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到長沙

字數:4553   加入書籤

A+A-


    楔子
    我經曆過那個時代。
    見證了那個無數土夫子興起,又為之落幕的時代。紅色浪潮退去之後,我們站在廢墟裏觀望著,新生的春天,在我們腳下綻放著。一切浩浩蕩蕩如江水般向前奔湧而去。
    我這個老頭子一生啊,從來沒做過什麽了不得的事情。花了幾年,去了北平,上海,長沙,四川……我問了很多與他們接觸的人,我把他們的故事編輯成厚厚的筆記。這些故事的真假我已無從考證了。這些故事由許多人的傳聞中在形形色色當中也看不清了。
    一個叫徐磊的作家對我記錄的故事很感興趣,打算把它們改編成劇本。我阻止了他。
    這些故事裏,帶著常人無法理解的那個年代的隱痛。
    關於張啟山,二月紅這些人,關於那時候長沙最有實力的九門提督。他們的輝煌不可言喻,卻已成為曾經。
    他們的平凡,最終被這個世界逼成了傳奇,被後來的人於口頭傳頌。
    最終他們也會成為傳說,由一代又一代的人口述下去,世事不息。
    而我向你們講述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民國二十年,第二次北伐已進入尾聲。四年後,日寇不費吹灰之力占領東北三省,並以此為跳板逐步侵略,大批國土淪陷。
    故事開始的時候,長沙還沒有老九門。這個時間,在日後漫長的歲月裏風光一時的九門提督有幾個還是正上天入地闖禍的孩童。
    古舊而且閑適的長沙城剛剛經曆過近代曆史上相當知名的一次動蕩,無數飽受戰亂疾苦的外鄉人攜帶家眷細軟沿著洞庭與長江的水脈投奔相對安寧平靜的湘東寶地。
    短短幾年的功夫,長沙城內的人口翻了整整一倍,並且還在繼續不斷的增加。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動蕩不安的幾年開始。
    當悠古而肅穆的長沙城牆,隱約出現在這一行人眼前,明示著這場艱難的旅途終於走到了終點。
    張啟山緊鎖的眉頭才略微舒展。
    終於結束了。
    自從日本人的集中營裏脫逃出,所剩的銀兩、食物早已捉襟見肘。原先是父親和自己一眾家眷去往長沙投靠外公,隻可惜行駛半路父親殃命於日軍的機關槍之下。
    想到這裏,張啟山捏緊了拳頭,這筆血賬早晚要讓日本鬼子付出代價。
    “啟山,到了。”張日山從隊伍後麵走來,對自己說。
    張啟山回頭望向張日山。
    張日山自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一直跟到現在,比起下屬,他更像是自己的手足兄弟。
    張啟山朝張日山點了點頭,心裏估摸著卻另一番事情:如果要在這裏發展自己的勢力,無論如何自己都是一幫初來乍到的外邦人,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即使是在東北有著較大的勢力卻很難納進南方之地。
    萬一談不攏又將弄得不尷不尬的境地,所以萬事要從長計議,先在這站穩腳跟,再去考慮讓封疆大吏幫襯幫襯自己。
    先走著去吧。
    長沙城內是一場鬧哄哄的景色:古玩商販沿街而坐,戲院妓院門庭若市,各路小攤的臭豆腐,炒辣子的氣味,茶館裏的說話聲,講相聲的一唱一和,叫賣的吆喝聲飄的很遠,弄堂的青石路,人流如潮。
    前麵的張家人叫那些擋路的路人讓開,他們一行人有條不紊的從這樣的街巷裏穿過。
    他們在一座府邸停下來,麵前這座府邸多以紅磚為鋪墊,牆身青磚石灰澆築而成,雕梁畫棟。府邸的金箔色門牑雕刻著“張府”兩字。玉階彤庭,富麗堂皇。
    張啟山百感交集,雖然他臉上並未體現出來,他出奇親自用右手的動作倒是出賣了他,抓著琉璃獅子頭門環手輕輕扣了一下。停頓一會又扣了一下。
    張日山愣了一下,往後退了一步。
    “誰?”一個丫鬟問。卻並沒有開門,隻是透過小隙望向他們。
    聽丫鬟說這話,他早已想好了答複:“我是張程山之子張啟山,我們一行人前幾個月從東北逃出,直至南下前投靠外公。”
    “諸位請在門外稍等片刻。”
    他擺了擺手,示意無恙,大家才或趴或坐在地上。這幾個月來的因生存帶來的壓迫感才真正緩解。
    看著這座氣派宏偉的府邸,他心道,外公在長沙此地一定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或許就是倒鬥發家的。
    不久前就聽說長沙此地眾多古墓,唐宋元明有多少密寶就埋在這黃沙之中,而在這之中漢墓尤多,漢代中晚期之後大量的絲綢,玉品,漆品其價值不可估計,倒到好鬥可以將一夜之間成為沈萬三。
    也正是因為這樣,墓主會擔心自己在地下也不得安寧,設置了諸多鬼絕凶險的機關,也有一些亡命之徒為了一時的富庶選擇鋌而走險。
    正想著,大門陡然間敞開,幾個仆人以及剛才那個丫鬟將他們邀進來。丫鬟道:“夫人大爺也等候多時了,路程奔波勞累,請將行李放到行房,請諸位在廂房歇息片刻,公子請與我先行,夫人想見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日山聽見丫鬟說這話,便用手象征性的攔著張啟山,他的手肘輕碰了下張日山。張日山才緩緩移步。
    張啟山跟著丫鬟,從東北啟程那時起,父親才告訴自己家族裏有一支在長沙棲息,有著不錯的勢力。他那時體現的更多的是無感,因為他從出生一開始就生活在東北,所見過的都是莽莽楱楱的林海雪原,所仰望的是無數飛翔的螢火蟲。
    然而,這樣的日子注定不會再有了。
    他曾生長過的土地,他曾居住過的土地,早已被無數的胡馬之師蹂躪的血肉模糊,中國曾經的皇帝在那裏建立了偽滿洲國。而在本國的人民,卻要學著外邦人的文字,說著日本人的鬼話。“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憤怒。
    心事未解分寸,思緒萬千,想要再想下去。
    走到廊口,他忽然停住腳,有一件龐大的東西吸引了注意。
    這是一麵有講究的牆,叫影壁也叫照壁。古人認為,房子一定要藏風聚氣,才能給家人帶來好運。所以房子一定要上應天象,下合地理。古人在仰觀天象時,發現北極星是靜止不動的,這是因為北極星位於地球自轉軸正上方,所以就把北極星定為天的中心。
    在北極星周圍又分布著“三垣”和“四象”,“三垣”就像北極星的圍牆一樣,而四象則是分布在三垣之外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房子本身就代表北極星,而房子的院牆就是三垣,房子背後要有靠山,對應玄武,東西有青龍白虎環抱,前有明堂對應朱雀。
    那麽氣流就是通過明堂聚集,再經過大門進入家裏,然後要在家裏形成一個小循環,意思就是房子要能留住氣流,才能留住運氣。
    這氣流也就是運氣,分為好運和壞運,兩者運氣的行走方式也是不同的,吉運易曲折,壞運則直通。意思就是好的運氣會拐彎,而不好的運氣是直來直去的。所以人們就在院子裏正對大門的位置建一座影壁牆,也就是照壁,其目的就是為了阻擋不好的運氣。
    也可以把不幹淨的東西阻擋,所有不幹淨的東西都屬陰,因此夜晚這種東西就更多。如果在晚上站在蕭牆之下,就會有很多不幹淨的東西撞到自己身上,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運氣。
    所有“夜不站蕭牆”的意思就是夜晚不能立於蕭薔之下,也就是南牆之下,特別是正對大門的一麵。尤其是從事倒鬥的人,不怕鬥裏的東西賣不出去,怕就怕鬥裏的有什麽東西會纏著自己,甚至可怖點的其厄運會殃及後輩。
    他望著這麵宏大的照壁,照壁一般也不僅僅為了裝飾,更體現出了這家人的門麵,一般牆麵是“福”字撰刻,而大富大貴的人家則不拘一格,甚至不惜采用王宮貴族的規模,彩色琉璃磚瓦砌就,壁上用琉璃磚鑲嵌成九條蟠龍,嬉戲於波濤雲海之中,動感十足,仿佛呼之欲出。
    外公一族的必然與王宮貴族有所交集。不過,現在哪還有什麽王侯,都是些趁機掠奪的軍閥頭子。
    張啟山觀賞了一會兒,便與丫鬟穿堂而過,前麵就是一間屋子。
    他不禁想見見這裏的東道主。
    喜歡九門後續請大家收藏:()九門後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