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又是搞錢的時候

字數:4374   加入書籤

A+A-


    十年陸軍,三十年空軍,百年海軍。
    自古以來海軍的建設是最耗費時間,同時也是最燒錢的。
    明朝海軍自鄭和下西洋以後,幾乎就處於停滯不前的局麵。
    即便郭紹有心發展海軍,但如今的大明水師想發展起來,也要麵臨諸多問題。
    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經費問題。
    根據伯吉斯給郭紹的測算,大明僅僅想要建立一支自衛的海軍,就需要花費一千萬兩白銀!
    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一千萬兩!
    郭紹初聽的時候驚呆了,他以為是伯吉斯這洋鬼子想坑自己。
    伯吉斯一聽這話,則馬上幫郭紹計算了一下。
    以後的大明水師,將擁有四十艘戰艦,這些戰艦,其中有二十艘至少都是最新的風帆戰列艦,這種戰艦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一款戰艦,上麵可以容納數百名船員,並且可負載100餘門火炮。
    此款戰艦也是目前荷蘭人的主力戰艦,伯吉斯認為,大明想擁有一支足以自保的水師,至少要有這樣20艘大型戰艦。
    而這種風帆戰列艦,一艘戰艦的造價就高達二十五萬兩白銀!並且這還不包括戰艦上火炮的花費。
    郭紹雖然說是穿越者但是對目前歐洲各國海軍裝配的戰艦數量並不是很清楚。
    伯吉斯解釋了下,上述的這款風帆戰列艦,僅荷蘭人就裝備了53艘,而且這還隻是兩年前的數據。
    “我的天!荷蘭人的海軍這麽強大,真不愧是為海上車馬夫啊!”郭紹被荷蘭海軍的規模驚呆了。
    伯吉斯皺了皺眉頭:“海上車馬夫?這個綽號倒是有意思,荷蘭人的船的確很多!從規模上來講目前荷蘭人的海軍,已經超越了無敵艦隊位列歐陸第一。”
    歐洲的海軍目前要比亞洲強大,伯吉斯這個口中的歐陸第一,幾乎就是說荷蘭人的海軍是世界第一。
    郭紹也聽出了對方的言外之意,如果大明想以荷蘭人為敵,那就必須做好與世界第一海軍作戰的準備。
    “你提到的一千萬兩白銀,我批準了!”
    郭紹直接大手一揮表示要給銀子。
    伯吉斯沒想到郭紹如此土豪,居然一口就答應了要撥款一千萬兩白銀。
    要知道這可是一千萬兩,郭紹居然能一下拿出這麽多錢,大明如此富庶嗎?
    “閣下先不用激動!”郭紹伸手打斷了伯吉斯,說道:“這筆錢貴國至少要負擔23。”
    “什麽?”伯吉斯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亨利也是一臉不可思議:“郭,你沒有開玩笑吧?你們建造水師,卻要我們葡萄牙人出錢?”
    郭紹笑著說:“六百萬兩白銀,能夠換來你們葡萄牙的獨立,你們說值不值呢?”
    “這自然是值得的!可是,您憑什麽幫助我們獨立?”
    郭紹說:“就憑我可以為你們提供對手的實時動向,還有源源不斷的物資援助。要知道你們葡萄牙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國家,所有資源都要從殖民地掠奪。
    荷蘭人如今的國力昌盛,他們的海軍縱橫海上,你們的商船日後隻怕少不了要被打劫,你們殖民地的物資就算再多,有多少能運到你們的本土呢?
    所以說你們需要一個能為你們本土源源不斷的提供物資支援的國家!這個國家除了我們,你們還能找誰呢?”
    郭紹這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亨利二人也無法反駁。
    “您說的這些話,我需要向國內匯報一下才能做定奪。”伯吉斯站起身說道。
    郭紹點頭說:“隨您的便!不過我耐心有限,閣下最好能在短時間內回複我。”
    伯吉斯思考了片刻說:“四個月,我保證四個月內會帶來國內的回信。”
    郭紹滿意的一笑,並且伸出了自己的手:“希望我們兩國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伯吉斯也跟著伸出了手。
    就在兩人從總理府裏去以後。
    郭紹坐在桌案前,手指不停的拍打著桌子。
    即便葡萄牙這些大怨種真的被自己忽悠的願意支付六百萬兩白銀。
    但剩下的四百萬兩銀子從哪出?
    國庫裏麵現在一個子都沒有。
    自己跑哪去搞錢呢?
    郭紹很疼痛!
    大明的錢袋子在江南,但江南是史可法的地盤。
    史可法除非瘋了才會讓郭紹在他的地盤收稅。
    除了江南,湖廣那邊的稅收情況也還可以,不過很遺憾湖廣也不在自己手裏。
    大明剩下的地盤,巴蜀連年戰亂,關中貧瘠,中原連遭災情。
    郭紹的稅收主要來源都來自自己的基本盤山東,但山東這個錢袋子帶來的錢,也就僅僅夠維持禁軍的開支。
    當然,郭紹也可以選擇在山東加稅。
    郭紹在山東采取的稅法,是十稅二三。
    意思就是老百姓交上來的稅賦,十成裏麵官府要抽2至3成。
    郭紹治理山東的時候,為了避免有官員收取苛捐雜稅,下令從此以後交稅,統一使用白銀。
    百姓在沒有現銀的情況下,可以將手頭的糧食或者貨物變賣,然後折算成白銀交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折算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損耗。
    明清兩朝,都會將這些損耗的白銀充公(其實是揣進自己腰包)。
    這種現象一直到雍正年間才被禁絕。
    郭紹則提前下令,火耗銀四五分賬,意思就是官員可以拿四成,自己拿五成,剩下的一成衝入國庫。
    至於為啥不直接把所有錢全充進國庫,郭紹手下的那些人也要養家糊口。
    大明的俸祿出了名的低,郭紹想要手下人辦事,不給甜頭也是不可能的。
    郭紹自己拿走火耗銀的五成,則是為了避免一些貪官,將收進國庫的那份銀子揣進自己腰包。
    畢竟整個大明還沒人敢截胡郭紹的錢。
    郭紹會把到手的五成銀子再轉入國庫,這樣即便是再壞,火耗銀的一半也能衝進國庫。
    當然了,這筆錢並不多一年也就能掙個幾十萬兩銀子。
    沒辦法,郭紹地盤就那麽大,一個省要是能像雍正那樣省出幾百甚至上千萬兩白銀,那可真有鬼了。
    但俗話說蚊子再小也是塊肉。
    言歸正傳。
    郭紹就連火耗產生的銀子都沒放過,但也沒考慮過加稅,無他,老百姓本來就是窮鬼刮不出什麽油水。郭紹的主要錢財還是通過和外國人做生意賺的,老百姓交上來的稅其實隻占總稅負的40多一點而已。(這個占比其實也不小)
    在這種情況下,郭紹也不會選擇貿然加稅,破壞自己多年製定的政策。
    “看來得想個別的辦法搞錢了!該想什麽辦法呢?”郭紹摩挲著下巴沉思著。
    喜歡明末野心家請大家收藏:()明末野心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