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四相簪花
字數:3771 加入書籤
趙悠悠又在葉海魅那裏打了一夜的坐,第二天一早才回了客棧。
自從修煉之後,趙悠悠隻要打坐吐納,那就連覺也不用睡了,眼睛一閉再一睜就是一夜。
做人怎麽能不睡覺呢?不在柔然的大床上睡覺,那是多麽虧的一件事情?修仙,簡直就是泯滅人性。
趙悠悠一到客棧就向阿玄抱怨:“阿玄,有沒有修仙的快捷方法?我不想打坐,不想一次又一次的循環往複的吸收那麽什麽靈氣,我隻要能容顏不老就行,不要成為大仙大神。”
阿玄看看她,滿臉的無奈。
她咋就不上進呢?咋就連那兩隻小黃皮子都比不上呢?
兩隻小黃皮子在那邊修煉的都不想回來,她倒好,才去了幾天就受不了。
哎……
前幾日,趙悠悠在網上買了兩株粉色龍沙寶石藤本月季,今天寄到了,她高高興興的去後院栽花。
栽在了後院的花池裏,她就用了葉海魅給的靈泉,但隻用了兩滴。
又是一年春暖時,剛栽上沒幾天,兩株粉色龍沙寶石月季,已經爬滿了後院的院牆和花架。
和前院的藍色煙雨一樣,都開始打出無數的花苞,仿佛就等一場綿綿春雨,就可以開始綻放了。
這天傍晚,陳子鈺帶著滿身的酒氣來了客棧,他笑意盈盈的,右邊鬢角上,還簪了一朵碩大的紫色芍藥花。
趙悠悠聞到了他身上的酒氣,就趕緊給他泡葛根花茶解酒。
她一邊燒水,一邊問他:“今晚喝酒了?怎麽這麽開心?
陳子鈺說他近幾日都很開心,因為紅薯已經成功育苗了,那些紅薯苗他家足足栽了兩畝多地的,而且看樣子小苗的長勢很好,已經開始生根串藤了。
還有土豆,土豆經過催芽後,切半裹上草木灰種下,現如今也已經開始長出了枝條。
他說他哥哥幾乎每一日都會守在田裏,就怕栽種下去的這些寶貝疙瘩有什麽閃失。
他說他也會每日裏都去田地裏轉轉,他好期待過幾個月的收獲。
如果試種成功,那麽,他明年將會在當地小規模的推廣種植紅薯和土豆,計劃在後年,能夠用大規模種植。
那樣,當地的老百姓就不會再餓肚子嘍!
他一麵說,一麵嗬嗬嗬的傻笑,把趙悠悠也逗笑了。
趙悠悠說:“那你是不是一高興,就戴了一朵大芍藥花呀?”
陳子鈺笑著告訴她,他今日受邀,去任職地的知府家中飲宴,正巧,那位知府家中的一株極品芍藥開了幾朵花。
知府就邀他們一起賞花,還把芍藥花剪了下來,他幾個一人簪了一朵。
趙悠悠知道,陳子鈺那個世界的人愛風雅,男女老少都愛簪花,曾經去他那裏逛街的時候,就經常能看見男子簪花。
就如自己這個世界唐宋一樣的,眾人皆愛簪花。
她看著簪花的陳子鈺,唇紅齒白,眼若星辰,讓她不禁想起了一個典故。
她對陳子鈺說:“可以把你的芍藥花給我看看嗎?”
陳子鈺就將鬢邊的芍藥花取了下來,遞給了趙悠悠。
趙悠悠仔細看那花,就見花瓣上下呈紫紅色,如同紫袍,一圈金黃色的花蕊圍在中間,猶如紫袍圍著一條金腰帶。
真有那麽巧嗎?趙悠悠笑了起來。
陳子鈺問她為何笑?
趙悠悠說:“你知道這芍藥花叫什麽名嗎?”
陳子鈺搖搖頭,說他不知,說那知府也不知這花叫什麽名。這花,是那知府的門生早年送與他的,隻說是極為罕有的品種。
趙悠悠笑著道:“這花呀!名叫金腰帶,此花不僅花色美麗,奇特,而且民間相傳此花一開,城中就會出現定國安邦的相才,相傳有機會能夠簪到金腰帶的人,都能當上宰相。”
陳子鈺哈哈大笑了起來道:“這隻是民間傳說而已,哪裏還會真有這樣的事情?這就隻是一朵開的奇特一些的芍藥花而已,哪裏有那麽神奇?
“才不是傳說,這是真的,你們今天有幾個人簪了這“金腰帶”呀?不會是四個人吧?”趙悠悠問。
陳子鈺不可置信的道:“悠悠,你怎知我們今日有四人簪了這花?”
趙悠悠就笑著,將《四相簪花圖》的有趣典故,說與了陳子鈺聽。
“我們這個世界的北宋年間,就是大概九百多年前,宋朝有名的大臣韓琦在揚州當行政長官,一日,揚州衙署後園的芍藥居然開出了四朵“金腰帶”。”
“韓琦很驚訝,心裏想:莫非這揚州城內住著四位未來的宰相?他決定趁著花期,邀請三位貴賓,與他共賞這難得一見的四朵“金腰帶”。
“當時揚州有兩位少年才俊,一位叫王珪,一位叫王安石,都是韓琦的幕僚,韓琦很賞識他倆,希望日後他們都能拜相,便在後園擺了宴席,邀請他倆來吃酒、賞花。”
但奇花有四朵,而兩位客人加上他自己,隻有三人,三缺一,未免美中不足。恰好這個時候,有門客來報,說是大理寺法官陳升之來訪。韓琦一聽,心裏大喜覺得此乃天意也,讓人快快有請。”
“等陳升之入席後,韓琦又喚來下人,將這四朵芍藥剪下來,給三位客人簪上,而最後一朵“金腰帶”留給了韓琦自己。你猜猜,之後的故事怎麽發展?”
陳子鈺大吃一驚道:“難道後來他們都當了宰相了?
趙悠悠道:“那是當然的,十餘年後,設簪花宴的韓琦果然拜相;二十餘年後,陳升之與王安石拜相;三十年後,王珪也拜相。真的應驗了戴“金腰帶”者,可以當宰相的傳說。”
後來韓琦設簪花宴的故事被許多人傳誦,還有好幾位畫家將這個故事畫下來,題為《四相簪花圖》,這就是《四相簪花圖》的典故。
陳子鈺聽後半晌默不作聲,因為趙悠悠故事裏所講的情形,與他今日所遇見之情形非常的相似。
今日另外三個簪“金腰帶”的人,一個是知府本人,而另外兩個,都是知府大人的友人,也是兩位飽學之士。
難道這是巧合?
巧合就巧合吧,一切皆會由時間去證明,庸人才會自擾之。
但陳子鈺還是很高興,若有朝一日,他能登高位,必將為國為民,做出一番事業才是,這也是他當年讀書,想要考取功名的初衷。
喜歡時空客棧,我的小狼狗來自古代請大家收藏:()時空客棧,我的小狼狗來自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