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吳三桂的心思

字數:4966   加入書籤

A+A-


    崇禎七年,夏。
    皇太極率軍討伐郭紹,卻在中途掉頭南下攻打錦州。
    防守錦州的祖大壽防備不及,激戰數日以後,錦州將破,祖大壽欲率兵突圍,不成,被迫退回城中。
    祖大壽為求活命,向皇太極乞和。
    皇太極不準。
    兩軍再戰,錦州守將大敗。
    是役,錦州8000守軍全軍覆沒,祖大壽被生擒。
    錦州的消息,還沒傳到京師,卻是先傳到了山海關。
    吳三桂看著手下送來的戰報,錦州城破,祖大壽被俘,久久不語。
    “主公!”劉玄初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開口:“錦州丟了祖大人被俘,我等如之奈何?”
    吳三桂合上敗報,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
    “錦州城堅,皇太極數次攻打都不能得手。我本以為這次他攻打又將無功而返,誰知……”
    說到此處,吳三桂又是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這次皇太極假道伐虢,吳三桂收到錦州被困的消息,第一時間就準備提兵救援。
    錦州是山海關東部的大門,更是吳三桂抵禦皇太極的屏障。
    而且,鎮守錦州的祖大壽還是吳三桂的娘舅,於公於私,吳三桂都不能坐看錦州失守。
    但吳三桂又深恐自己提兵救援錦州的時候,郭紹會從後方攻來。
    為避免腹背受敵,吳三桂決定暫緩救援錦州,先觀望一下形勢。
    就如同吳三桂說的那樣,錦州城堅。
    皇太極攻打過幾次都不能得手。
    吳三桂計劃,先讓皇太極在錦州城下打上幾個月,等對方打得頭破血流時,自己在出兵增援錦州,迫使皇太極簽下城下之盟。
    如此一來自己便能以最小的代價換來和平。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皇太極從攻錦到錦州城破,居然隻用了六天!
    這完全打亂了吳三桂的全盤部署。
    “主公!咱們要不要找北京那位爺求救?”劉玄初小心翼翼的開口。
    北京那位爺當然不是指被囚的天子,而是郭紹。
    如今錦州城破,山海關的情勢危急。
    皇太極一旦提兵來攻,憑借吳三桂恐怕很難抵擋。
    劉玄初作為謀士,自然而然的把救兵打到了郭紹身上。
    吳三桂聞言,卻說:“皇太極是頭狼,郭紹就是隻老虎!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向郭紹開口!”
    “可是……”劉玄初還想勸說。
    吳三桂抬手打斷對方,意思是無需多言。
    這山海關隻要還在吳三桂手上,他就有籌碼和各方談判。
    但要是引郭紹來救,縱然能打退皇太極。
    山海關到時也勢必易主。
    吳三桂可不相信郭紹會在他丟了地盤之後還善待他。
    “這年頭,有兵有地盤才是王,要是沒了地盤,咱們連要飯花子都不如!”
    吳三桂這幾句話,道破了這些軍閥的心思。
    大明的各鎮軍閥,要不是都想著保存實力,也不會讓郭紹靖難成功。
    劉玄初聞言,也是長歎一口氣:“主公,皇太極恐怕馬上就要來了,咱們不找郭紹求援,難道要憑一己之力將他打退嗎?”
    吳三桂站起身,在房間中踱步。
    一直過了很久,他才停下腳步,像下定了決心。
    “你馬上派人去見皇太極,就說我願意率山海關守軍投降!”
    此言一出,劉玄初震驚。
    “主公!”劉玄初剛準備開口相勸說事情還沒到那地步。
    吳三桂又伸手打斷了他:“玄初,我不是真的要投降皇太極,不過是緩兵之計。”
    “八旗軍打仗從來不注重後勤,大部分都是靠劫掠。”
    “隻要讓皇太極覺得,我有投降的可能,就能拖上他一陣子,到時候他糧草耗盡,想來打我們都沒辦法。”
    劉玄初有些擔憂的開口:“他要是不上當,真率兵打過來怎麽辦?”
    吳三桂轉身看向劉玄初:“真到那個時候,咱們就率兵退回關內!”
    劉玄初一驚:“主公是想和郭紹爭奪直隸?”
    “不!”吳三桂沉聲說道:“我要退回關內,觀望形勢!”
    “山海關一丟,郭紹肯定坐不住。他會急於收複山海關,皇太極呢?他肯定也想趁機進兵關內。”
    “等他們兩軍打得天翻地覆,到了那時候,我們這股生力軍就是左右戰場勝負的關鍵。”
    “那時他們兩方人都要求著我們,咱們想要什麽都會有!”
    劉玄初連忙拱手:“主公高明!”
    吳三桂揮揮手,示意他退下。
    “玄初,真到了那個時候,你還會跟我是一條心嗎?”
    吳三桂在心裏問了一遍這個問題。
    他已經發現了自己身邊不少將領,都在背著他搞小動作,隻是隱忍不發而已。
    吳三桂一直擔心,郭紹打來的話,他這些部下會不會背著他開關投降?
    今天劉玄初的態度,更讓他覺得有這種可能。
    劉玄初可是自己的首席軍師,他不想著為自己出謀劃策,爭奪利益,反而一個勁的躥騰自己向郭紹求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劉玄初,心思不純呐!
    “來人!”吳三桂叫來一名衛兵,對他吩咐道:“去把王輔臣將軍,張國柱將軍,李本深將軍請來!”
    “是!”
    “回來!”
    衛兵又站回到吳三桂麵前。
    “要秘密通知他們來,不要驚動其他人!”
    “是!”
    衛兵剛走到門口,吳三桂又將他召喚回來:“順便把馬寶將軍也請來!”
    “遵命!”
    確定這次吳三桂沒有任何吩咐,衛兵才下去傳命。
    這時吳三桂靜坐在太師椅上,用桌上的毛筆寫下了一份名單。
    名單上洋洋灑灑幾十個名字。
    吳三桂勾勾畫畫。
    除了他之前念到名字的幾個將軍。
    吳三桂看著一個名字遲遲沒有下筆。
    夏國相。
    這人是一個青年才俊,很得吳三桂器重。
    吳三桂麾下有十個總兵(不是那種大總兵,千人將。)
    其中最得他信任的三個人,王輔臣,胡國柱,馬寶。
    馬寶是他麾下的第一大將。
    本來他值得信任,但是他早年跟隨過孫承宗。
    吳三桂有點摸不透對方的心思,所以剛才在對衛兵吩咐的時候,有所遲疑。
    至於這個夏國相,此時他還不是吳三桂的女婿。
    夏國相才剛剛14歲,還是個小孩。
    正因為如此,吳三桂才很猶豫,一個小孩值不值得自己如此信任?
    猶豫了半晌之後,吳三桂還是在夏國相這個名字上圈了一個圓圈,代表此人可用。
    所有名字勾完之後,吳三桂看著上麵的這些沒畫圈的名字,目光冰冷。
    喜歡明末野心家請大家收藏:()明末野心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