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不為人知的邏輯紋理
字數:8926 加入書籤
他深吸了一口氣,將杯中的濃茶一飲而盡,滾燙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仿佛一道暖流,驅散了部分寒意,也點燃了胸中的鬥誌。
他打開電腦,屏幕幽藍的光芒映照在他輪廓分明的臉上。他新建了一個文檔,雙手放在鍵盤上,略作停頓後,便開始迅速而有力地敲擊起來。
《關於“721”特大經濟犯罪案在逃人員‘陳默’涉及“815”邊境走私案的初步並案偵查報告》
鍵盤敲擊聲在安靜得隻剩下電流嗡鳴的辦公室裏格外清晰。那聲音不再是“曙光”行動衝刺階段的急促與狂熱,而是變得沉穩、凝重,每一個按鍵都仿佛用盡了力氣,像是工匠在用鐵錘,一下下地鍛造著一柄新的利劍。
他盯著屏幕,一行行文字緩慢卻堅定地浮現。
《關於“721”特大經濟犯罪案在逃人員‘陳默’涉及“815”邊境走私案的初步並案偵查報告》
他打下標題,停頓了片刻,腦海中快速梳理著從邊境傳來的零散卻致命的信息。他詳細記錄了海關緝私部門發現的問題貨物信息,每一個字都經過了深思熟慮。
“一、涉案貨物基本情況”
他敲下第一行字,指尖在鍵盤上飛速舞動。
“貨物型號高精度陀螺儀,型號gx7。經初步鑒定,該元器件並非普通民用產品,其精度遠超市場同類,疑似具備軍工級性能。申報文件中,此項被偽裝成‘普通傳感器’。”
趙承平的心沉了下去。陀螺儀,這是導航和製導係統的核心部件。這絕不是普通的走私牟利,這背後很可能涉及國家安全。
“申報價值每件50美元。經海關估價,該型號元器件實際市場價值至少為5000美元,存在嚴重低報行為,意圖規避監管、偷逃稅款並進行非法交易。”
他仿佛看到了陳默那張斯文眼鏡下的、精於算計的臉。這是他們慣用的伎倆,用巨大的價值差異來完成資金的非法流轉。
“發貨方‘東南亞精密儀器貿易公司’。經初步核查,該公司注冊於上個月,並無實際經營場所和業務記錄,係典型的空殼公司,其注冊地址與‘曙光’案中艾斯查控製的數家境外公司存在高度地理關聯。”
新的藤蔓,已經從舊的根須上長出來了!趙承平的眼神變得愈發冰冷。陳默不僅逃了,他還迅速利用舊有的渠道,建立起了新的犯罪鏈條。
“收貨方‘瑞麗恒通物流’。該公司法人代表為楊德昌,本地人,有多次邊境小額走私案底,但均未構成重罪。初步判斷,該公司為此次走私活動的境內‘中轉站’與‘分銷點’。”
寫完基本情況,他開始分析這條新線索與艾斯查舊案的關聯點。他沒有立刻動筆,而是任由思緒在兩個案件之間穿梭、碰撞。這是一種屬於資深刑警的獨特思考方式,將所有碎片化的信息在腦海中反複揉捏、重組,直到它們顯露出內在的、不為人知的邏輯紋理。
手法太像了。同樣的境外空殼公司注冊手法,同樣的利用邊境物流作為掩護,甚至連選擇的“騾子”——那些有案底卻罪不至死的小角色——都如出一轍。這是陳默的風格,細膩、謹慎,卻又在關鍵環節上透露出一種驚人的大膽。
但又有不同。趙承平的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艾斯查的網絡,核心是“洗錢”,目標是將國內的非法所得“清洗”後轉移出境。而這一次,陳默的目標卻是“走私”,將境外的高精度元器件運入國內。一個“出”,一個“進”,方向截然相反,這背後所代表的犯罪動機和利益鏈條,恐怕比艾斯查的案子更為複雜,甚至……更為危險。
夜深了,桌上那杯泡了幾個小時的濃茶已經涼透,深褐色的茶湯在白瓷杯壁上留下了一圈難看的漬痕,像一道無法抹去的傷疤。趙承平端起杯子,冰涼的液體滑過喉嚨,苦澀的味道讓他精神一振,卻也讓腹中那因長時間空置而產生的空虛感愈發強烈。
他緩緩起身,身體的關節發出一陣輕微的“哢哢”聲,那是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的抗議。他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脖頸,轉動脖頸時,能清晰地聽到頸椎摩擦的細碎聲響,酸痛感如電流般竄過整個後背。他走到窗邊,推開窗戶,一股夾雜著午夜寒意的微風瞬間湧入,吹散了室內沉悶的空氣。他貪婪地呼吸著這微涼的空氣,試圖讓過載的大腦稍稍降溫。
他又去飲水機旁,沒有再續茶,而是接了滿滿一杯滾燙的熱水。透明的玻璃杯被蒸汽熏得一片模糊,他用手掌包裹著杯壁,那股灼熱的溫度仿佛能順著掌心的脈絡,重新為他注入一絲力量。
回到座位,溫熱的杯子被他放在手邊。他沒有繼續撰寫報告,而是打開了警局內部的加密案件數據庫。隨著幾下快速的鍵盤敲擊和密碼輸入,屏幕跳轉到了一個獨立的、權限極高的文件夾——“‘曙光’行動 在逃人員檔案”。
他調出了舊案中所有在逃人員的檔案資料。屏幕上,一張張電子化的麵孔接連彈出,每一張照片下麵,都附著姓名、代號、體貌特征和犯罪履曆。大部分照片都是從監控錄像或陳舊的戶籍資料中截取的,像素不高,甚至有些模糊,但那隱藏在像素背後的狡黠、貪婪與警惕,卻依舊清晰可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趙承平的目光,沒有在那些曾經呼風喚雨、如今或被捕或在逃的“大人物”身上過多停留。他的鼠標滾輪飛速向下滑動,直接跳過了那些集團高層。他知道,陳默這種人,絕不會再輕易與那些已經被警方盯死的“將軍”們聯係。他要找的,是那些隱藏在戰爭迷霧中的“幽靈”——那些在“曙光”行動中,因證據鏈不夠完整、或僅僅是作為外圍成員而僥幸逃脫的“士兵”。
他重點篩選的是那些負責具體物流和資金操作的中下層人員。
仔細看著每一張照片,回憶著當時的審訊記錄,試圖找出誰最有可能在風頭過後,重新啟用這些隱秘渠道。
屏幕上,一張從某個監控錄像中截取的高糊圖片,男人國字臉,皮膚黝黑,眼神裏透著一股在底層摸爬滾打多年才能淬煉出的精明與世故。
趙承平的心,卻因為這張模糊不清的臉,而擂鼓般地跳動起來。
一段段塵封的審訊記錄碎片,在趙承平的腦海中不斷閃現,與屏幕上那些模糊的麵孔一一對應。
他試圖從這些人的性格、專長和過往行為模式中,推斷出誰最有可能在風頭過後,被陳默這隻狡猾的狐狸重新啟用,成為新犯罪渠道上的關鍵齒輪。
辦公室裏的空氣仿佛凝固了,隻有他指尖滑動鼠標時,那輕微的“哢噠”聲,和窗外偶爾傳來的遠去的車鳴。他的目光專注而深邃,像一位在殘局中苦思破局之法的棋手,每一步落子,都關係著全局的生死。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直到窗外的天際線,泛起了一絲魚肚白。桌上那杯滾燙的熱水早已變得冰涼,趙承平卻渾然不覺。他終於停下了手中的鼠標,緩緩地靠在了椅背上。
初步的報告,已在他心中有了清晰的雛形。
他重新打開那個加密文檔,雙手放回鍵盤,這一次的敲擊聲,不再是探索時的凝重,而是充滿了運籌帷幄的決斷與力量。
他清晰地寫下自己的判斷陳默正在利用“曙光”案中未被徹底清除的“舊部”,搭建一條全新的、以高精度電子元器件走私為掩護的犯罪通道。這條通道的目的,可能遠比單純的牟利更為複雜和危險。
緊接著,他提出了三條雷厲風行、環環相扣的行動建議
“一、立即對新發現的‘瑞麗恒通物流’及境外發貨方‘東南亞精密儀器貿易公司’,展開最高級別的秘密調查。”他的手指在鍵盤上敲下這行字,腦海中浮現出老陳他們化裝偵察、深入虎穴的場景。“行動小組必須偽裝身份,滲透其內部結構,摸清其人員構成、日常運作模式,尤其是要鎖定那個叫楊德昌的法人代表,以及所有與他有密切接觸的可疑人員。我們要在這張新網上,布下我們的眼睛!”
二、緊急協調海關緝私總局,啟動‘綠色通道’反向布控。”趙承平的眼神變得無比銳利,他知道,這是與陳默賽跑的關鍵一步。“對近期所有由這兩家公司經手的進出口貨物,進行百分之百的開箱查驗。將此前查獲的gx7型陀螺儀列為最高級別預警物項,任何申報為‘普通傳感器’或類似名目的高精度電子元器件,無論數量多少、價值高低,必須一律先行扣押,進行技術鑒定。絕不能再讓一枚有潛在威脅的元器件,從我們的眼皮子底下流入境內!”
三、通過國際刑警組織渠道,加強溝通,請求協查境外收貨方的真實背景。”寫下這一條時,趙承平想起了艾斯查背後那個若隱若現的神秘買家網絡。他不能再像上次一樣被動地等待線索浮現。“我們不能總是跟著陳默的屁股後麵跑,必須主動出擊!必須查清楚,這些具備軍工級性能的元器件,最終的買家究竟是誰?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麽?這一次,我們要把藤,和它背後的瓜,一起挖出來!”
報告終於完成了。
這不僅僅是一份情況說明,更是一份戰鬥檄文。每一個字,都像一顆即將上膛的子彈。他仔細檢查了一遍,將“高度疑似”改成了“有充分理由相信”,一個詞的變動,代表著他以自己多年的刑偵經驗,為這次判斷押上了全部的信譽。他又將行動建議中的“請求協查”修正為“建議立即啟動聯合協查機製”,語氣從被動的請求,變為了主動的推動。措刺的刀鋒,必須精準而銳利,才能在複雜的部門協作中,劈開一條最快的通路。
確認無誤後,他深吸一口氣,打開了警局內部那套界麵樸素卻戒備森嚴的加密通訊係統。登錄,驗證虹膜,輸入一長串無規律的動態密碼。他熟練地新建了一封郵件,將報告的加密掃描件作為附件上傳。收件人一欄,他填上了支隊領導、省廳的相關負責人,以及海關緝私局、國際合作局幾個關鍵部門聯絡人的內部代碼。
他的手指懸在“發送”按鈕上,停留了足足三秒。
這一刻,他仿佛能看到這條信息,化作一道無形的電波,瞬間射向這座城市乃至這個國家的各個角落。它將喚醒無數個睡夢中的電話,讓不同部門的負責人從床上坐起;它將觸發一係列連鎖反應,讓無數的人力、物力開始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秘密集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就是那個按下按鈕的人。
“哢噠。”
鼠標的輕響,在寂靜的辦公室裏,如同扣下了扳機。
屏幕上,一個綠色的對話框彈出,帶著毫無感情的係統字體“郵件已加密發送成功。”
看到這行字,趙承平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那口氣息,仿佛帶走了他一夜未眠積攢下來的所有疲憊與緊繃。他向後靠在椅背上,椅子的轉軸發出一聲疲憊的呻吟。緊繃的肩胛骨鬆弛下來,酸痛感如同潮水般瞬間席卷全身。大腦也從持續亢奮的狀態中抽離,一種巨大的空虛感和倦意湧了上來。
他做完了他該做的,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齒輪,開始咬合、轉動。
天色已經大亮。辦公室外,同事們陸續上班的交談聲、腳步聲,漸漸取代了深夜的死寂。他站起身,揉了揉幹澀發脹的眼睛,決定去補充一些能量。
單位食堂裏,早已是人聲鼎沸。
空氣中彌漫著熱騰騰的食物香氣——小米粥的清甜、饅頭和花卷的麥香,以及醬菜的鹹鮮,交織成一種屬於清晨的、充滿煙火氣的人間味道。
趙承平打了一碗稀飯,拿了一個白麵饅頭,又夾了一小碟最普通的鹹菜疙瘩。他找了個靠窗的角落坐下,慢慢地吃著。滾燙的稀飯順著食道滑入胃裏,暖意迅速驅散了後半夜積攢的寒氣。
周圍的同事有的行色匆匆,三兩口解決戰鬥,風風火火地奔赴各自的崗位;有的則聚在一起,壓低聲音討論著某個案子的新進展,時不時用筷子在桌上比劃著什麽;還有幾個年輕的警員,正興高采烈地聊著昨晚的球賽。
一切都和往常一樣,秩序井然,生機勃勃。
回到辦公室,趙承平開始整理案卷。
他的辦公電腦裏,存放著近五年來他經手或參與過的所有案件的電子檔案,那是一個龐大而駁雜的數據庫,像一座堆滿了記憶的迷宮。他需要將那些已經徹底審結、塵埃落定的案子,從“待歸檔”文件夾裏,分門別類地移入加密的“曆史案卷庫”中。
這是一種機械性的、近乎枯燥的工作,但對趙承平來說,卻是一種必要的精神按摩。每一次點擊,每一次拖拽,都像是在整理自己紛亂的思緒。屏幕上,一個個案件的名稱滑過”315電信詐騙案“、”城西偽造貨幣案“、”李氏兄弟非法集資案“……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段驚心動魄的較量,是無數個不眠不休的夜晚。
就在他近乎麻木地進行著這項工作時,他的鼠標,在一個已經標注為“已結案”的文件夾上,忽然停住了。
《關於“金龍貿易公司”合同詐騙案的卷宗》。
趙承平的眉梢微微挑了一下。他對這個案子有印象。那是在“曙光”行動之前大約一年半的時候,一個不大不小的經濟案件。案情本身並不複雜一家名為“金龍貿易”的空殼公司,利用偽造的進出口單據和海關文件,騙取了銀行數千萬的貸款,隨後迅速將資金化整為零,通過地下錢莊轉移出境。
當時,他們成功抓獲了幾名國內的操盤手,追回了部分贓款,主犯雖然在境外,但證據鏈已經非常完整,足以定罪。從程序上講,這是一個辦得相當漂亮的案子。
出於習慣,他雙擊打開了卷宗,想最後再核對一遍歸檔信息。
卷宗裏的文件一一羅列立案報告、偵查方案、審訊筆錄、證據清單、資金流向分析圖……一切都井井有條,邏輯嚴密。他隨意點開了最終的結案報告。
報告寫得清清楚楚,從犯罪事實的認定,到證據鏈的展示,再到法律條文的引用,都堪稱範本。然而,當他的目光掃到報告的最後一頁,那個本該羅列著所有參與此案偵辦人員簽名的表格時,他的瞳孔,驟然收縮。
處理人員名單那一欄,是空的。
一片刺眼的、令人不安的空白。
趙承平的第一反應是係統顯示錯誤。他關閉了文件,又重新打開了一遍。結果一模一樣。他又嚐試刷新了係統緩存,甚至重啟了文件瀏覽器。
那片空白,依然固執地停留在那裏,像一個不該存在的、被硬生生挖出來的缺口,一個嘲弄著整個嚴謹案卷的黑色笑話。
這不可能!
趙承平的身體不自覺地向前傾,幾乎要貼到屏幕上。
他知道,任何一個案件,從立案到結案,經辦人、審核人、審批領導,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有明確的責任人簽字畫押,這是鐵的紀律,是日後追責的依據。
一個沒有辦案人員信息的結案報告,就如同一張沒有簽發機關的官方文件,它根本就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係統之中!
他知道,自己可能觸碰到了一張比艾斯查集團更為龐大、更為隱秘的網。這張網,不僅在外部犯罪,更在內部,擁有著能夠抹除痕跡、掩蓋真相的力量。這不再是簡單的貓鼠遊戲,而是一場近乎悖論的戰爭——一場你必須時刻警惕,因為子彈隨時可能從自己身後射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一種冰冷的、帶著鐵鏽味的覺悟,在他的血管裏緩緩流淌。
接下來的時間,趙承平進入了一種近乎偏執的“潛行”狀態。
他沒有聲張,甚至沒有向任何人——即便是他最信任的侯亮平——透露他那驚人的發現。這並非不信任,而是一種保護。在不知道那個“鬼影”是誰、身處何位之前,任何多餘的知情者,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抹除的目標。
白天的趙承平,是一台精準運轉的機器。他依舊像往常一樣處理手頭的常規工作,在文件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參加那些冗長而無關痛癢的會議,甚至還能在食堂和同事開一兩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沉穩,眼神平靜無波,沒有人能從他這張“撲克臉”背後,窺見那片早已掀起驚濤駭浪的心海。
但每當夜幕降臨,當辦公室的燈光一盞盞熄滅,當走廊裏隻剩下感應燈隨著他的腳步明滅,他就化身為一個沉默的幽靈。他真正的戰場,在警局浩如煙海的檔案庫裏。他開始了一場孤獨到極致的追獵。
他要找的,是那個鬼影留下的任何一絲實體痕跡。
他花了將近兩天的時間。
這兩天,對趙承平而言,漫長得像一個濃縮的世紀。他徹底放棄了數字檔案庫——那裏的戰場早已被打掃得幹幹淨淨,就像一場被完美掩蓋的凶案現場。他一頭紮進了位於辦公樓地下一層的實體檔案室。
那是一個常年不見陽光的地方,像時間的墓穴。空氣中永遠彌漫著舊紙張纖維、發黴的漿糊、還有樟腦丸混合而成的特殊氣味,聞起來就像是凝固的曆史。一排排頂天立地的金屬檔案架,像沉默的巨人軍團,無聲地守護著這座城市裏罪惡與正義交織的秘密。
他以常規複核為由,調出了“金龍貿易”案發生前後,所有經濟犯罪偵查部門的案件流轉記錄、會議紀要、經費申請單,甚至是車輛使用日誌和加班餐的報銷憑條。他像一個最嚴苛、最耐心的考古學家,試圖從那些早已泛黃、字跡褪色的故紙堆裏,發掘出被小心翼翼掩埋起來的真相。
喜歡我爹貪汙入獄,國防大學還要特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爹貪汙入獄,國防大學還要特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