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李鈿: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字數:5015   加入書籤

A+A-


    夕陽的餘暉落入了海平麵之下,夜幕開始籠罩整片大海。
    李鈿轉身走進了“大澱”號的指揮艙。
    “傳令下去,”
    “航向135,航速18節,全軍突進。”
    隨著一聲令下,艦隊開始轉向。
    為了防止碰撞事故,李鈿直接取消了燈火管製。
    燈火管製那是防備敵人潛艇的。
    在李鈿這邊,敵人的潛艇沒有威脅。
    依靠著“白虎”號和“朱雀”號兩艘驅逐艦上的聲呐、低空警戒雷達,足以發現周圍50公裏內的潛艇。
    無論它是水麵航行,還是潛航狀態。
    若是放出拖曳聲呐,探測距離還將成倍增加!
    閃爍著防撞燈的數十艘艦船,在星空下完成了轉向。
    轉向後的艦隊,提升到了18節的航速,向前狂奔。
    跟隨在艦隊後方的運輸船隊,也將航速提升到了最大的14節,全速前進。
    李鈿的麵前,鋪著一張大比例海圖。
    海圖上有一片陸地。
    陸地上有一個紅色鉛筆圈注的海邊城市——
    達爾文港!
    這是袋鼠國北部沿海地區最重要的城市。
    也是李鈿研究之後,最終確定的攻擊目標。
    花旗軍隊進攻硫磺島,聯合艦隊正麵馳援,那是下策。
    麵對著第58特混艦隊那種級別的龐大集群,聯合艦隊全部梭哈上去都不是對手。
    馳援硫磺島,等於是送人頭。
    若不是李鈿,小鬼子海軍大概率會幹出這種蠢事。
    畢竟另一個時空中的萊特灣海戰,就是這種局麵。
    奔襲薩馬島,以“換家”戰術,幫硫磺島解圍。
    即你花旗軍隊圍攻硫磺島,我就圍攻你在薩馬島的花旗軍隊。
    一個師團換一個加強師,也不算吃虧。
    但這一招風險很大。
    薩馬島距離硫磺島並不太遠,花旗艦隊高速馳援的話,也就兩三天的路程。
    這需要鬼子陸軍能夠在三天內就拿下薩馬島。
    如果拿不下,聯合艦隊就需要在薩馬島海域硬剛第58特混艦隊。
    或者聯合艦隊撤退,讓鬼子陸軍單獨去麵對。
    屆時,鬼子陸軍失敗的風險很高。
    第58特混艦隊上的幾百架艦載機提供空中火力支援,進攻薩馬島的鬼子陸軍肯定扛不住。
    奔襲薩馬島,為硫磺島守軍續命的時間也將是極其有限的。
    更關鍵的是。
    就算奔襲薩馬島的時候,花旗海軍不增援,繼續全力攻打硫磺島。
    到時候花旗軍隊占領了硫磺島,鬼子陸軍奪回了薩馬島,那從戰略角度來看,失敗的仍舊是鬼子。
    硫磺島失守之後,下一步可就是東瀛本土了!
    李鈿最終選擇了一個眾人都沒有設想過的目標——
    袋鼠國的達爾文港。
    而且不是簡單的空襲,而是真正的進攻。
    空襲、炮擊、登陸……
    一條龍服務!
    直接將戰火燒到袋鼠國本土去!
    這便是李鈿親自帶著禮物去拜訪鬼子陸軍南方軍司令部的原因。
    李鈿需要從南方軍那裏,借一個精銳師團來充當炮灰。
    當然,李鈿對南方軍司令部的說辭是,
    需要一個精銳師團來擔任反攻的先鋒……
    從班達海殺到達爾文港,可不輕鬆。
    雖然離開班達海後,橫穿帝汶海的直線距離隻有六七百公裏。
    即便以16節的巡航速度,也能在一晝夜內抵達。
    但帝汶海如今已經是花旗國為首的盟軍的天下。
    每天各種巡邏機交錯而過,監視嚴密。
    還有執行巡邏任務的潛艇、驅逐艦、獵潛艦、偵察漁船。
    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李鈿在航行途中煞費苦心。
    伴隨行動的“白虎”號驅逐艦,雷達和聲呐全程高度警備。
    發現花旗巡邏機或巡邏艦後,艦隊便轉向規避。
    對於實在無法避開的巡邏機,則由“瑞鶴”號航母放出零式52型戰鬥機進行攔截。
    帝汶海畢竟靠近鬼子陸軍占領的帝汶島,偶爾也是有鬼子飛機活動的。
    零星被擊落的巡邏機也是日常,不會引起懷疑。
    連續的機動規避,讓李鈿艦隊多跑了很多路,也耗費了更多時間。
    一天的路程,硬生生走了三天。
    終於在第三天傍晚時分,抵達了距離達爾文港僅有300公裏的位置。
    這段路程,可以在一個晚上直接殺到了!
    經過一夜的高速航行,在天色微亮的時候,艦隊抵近了達爾文港。
    李鈿一聲令下,
    第一艦隊司令官西村祥治中將便率領著三艘戰列艦、四艘重巡洋艦、兩艘防空巡洋艦和七艘驅逐艦,直接撲向了達爾文港。
    小澤治三郎中將親率的第3航空戰隊,也在微弱的晨光中開始放飛艦載機。
    率先升空的,是從三艘“雲龍”級中型航母上放飛的80餘架零式21型戰鬥機。
    以三艘“雲龍”級航母的服役時間,是不足以完成艦載機部隊的訓練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神風”特攻戰術的出現,讓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的培訓時間大大縮短。
    尤其是不需要訓練如何在航母上著落,更是極大降低了訓練損失。
    這一次,三艘嶄新的“雲龍”級中型航母各自搭載著48架充當“神風”的零式21型戰鬥機參戰。
    跟隨其後的,是從“瑞鶴”號航母上出動的18架零式52型艦載戰鬥機和18架“彗星”式艦載轟炸機。
    這36架艦載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返航的。
    尤其是18架“彗星”式艦爆機,更是稀缺。
    倒不是飛機稀缺,而是缺乏能夠熟練駕馭這款轟炸機的飛行員!
    這18架“彗星”上的飛行員,是李鈿從整個聯合艦隊中搜羅起來的。
    有不少飛行員直接是從航校的教官崗位上調過來的。
    算得上是聯合艦隊艦載機部隊最後一批能夠熟練駕馭艦爆機的飛行員了。
    這一次奔襲,需要一定的空中支援火力。
    “神風”雖好,但畢竟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太快。
    搞點艦載俯衝轟炸機,持久性更好一些。
    一百二十多架各型艦載機,呼嘯著從艦隊上空掠過,撲向了晨曦中的達爾文港……
    這樣的場景,在42年2月份曾經上演過一次。
    如今,李鈿帶著聯合艦隊再次上演。
    不同的是,上一次南雲忠一炸完就走了。
    這一次,李鈿艦隊的身後還跟著近兩萬人的第5師團……
    李鈿準備讓鷹醬和紙貓們見識一下,
    什麽叫做他娘的驚喜!
    ……
    喜歡開局十顆中子彈,搶奪聯合艦隊請大家收藏:()開局十顆中子彈,搶奪聯合艦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