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電氣化
字數:4636 加入書籤
一曲終了,餘音嫋嫋,繞梁不絕。
現場叫好聲此起彼伏,如潮水般洶湧澎湃,仿佛要將整個場地都淹沒其中。
眾人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之中,臉上洋溢著陶醉和滿足的神情。
而此時,王無痕卻突然伸出手指,指向一個管狀型的樂器,眼中透露出好奇與疑惑之色,
開口問道:“這是什麽?”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在這喧鬧的環境中依然清晰可聞。
拿著那件樂器的樂隊成員先是一愣,隨後露出一絲迷惑的表情。
他恭敬地向王無痕行了一禮,回答道:“回掌門,此乃篳篥。”
王無痕疑惑的道:“嗶哩”,不禁皺起眉頭,再次追問:“什麽嗶哩?”
就在這時,林子仙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了過來。
他微微一笑,俯身撿起一根樹枝,然後蹲下身去,在地上一陣劃拉。
隻見地麵上出現了兩個工整的字——篳篥。
接著,林子仙抬頭看向王無痕,解釋道:“‘篳篥’,它還有個別名,叫做管子。這種樂器音色獨特,表現力十分豐富。”
說罷,他的目光重新落在那支篳篥上,對其充滿了喜愛之情。
管子是華國傳統樂器,曆史悠久。
它在古代稱為 “篳篥”,是一種雙簧吹管樂器。
從古代起就用於宮廷音樂、民間鼓吹樂等多種音樂形式中。
聲音相似原因:和嗩呐一樣,管子也是通過雙簧片振動發聲。
其音色具有高亢、明亮的特點,在音域和音色的明亮度上與嗩呐有相似之處。
例如在一些北方的鼓吹樂演奏中,管子的聲音和嗩呐相互配合,它們的高音區都能發出尖銳、穿透力強的聲音。
而且管子和嗩呐都能通過氣息控製和指法變化來吹奏出各種旋律。
細節差異:不過,管子的音色相對嗩呐來說可能更加質樸、厚實一些。
嗩呐的音色變化更加豐富,管子的音色則較為 “直”,它在演奏古樸、典雅的曲調時更具特色。
“這個聲音和嗩呐非常相似了,這樣吧,拿紙筆過來。”
小瞳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閃爍著靈動的光芒,動作敏捷地一把抓起桌上的一支精致毛筆和紙,
然後像一隻歡快的小兔子般一蹦一跳地朝著王無痕跑了過來,嘴裏興奮地喊著:“師父,筆來啦!”
王無痕微笑著看向自己這個可愛又乖巧的徒兒,眼中滿是慈愛之色,伸手輕輕摸了摸小瞳的頭,
溫柔地說道:“乖小瞳,我家小瞳真是越來越懂事、越來越好啦。”
說罷,他從滿臉笑意的小瞳手中接過紙筆,轉身走到桌前,緩緩坐下,開始作畫。
不多時,一幅栩栩如生的嗩呐圖畫便躍然紙上。
王無痕指著這幅畫對眾人解釋道:“諸位請看,這就是嗩呐。至於其內部構造,就連本掌門也是不知曉。
不過沒關係,大家不妨嚐試著依照此圖去製作一番,如果實在無法成功造出嗩呐,那麽用篳篥來代替嗩呐進行演奏也行。”
此時,站在一旁的樂器師聽聞此言後,湊上前仔細端詳起那張圖紙來。
這樂器師是行家裏手,經驗豐富且技藝精湛。
他盯著圖紙看了一會兒,突然間雙目放光,興奮地道:“依我之見,此嗩呐雖然內部構造未知,但僅從外形及與篳篥相似的聲音提示來看,能將它製造出來!掌門您隻需稍等幾日便可。”
樂器師對於各種樂器的結構和原理都有著深入的了解,再加上王無痕所提供的圖紙以及關於聲音相似性的提示,
使得他很快就在腦海中有了大致的製作思路。
而那看似複雜的嗩呐內部構造,在他們這樣的專業人士眼中其實並不難,隻要略加琢磨便能知曉該如何下手。
告別一眾沉迷音樂的牛馬,王無痕帶著小瞳回到山頂別墅。
“小瞳,你說我們要不要把電氣係統帶到這個世界?”王無痕有些糾結。
一個沒有電的世界,感覺少了些什麽似的,但這個世界能聯通天罰大陸,王無痕也怕它在其它地方有類似的傳送陣。
“師父是怕被其它修真者學到充電修煉法吧?”小瞳歪著頭開始思考。
看王無痕點頭,小瞳安慰道:“師父放心好了。”
“我們真正的依仗是不死神國,其它修真者即便學會充電,對我們也無多大威脅。”
“小瞳說得對,那就讓我們來給這個世界發電吧。”王無痕豪情萬丈。
先不說這個世界還有沒有其它傳送陣,即便是有那又如何,王某人真正的依靠是神國,是將來的億萬雷暴天使。
進入神國,王無痕帶著小瞳再次來到【藍翔科技】。
“給本掌門弄一套電氣基礎教材。”王無痕吩咐藍翔科技負責人。
“是掌門。”負責人恭恭敬敬的回道。
雖然說要把電帶到大隋世界,但鹹魚王可不會自己花多大精力給別人當牛馬。
他才是牛馬的主人,使用者。
鹹魚王準備給大隋世界的就是一疊資料,然後讓宋缺翻譯,又然後也是讓他們學習研究落實,頂多讓藍翔科技支援幾個神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回到山頂別墅,王無痕吩咐下人把宋缺叫了過來。
“這是一些小發明,你翻譯一下,然後讓人研究落實。”
“這是什麽?”宋缺語氣中充滿了期待。
別看此前的【牛馬般若功】名字很扒皮,但事實上卻是真正利國利民的神功。
所以現在的宋缺對王無痕口中的小發明很期待。
給隋朝的古人一套電氣基礎資料,他們發明電的可能性也極低,關鍵難題還是得鹹魚王找人解決。
首先是基礎工業和材料的限製
金屬加工水平有限:雖然隋朝的冶金技術有一定發展,但要製造出如發電機中高精度的銅線圈繞組、鐵芯等部件難度極大。
這時候的鑄造和鍛造工藝難以滿足電氣設備對金屬材料的純度、導電性、導磁性以及形狀精度等要求。
現代發電機中的定子繞組需要用高純度的銅材,並精確繞製以保證磁場和電流的有效轉換,這在隋朝的技術條件下幾乎無法實現。
肯定得藍翔科技派人出來解決。
絕緣材料的缺乏:電氣設備需要良好的絕緣材料來防止漏電和短路,如橡膠、塑料等。
而隋朝時期根本沒有這些現代絕緣材料,古人常用的陶瓷、絲綢等雖然有一定的絕緣性能,但遠遠無法滿足電氣設備的絕緣要求,無法對複雜的電氣線路和設備進行有效的絕緣保護。
橡膠,應該是繼紅薯之後王無痕拿出得第二樣天罰大陸作物了。
當然同樣是沒叫橡膠樹被王無痕強行命名的橡膠樹。
數學和物理基礎薄弱:隋朝時期的數學和物理知識相對簡單,對於電氣技術中涉及到的複雜的數學計算和物理原理理解起來非常困難。
如歐姆定律、焦耳定律等基本電學定律的理解和應用需要一定的數學和物理基礎,而隋朝的古人在這方麵的知識儲備遠遠不夠,無法進行相關的計算和設計。
至於現在的教育主要以儒家經典為核心,缺乏對自然科學的係統教育和研究機構。
這個倒是容易解決,錢到位,地位捧高即可。
喜歡隨身空間之帶著萌娃諸天種田請大家收藏:()隨身空間之帶著萌娃諸天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