道,&34;表麵上要做到恭謹有禮,實則要暗中布局。既要讓陛下看到價值,又不能太早引起盧頌的警惕。&34;
諸葛亮輕搖羽扇:&34;文和說得對。不過還要注意一點:皇甫南辰此人不簡單。他能在兩大勢力之間周旋多年,必然有過人之處。&34;
&34;主公初入朝堂,反而可以借他來製衡盧頌。等站穩腳跟後,再徐徐圖之。&34;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餘謹點頭:&34;兩位說得有理。看來這朝堂之上,比玄州更要複雜啊。&34;
&34;無妨。&34;賈詡淡淡一笑,&34;隻要我們步步為營,未必不能在這局勢中殺出一條血路。&34;
車隊繼續向南,漸漸駛入燕州境內。遠處的皇城輪廓已經若隱若現,那裏就是天朝上京,是整個大安王朝的權力中心。
餘謹望著遠處的城池,眼中精光閃動。這一次入京,他要在這個權力漩渦中站穩腳跟,為將來的大業打下基礎。
第169章 天朝上京
&34;前方就是天朝上京了。&34;
楊景指著遠處巍峨的城牆,向餘謹介紹道:&34;上京城三麵環山,一麵臨水,地勢險要。城牆高九丈,周長四十裏,是大安立國以來的帝都。&34;
車隊緩緩駛入城門。一進城,便是另一番景象。
寬闊的街道上,商賈往來如織,叫賣聲此起彼伏。街道兩旁,酒樓茶肆林立,各色店鋪鱗次櫛比。遠處的鍾樓裏傳來悠揚的鍾聲,宣告著又一個時辰的開始。
&34;上京分為皇城、內城、外城三重。&34;楊景繼續介紹,&34;皇城在正中,是皇宮所在;內城住著王公貴族和達官顯貴;外城則是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34;
&34;大安立國三百年,曆經七帝。先帝在位四十載,將大安治理得國泰民安。如今的繁華,多是拜先帝所賜。&34;
餘謹點頭。難怪這上京城如此氣派,三百年的積累,才有了今日的規模。
&34;這條禦街直通皇城,兩旁都是達官顯貴的府邸。&34;楊景指著前方的大道,&34;司空府就在前麵不遠處,太師府則在東麵。&34;
車隊沿著禦街前行,不時有騎馬的侍衛和乘轎的官員經過。街道兩旁的府邸氣派非凡,門前的石獅更是威武異常。
&34;諸位請看,&34;楊景指向前方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築,&34;這就是皇家驛館,專門接待朝廷重臣。諸位就暫住在這裏。&34;
驛館門前,早有一隊侍衛等候。見到楊景,立刻上前行禮。
&34;我已經安排好了。&34;楊景對餘謹說道,&34;驛館內一應用度都有專人負責,諸位可以好好休息。&34;
&34;那就有勞楊大人了。&34;
&34;本官這就進宮,向陛下稟報。&34;楊景拱手道,&34;諸位且在此稍待。&34;
看著楊景離去的背影,餘謹轉向諸葛亮和賈詡:&34;兩位覺得這上京城如何?&34;
&34;果然是帝王之都。&34;諸葛亮輕搖羽扇,&34;不過越是繁華的地方,暗流就越是洶湧。主公此來,怕是要在這權力漩渦中好好周旋了。&34;
賈詡點頭:&34;孔明說得對。這上京城表麵上歌舞升平,實則暗藏殺機。我們初來乍到,更要步步為營。&34;
餘謹望著遠處巍峨的皇城,心中也是感慨。這裏就是大安的權力中心,是他接下來要被卷入的戰場。
隻是不知道,等楊景進宮之後,年輕的皇帝會如何安排?
喜歡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請大家收藏:()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