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又一個倒黴蛋出現
字數:4049 加入書籤
聽下屬的工作匯報,也是累活和技術活,你得從這些千篇一律、大同小異的匯報當中,知道他的亮點和存在的問題,同時高屋建瓴的指出發展方向。
沿海市委書記張長江來向省委書記匯報工作的時候,看到辦公室外已經排了小小的長隊。
那些人看到張長江紛紛和他打招呼。
不要看到都是市委書記,市委書記和市委書記之間,那也是有不同的。
沿海市是副省級城市,別本來就比普通城市高,況且張長江又是省委常委,進了省委常委,那就是省領導!
其次就是沿海市的經濟實力。
光是沿海市gdp,北部山區所有的市gdp總量加起來還不到沿海市的15。
所以張長江就不用排隊,直接就進了省委書記徐雨萌的辦公室。
大家愣是沒有意見。
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
進門了,直接匯報工作。
“徐書記,我向您匯報沿海市去年的工作情況,還請書記多多指正。”
徐雨萌微微點頭,示意他開始。
張長江清了清嗓子,便有條不紊地開始了匯報。
“去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沿海市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交出了一份較為亮眼的答卷。全年gdp達到了3.6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在全省乃至全國同類城市中都位居前列。”他一邊說著,一邊翻開材料中的數據圖表,手指輕輕點在關鍵數據上,“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我們對新興產業的大力培育,數字經濟、高端製造業等領域的產值增幅顯著,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財政收入方麵,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50億元,同比增長7.5。”
張長江繼續說道,“這不僅保障了城市建設、民生改善等各項工作的資金需求,也為未來的發展積累了堅實的財力基礎。在稅收結構上,我們欣喜地看到,高新技術企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貢獻占比持續提升,這說明我們的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匯報過程中,張長江還特別提到了幾個重點項目。
“華偉人工智能研發中心、新能源汽車全球總部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投產,帶動了上下遊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創造了數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我們大力推進的‘智慧港口’建設,使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2,進一步鞏固了沿海市作為國際航運樞紐的地位。”
徐雨萌認真傾聽,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要點,偶爾也會打斷提問:
“長江,在推動產業升級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是如何解決的?”
張長江早有準備,立即回應:“最大的挑戰還是人才短缺和創新能力不足。為此,我們出台了一係列人才引進政策,設立了專項人才基金,與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在創新方麵,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研發費用給予稅收優惠,目前已經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
張長江匯報完畢,徐雨萌放下筆,思索片刻後說道:“沿海市的成績值得肯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問題。雖然經濟總量領先,但在生態環境保護、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麵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比如,沿海市與北部山區的合作還不夠緊密,沒有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下一步,要圍繞省委的整體部署,在推動綠色發展、加強區域協同等方麵多下功夫,爭取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大突破,另外,作為你自己也要築牢防線,反腐倡廉。”
張長江認真點頭,“徐書記說得對,我們一定認真落實省委要求,補齊短板,爭取為全省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作為我自己,大話我就不說了,我一定夙夜在公,守住自己的底線,控製住自己的欲望,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
沒有對沿海市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徐雨萌也不好說太多。
張長江作為第一次來向省委書記匯報工作,更多的是表明自己的態度和對她工作上的支持,他能有這樣的表態就已經很不錯了。
“好,長江同誌,我相信你。沿海市不但要做大力發展經濟的典範,在打造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打造一支風清氣正、海晏河清的幹部隊伍,大力提拔一批年輕有為,清正廉潔的領導幹部。”
“書記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張長江鄭重其事的說。
有滿意的自然就有不滿意的。
下一個進來匯報的,是光遠市委書記鄭少軍。
鄭少軍進來後,規規矩矩的坐在了徐雨萌的對麵,就光遠市的工作重點進行匯報。
光遠位於河東省的北部山區,緊鄰西江南部,gdp總量在河東省位於末位,經濟發展尤其緩慢。
等鄭少軍匯報完畢後,徐雨萌突然提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
“少軍同誌,沿海市和羊州市產業升級,大批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了西江、春江等中部省份,其實,這對於光遠的經濟發展來說,也是十分有利的。都說近水樓台先得月,為什麽同一省份的光遠市沒能承接住這一次的產業轉移?而讓這些企業舍近求遠,去了更遠的西江和春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個問題不可謂不尖銳。
鄭少軍有些沒有想到,今天第一次匯報工作,書記會提出如此尖銳的問題!
鄭少軍的後背瞬間繃直,額角沁出細密的汗珠,他下意識地伸手扶了扶眼鏡:
“徐書記,這事其實有客觀難處。光遠市地處山區,交通路網遠不如沿海和中部城市便利,即便企業有心轉移,光是原材料和成品運輸成本就比西江、春江高出一大截。”
“通往光遠的高速僅有一條雙向兩車道,貨運車輛通行效率極低,鐵路運輸更是常年運力飽和。”
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說這說那是徐雨萌最反感的!
她正想說話,哪知道鄭少軍不等徐雨萌開口,又加快語速補充:“再者,咱們北部山區的配套產業基礎太薄弱。沿海轉移的企業多是電子組裝、紡織加工這類產業,需要上下遊供應鏈緊密配合。可光遠連最基礎的零部件生產企業都屈指可數,企業來了根本‘轉’不起來。”
說到這,他輕歎一聲,“那些企業隻看重短期效益,根本不願意花時間和資金來培育地方配套,寧可多花運費跑去西江。”
鄭少軍挺了挺腰板,臉上浮現無奈神色:“還有人才流失問題也十分嚴重。年輕勞動力都往沿海跑,本地留下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就算企業入駐,也很難招到熟練工人。我們也嚐試出台了土地優惠、稅收減免政策,但企業更在意產業生態和市場前景,這些政策對他們吸引力有限。”
他雙手攤開,語氣裏帶著幾分委屈,“說到底,光遠底子太薄,想要承接產業轉移,僅憑我們自身力量,實在是有心無力。”
末了,他微微低頭,聲音放輕:“徐書記,我們也知道產業轉移是難得的機遇,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光遠的先天條件確實不占優勢。希望省委能多給北部山區一些政策傾斜,幫我們把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做起來,不然下次再有機會,恐怕還是留不住企業。”
額.......徐雨萌有些無語了。
有當場想要撤掉他這個市委書記的衝動!
喜歡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請大家收藏:()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