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登基三)

字數:2846   加入書籤

A+A-


    第310章 登基三)
    而潘金蓮本人,則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整個梁國的宏觀規劃與戰略布局之上。她深知要想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長治久安,不僅需要各個省份自身的努力發展,還必須要有統一協調、相互配合的整體機製。
    整個會議足足開了一整天,就連飯都是在議事殿內吃的。由於時間緊迫,於是,她日夜操勞,不斷思考著如何更好地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推動梁國向著更加強大的方向邁進。
    在擁有了清晰明了、細致入微的分工之後,大梁國內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從身份尊貴的潘金蓮,一直延伸至社會底層普普通通的黎民百姓,每個人都迅速投身於專屬於自己的那份工作之中。
    如此一來,整個國家猶如一台精密運作的巨大機器,各個零部件緊密協作、有條不紊地運行著,使得國家的各項事務得以更為高效順暢地推進和發展。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來到了梁國建國後的一個月。此時,周邊各國紛紛獲知了這一重大消息。遠在東方的宋國、北方的金國以及西北方向的西夏國,無一不對此事有所耳聞。
    然而,當時的金國正因與遼國展開最終決戰而自顧不暇,這場生死較量牽扯了他們絕大部分的精力和資源,致使其對於地處偏遠的梁國暫時難以分心關注,自然也就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話說宋國這邊,在某日舉行的盛大朝會之上,權傾朝野的蔡京恭恭敬敬地向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宋徽宗稟報:“啟奏陛下,據微臣所知,在我國西部那片廣袤無垠之地——原本屬於吐蕃諸部以及一部分西域地域的範圍內,突然冒出了一夥人,並在此處建立起了一個名為梁國的新興國度。”
    “哦?”宋徽宗微微揚起下巴,慵懶地靠在龍椅之上,漫不經心地問道:“那個偏僻之地,居然也能有人在此建國?此事可曾查探清楚?究竟是何方勢力所為?是吐蕃的那個部落呢?還是西域的某個國家呢?”此刻的宋徽宗心情極佳,近來他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因為宋國和金國強強聯合,眼看著即將把那曾經不可一世、強盛無比的遼國一舉剿滅。待到那時,他便能順利收複燕雲十六州,如此豐功偉績,足以讓他成為宋國曆史上最為成功的皇帝,必將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聽到宋徽宗發問,站在下首的蔡京趕忙躬身施禮,然後抬起頭來,眼中閃爍著一絲異樣的光芒,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陛下,據微臣所查,此建國之人,實乃眾人熟知的武植武大人之妻——潘金蓮。”
    “什麽?”宋徽宗聞言猛地坐直身子,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驚叫道:“竟然是她?這怎麽可能?”他實在難以想象,一個女子竟有如此能耐,能夠在那樣偏遠荒涼之地建立國家。
    然而,轉念一想,這位皇帝便憶起那用於平定內亂、出征遼國的二十萬大軍的軍費,皆是源自於她之處。如此一來,已然從她那裏獲取了諸多利益,即便如今她逃至西邊那塊貧瘠之地,又有何懼呢?難不成她竟敢對我大宋發起攻擊不成?
    這般想著,隻見他一臉無所謂地繼續言道:“真沒想到此女竟如此能鬧騰,但那片區域著實貧瘠不堪,咱們當下確實也不適宜與之結仇作對。倘若他們能夠安安分分的,那就暫且讓其存留於世吧!況且如此一來,倒也算替咱們消除了吐蕃諸部頻頻騷擾所帶來的隱患了。”
    此時,一旁的蔡京趕忙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陛下啊,此事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呐!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那幫人的野心可不容小覷啊,咱們必須要嚴加防範才是呀!”
    就在此時,隻見不遠處的童貫麵色陰沉地冷哼一聲。要知道,他可是與潘金蓮等一幹人有著深厚交情之人,對於梁國建立之事,他心中自是再清楚不過。想當初,蔡京那老賊妄圖對潘金蓮不利之時,他恰巧在外統領兵馬,分身乏術,無法及時趕回施以援手。
    而此番,他率領大軍好不容易剿滅了田虎的叛亂,凱旋而歸。如今,大軍暫且屯駐於太原府以防備遼國在窮途末路之際狗急跳牆。
    而他本人,則馬不停蹄地回京麵聖,向當今聖上稟報戰況並述職。本以為此次行程會風平浪靜,未曾料到竟會在此處撞見這等事端。既然已經碰上,他暗下決心定要好生替自家妹子美言幾句。
    說時遲那時快,童貫向前踏出一步,躬身施禮道:“啟奏陛下,此事萬萬不可行啊!當下我朝國內曆經數年戰亂之苦,黎民百姓早已不堪重負,實難再承受戰火硝煙的蹂躪。況且軍中將士們也多已心生倦意,厭戰情緒日益高漲,此時此刻著實不宜輕言戰事。
    再者,雖說如今遼國已然日薄西山、氣數將盡,但那金國卻如狼似虎,其國力強盛,兵鋒正銳。倘若他們膽敢背信棄義,撕毀先前訂立之盟約,悍然發兵攻我大宋,屆時我軍恐怕難以招架,必將陷入進退維穀之絕境。因此,對此不得不嚴加防範呐!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毫無疑問,上述這些話語皆是出自於潘金蓮寫給童貫的那封信件之中。信中的字裏行間都透露出她深深的憂慮和急切的告誡,著重提醒童貫務必要對金人保持高度警惕,嚴防他們毫無征兆地單方麵撕毀和約,並悍然向大宋發起突襲,以免重蹈前世的悲慘覆轍。
    與此同時,潘金蓮心中還另有一番盤算。她深知金國乃至後來崛起的蒙古勢力之強盛,絕非大宋所能輕易抗衡。因此,她期望能夠借助大宋之力,稍稍延緩一下金國進軍的步伐,為自己爭取更多應對危機的時間與空間。
    宋徽宗仔細聆聽著童貫對於當前局勢的分析匯報。聽完之後,宋徽宗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嗯,童愛卿所言甚是有理啊!如今我朝的錢糧儲備著實捉襟見肘,實在難以承受又一場大規模戰事所帶來的沉重負擔了。”
    喜歡潘金蓮的逆襲人生請大家收藏:()潘金蓮的逆襲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