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高瞻遠矚謀共利,暗流洶湧帝心憂

字數:3587   加入書籤

A+A-


    夜色下,餘瑾府上,書房中,明滅不定的燭火映照著幾張略顯凝重的麵龐。
    餘瑾端坐主位,身旁是智囊諸葛亮、賈詡,以及負責具體推行均田司事務的王安石,還有如今以文吏身份,幫助王安石打理均田司事務的範仲淹。
    “介甫王安石字),說說吧,清田武衛隊組建以來,均田司的進展如何?”餘瑾率先開口,打破了書房內的沉默。
    王安石眉宇間帶著一絲疲憊。他起身拱手道:“回稟大人,自清田武衛隊進駐京畿,我均田司的清查工作,較之以往順暢了不少。城陽伯一案,證據確鑿,其非法兼並的田產已悉數查封,等待朝廷最後判決。此外,一些以往陽奉陰違、暗中作梗的官員豪強,在武衛隊的威懾下,也不得不收斂許多,陸陸續續又有十幾家交出了部分非法侵占的田畝。隻是……”
    王安石頓了頓,語氣沉重了幾分:“隻是,阻力依舊巨大,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那些被觸動了根本利益的世家大族、勳貴老臣,雖不敢明著對抗武衛隊,卻在暗地裏串聯勾結,用盡各種手段阻撓清查。下官每日收到的恐嚇信函,幾乎堆滿了書案。”
    “嗬嗬,”一直默不作聲的賈詡發出一聲低沉的冷笑,“意料之中。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他們豈會輕易束手就擒?”
    諸葛亮輕搖羽扇,眉頭微蹙,緩緩開口:“文和所言不差。大人,介甫,亮以為,我等如今雖有武衛隊為倚仗,強行清查可收一時之效,但終非長久之計。這些權貴盤根錯節,勢力龐大,若一味強壓,隻會激起他們更激烈的反抗。屆時,烽煙四起,恐怕連陛下也會承受不住這滔天壓力。”
    他目光掃過眾人,字字有力:“想要真正推行均田,使改革深入人心,減少阻力,甚至化解一部分反對之聲,我等便不能僅僅依靠雷霆手段。當務之急,是尋一‘天下共利’之法。”
    “天下共利?”範仲淹眼神一亮,撫須沉吟,“孔明先生此言,確有深意。若新法隻損權貴之利,而不能讓他們看到半分益處,反對者隻會越來越多。如何‘共利’,確是關鍵。”
    王安石聞言,也陷入了沉思。他雖然性格剛直,推行新政向來鐵腕,但也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若不能爭取到大多數人的支持,或者至少讓他們不至於拚死反對,改革最終也難免會走向失敗。
    餘瑾讚同地點點頭:“孔明所言極是。隻堵不疏,終究會決堤。但,如何才能找到這個‘共利’的平衡點,讓那些既得利益者,也能在新政中分一杯羹,或者說,讓他們覺得損失尚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不再激烈反對呢?”
    眾人一時都陷入了沉思。這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與此同時,太傅盧頌的府邸內,氣氛卻與餘瑾書房的凝重截然不同。
    盧頌與太師聞澤相對而坐,悠閑地品著香茗,臉上甚至帶著幾分幸災樂禍的笑意。
    “嗬嗬,那個王安石,還真是個愣頭青!”盧頌放下茶杯,冷笑道,“以為有了區區五百兵丁撐腰,就能在京城橫著走了?他也不想想,他推行的那個什麽狗屁均田製,要按土地多寡重新核定稅賦,這觸動的是誰的利益?”
    聞澤捋著花白的胡須,眼中閃過一絲嘲弄:“沒錯!這觸動的,是我大安王朝九成以上權貴世家的根本利益!這跟刨他們的祖墳有什麽區別?自古以來,哪朝哪代的改革,敢這麽大刀闊斧地動世家根基的,有好下場嗎?”
    盧頌得意地笑道:“所以啊,老夫看,根本用不著我們出手。王安石越是強硬,鬧出的動靜越大,那些被他割了肉的權貴們就越會抱團反抗。到時候,都不用我們煽風點火,那些皇親國戚、勳貴大臣們,自己就會鬧翻天!他王安石,遲早要成為眾矢之的,被天下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聞澤陰惻惻地補充道:“王安石倒了不足惜,關鍵是,這把火必然會燒到餘瑾身上。他餘瑾不是能耐嗎?不是深得陛下信任嗎?老夫倒要看看,當滿朝文武,甚至皇親國戚都群起而攻之的時候,他餘瑾還怎麽收場!屆時,陛下為了平息眾怒,也必然會犧牲他們,放棄這所謂的改革!”
    正如盧頌和聞澤所預料的那般,隨著均田司清查工作的逐步深入,朝堂之上,針對王安石和均田司的彈劾奏章,如同雪片一般飛向了禦書房。
    “王安石不遵祖製,擅改千年之法,實乃亂國之賊!”
    “均田司橫征暴斂,逼死良善,致使民怨沸騰,懇請陛下嚴懲!”
    “王安石結黨營私,任人唯親,清田武衛隊名為清田,實為私兵,其心可誅!”
    “均田令下,天下洶洶,士紳不安,流民四起,此乃動搖國本之舉,請陛下明察!”
    各種罪名,千奇百怪,應有盡有。從祖宗法度到民生疾苦,從個人品行到政治陰謀,恨不得將王安石說成是十惡不赦的國賊。
    更有甚者,一些自恃身份的皇親國戚,也開始坐不住了。他們或是直接闖入均田司衙門,對著王安石拍桌子瞪眼睛,仗著自己的身份大放厥詞,威脅要讓他看不到明天的太陽;或是跑到宮裏哭訴,向太妃們施壓,試圖通過後宮幹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時間,整個京城暗流洶湧,風聲鶴唳。
    禦書房內。
    皇帝趙汝安看著龍案上堆積如山的彈劾奏章,隻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他揉著發脹的太陽穴,臉上帶著疲憊跟一絲無奈。
    “餘卿,王卿,”趙汝安的聲音沙啞,雙目充斥著血絲,“你們看看,這些都是彈劾你們的奏章。朕知道你們推行均田是為了國朝大計,是為了百姓福祉。但是,這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皇帝苦笑一聲:“不怕你們笑話,就連朕的母族,那些國公、侯爺們,也都派人遞了話,話裏話外,都是讓朕罷黜均田司,嚴懲王安石。朕每日被這些事情攪得寢食難安,再這樣下去,就算朕是皇帝,也快要壓不住這滿朝的非議了!”
    趙汝安的目光在餘瑾和王安石臉上掃過,帶著一絲懇切和期望:“兩位愛卿,你們必須盡快想出一個辦法,緩解眼下的局麵。否則,這均田新政,恐怕真的要……半途而廢了。”
    餘瑾和王安石對視一眼,神色都無比凝重。他們躬身領命,心中都清楚,這已經到了改革最關鍵,也是最危險的時刻。
    眼下必須盡快找到一個突破口,一個能夠化解部分阻力,讓改革能夠繼續推進下去的良方。
    否則,不僅是均田新政的失敗,他們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而那些虎視眈眈的守舊勢力,也絕不會放過這個反攻倒算的機會。
    不知不覺間,漫天風雪,已經快要將均田司,王安石,以及背後的餘瑾徹底掩埋。
    喜歡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請大家收藏:()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