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重任在肩

字數:4358   加入書籤

A+A-


    &34;朕還有一事。&34;皇帝看向餘謹,&34;你帶來的那兩位先生,朕也給他們安排了職位。&34;
    &34;陛下是指...&34;
    &34;讓人去請他們進來吧。&34;皇帝對殿外吩咐道。
    片刻後,賈詡和諸葛亮走入禦書房,向皇帝行禮。
    &34;二位免禮。&34;皇帝打量著眼前兩人,&34;朕已經聽餘愛卿說過你們的才能。既然來了京城,朕自然要重用。&34;
    &34;臣等惶恐。&34;賈詡和諸葛亮齊聲道。
    &34;朕準備讓你們擔任侍禦史,負責監察百官。&34;皇帝道,&34;這個位置雖然不如侍中顯赫,但卻能讓你們更好地輔佐餘愛卿。&34;
    賈詡和諸葛亮對視一眼,心中了然。侍禦史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是皇帝的耳目,能夠監察百官,是個極為重要的位置。
    &34;臣等領命。&34;
    &34;好。&34;皇帝滿意地點頭,&34;有你們三人在朝中互相配合,朕也能放心些。&34;
    他看向餘謹:&34;愛卿,朕將這兩位先生也安排在你身邊,就是希望你能成為朕的左膀右臂。這大安的朝綱,就靠你們了。&34;
    &34;陛下如此信任,臣等定當竭盡全力。&34;餘謹拱手道。
    &34;明日早朝,朕會正式宣布你們的任命。&34;皇帝站起身,&34;你們先回去準備吧。&34;
    &34;臣等告退。&34;
    三人走出禦書房,餘謹心中感慨。皇帝不僅給了他侍中的高位,還將賈詡和諸葛亮安排在他身邊。這份信任和重托,讓他倍感壓力。
    &34;主公,&34;諸葛亮輕聲道,&34;陛下這是要讓我們成為他的心腹。&34;
    賈詡點頭:&34;侍中和侍禦史,一個主政,一個監察。有了這兩個位置,我們就能在朝堂上站穩腳跟。&34;
    &34;不過,&34;餘謹沉聲道,&34;這也意味著我們要麵對更大的挑戰。盧頌那些老臣,不會輕易讓我們如願的。&34;
    &34;無妨。&34;賈詡淡淡一笑,&34;有主公在前,我們在後,還怕他們不成?&34;
    &34;文和說得對。&34;諸葛亮道,&34;明日朝會,就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們的本事。&34;
    餘謹點頭。明日的朝會,必然會是一場龍爭虎鬥。但有這兩位謀士相助,他也不懼任何挑戰。
    待餘謹三人退下後,禦書房內一片寂靜。
    &34;陛下,&34;中書舍人王忠上前一步,&34;老臣有話要說。&34;
    &34;說吧。&34;皇帝重新坐回龍案後。
    &34;陛下,&34;王忠躬身道,&34;餘謹雖然在玄州有些政績,但畢竟資曆尚淺。這門下省侍中的位置太重了,怕是...&34;
    大內總管梁宇也在一旁附和:&34;是啊陛下,侍中可是宰相之位。餘謹年紀輕輕,又是初入朝堂,這...&34;
    &34;你們是覺得朕給了他太大的權柄?&34;皇帝淡淡問道。
    &34;正是。&34;王忠拱手,&34;老臣在朝中數十載,深知朝堂之險惡。餘謹初來乍到,就被委以重任,怕是會引起朝臣不滿。&34;
    &34;尤其是司空大人那邊,&34;梁宇小心翼翼地說道,&34;盧大人在朝中經營多年,手下黨羽眾多。若是知道陛下讓一個新人擔任侍中,恐怕...&34;
    &34;你們是擔心盧頌會反對?&34;
    &34;不止是盧大人。&34;王忠歎了口氣,&34;太師聞澤、尚書令皇甫南辰,這些老臣都不會服氣。他們在朝中經營多年,誰不想讓自己的心腹擔任侍中?&34;
    &34;現在陛下突然讓一個外來者擔此重任,還給了他兩個心腹做侍禦史。這...&34;王忠欲言又止。
    &34;這就等於是在朝堂上樹立了一個新的勢力?&34;皇帝冷笑一聲,&34;怎麽,朕連用人的權力都沒有了嗎?&34;
    &34;陛下息怒!&34;王忠和梁宇連忙跪下,&34;老臣不是這個意思。&34;
    &34;起來吧。&34;皇帝揮手,&34;朕知道你們是為朕著想。但這朝堂,不能再這樣下去了。&34;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34;那些老臣,一個個都把持著朝政,結黨營私。若是不打破這個局麵,大安遲早要毀在他們手裏。&34;
    &34;可是陛下,&34;王忠還是忍不住道,&34;餘謹畢竟太年輕了。這樣的重任壓在他身上,他能承受得住嗎?&34;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4;年輕有什麽不好?&34;皇帝轉過身,&34;正是因為年輕,他才敢做那些老臣不敢做的事。朕就是要用這把新刀,斬斷朝中這些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34;
    &34;陛下...&34;王忠還想說什麽。
    &34;好了。&34;皇帝擺手,&34;朕意已決。明日朝會,你們就看著吧。&34;
    王忠和梁宇對視一眼,隻能躬身退下。走出禦書房,兩人都是一臉憂慮。
    &34;梁大人,&34;王忠低聲道,&34;陛下這次怕是要掀起軒然大波啊。&34;
    &34;可不是。&34;梁宇搖頭,&34;一個初入朝堂的年輕人,就被委以宰相重任。這消息傳出去,不知道要驚動多少人。&34;
    &34;明日的朝會,&34;王忠歎了口氣,&34;恐怕不會太平。&34;
    待所有人都退下後,禦書房內隻剩下皇帝趙汝安一人。
    他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宮牆。夕陽的餘暉灑在琉璃瓦上,映出一片金黃。這座宮殿,承載著大安三百年的基業,如今卻被各種勢力盤根錯節地纏繞著。
    趙汝安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著窗欞,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六年了,自從十六歲繼位以來,他就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等待一個能為他所用的利刃。
    他轉身走到書案前,拿起那份關於玄州的奏折。短短三個月,一個籍籍無名的年輕人,就將玄州四府的腐敗勢力肅清,重整吏治,使得民生大為改觀。這樣的手段,這樣的魄力,正是他所需要的。
    &34;餘謹...&34;趙汝安輕聲念著這個名字,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他倒了一杯茶,茶香嫋嫋升起。這個年輕人,眼神堅定,說話不卑不亢,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股沉穩。最重要的是,此人有膽有識,懂得韜光養晦。
    &34;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34;趙汝安端起茶杯,目光深邃。
    這些年來,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那些老臣們以為他是個懦弱的年輕帝王,可以任意擺布。殊不知,他隻是在等,等一把鋒利的刀,一把能夠斬斷這些盤根錯節的利益鏈的刀。
    現在,這把刀終於出現了。
    趙汝安放下茶杯,走到書架前,手指輕輕撫過那些典籍。這些書中記載著大安的興衰,而他,要在這曆史上寫下屬於自己的一筆。
    夕陽的餘暉漸漸消失,禦書房內暗了下來。趙汝安負手而立,眼中閃過一絲鋒芒。
    明日的朝會,就讓那些老臣們看看,這個年輕的帝王,究竟是不是他們以為的那般好拿捏。
    喜歡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請大家收藏:()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