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驚人的紅薯產量

字數:4703   加入書籤

A+A-


    一時間,田野裏就熱鬧了起來。
    沈雲川親自動手,帶著三小隊的隊員們用鐮刀割掉紅薯藤,動作熟練而迅速。
    藤蔓一會兒就在堆積成了小山,散發出濃鬱的青草香。
    另有一隊人負責挖紅薯,鋤頭被高高的舉起,精準地落下,鬆軟的土地被翻開,一個個紅皮紅薯便露了出來。
    它們有的大得像小孩的腦袋,胖嘟嘟的;有的則長長彎彎,像天上的月牙。
    女人們歡快地跟在後麵,將挖出的紅薯撿到筐子裏。
    偶爾挖到特別大的紅薯,她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起來。
    隨著一畝地的紅薯被全部挖出後,被堆到了一起。
    趙玉貴帶著大隊幹部們親自稱重,趙大中仔細記錄,計算後,他傻了眼。
    “大中,有多少?”趙玉貴看著趙大中發愣的模樣,好奇地問道。
    “是啊,大中叔,快說啊,這些紅薯一共有多少斤?”圍觀的隊員們全部伸長了脖子,想聽一個確切的數字。
    “六千三百五十八斤!”
    趙大中一個字一個字地念出了連他自己也不相信的一個數字。
    媽呀,畝產竟然達到了六千多斤!
    一時間,驚歎聲此起彼伏。
    先前不相信的人滿臉通紅,之前擔憂的人都麵露驚喜之色。
    不知是誰叫了一聲,“大家一起收紅薯啊!”
    幾百號人一窩蜂地衝進了紅薯地,這麽高的產量,聞所未聞,想想都刺激啊!
    似乎不親自參與一下,會錯過什麽幸運的事情一樣,人們的勞動熱情被激發到了頂點。
    不到一個小時,二十畝地的紅薯被全部收了上來,堆成了一座一座的小山。
    全部稱重後的結果是:十二萬三千零六十斤,平均畝產約六千一百五十斤。
    人們再一次歡呼起來,知青們把蘇豫抬起來扔向了半空。
    “臥靠!不要啊,老子恐高!”
    蘇豫慘叫。
    一畝地六千多斤可能還是僥幸,但二十畝地平均畝產六千一百多斤,那能說明的問題就很多了。
    同時也意味著,三小隊還有三百多畝紅薯地的產量,那將會是一個多麽驚人的數字!
    趙玉貴當即與大隊幹部們現場商量了一下後,宣布:元寶大隊不分男女老幼,每人分紅薯三十斤!
    這個時節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不少村民家裏的餘糧,一天隻夠得上吃一頓的。
    於是整個元寶大隊立刻像炸開了鍋一般,人們興高采烈地從地頭扛著自家分到的紅薯回家。
    正常的三口之家就能分到九十斤紅薯啊!
    就算換成錢,六分錢一斤紅薯,也有五塊四毛錢啊!
    蘇豫的名字和畝產六千多斤的紅薯,成了元寶大隊所有人今天最熱議的名詞。
    而且每家每戶當晚蒸煮出來的紅薯,吃起來分外的軟糯香甜,完全是一種全新的口感。
    據說這是蘇豫自己培育出來的新品種,叫“元寶紅薯”!
    自豪感爆棚,這是咱們元寶大隊的寶貝啊!
    消息當然第一時間也被劉光中打電話告知了蘇瓊芳,當晚得知消息後的廖懷林也驚了。
    畝產六千斤,還是一茬,這是什麽概念!
    因為接下去幾天,元寶大隊還有三百多畝的紅薯地會相繼成熟,所以廖懷林決定親自去看一看,畢竟二十年前畝產十萬斤稻米都有人敢放衛星。
    “怪不得這小子的這幾篇論文這麽敢寫,原來他的底氣在這兒!”廖懷林不由得嘖嘖稱奇。
    “是啊,畝產六千斤的紅薯,如果推廣開,不但可以作為後備儲糧,深加工的潛力也十分巨大,原來我也覺得小蘇有些紙上談兵,現在,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蘇瓊芳又翻開蘇豫的幾篇論文再次閱讀起來。
    當有一個事實,真實的擺在你眼前的時候,你必定會對這個事實所引發的一係列後果,進行重新評估。
    蘇瓊芳再一次讀完蘇豫的三篇論文後,把文章遞到了廖懷林麵前。
    “我之前覺得是在看論文,現在覺得是在看一份計劃實施方案,懷林,建議你再讀一遍!”
    廖懷林讀完後,也有同感,夫妻二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廖副省長的行程和目的被告知了汪丙炎,汪丙炎也著實被“畝產六千斤”嚇了一跳,當然,這個嚇是興奮的嚇。
    於是乎,第三天上午,省、市、縣、公社各級頭頭腦腦齊聚元寶大隊的田間地頭。
    當第二批,一共五十畝紅薯地的產量被匯總上來的時候,這幫平時嚴肅的小老頭們也像孩子一樣歡呼雀躍。
    總量約三十一萬斤,平均畝產六千二百斤!
    有隨行記者開始忙碌起來,這是一則令人振奮的新聞。
    廖懷林在元寶大隊並沒有待多久,隻是跟蘇豫說下次去豫北大學的時候,記得與他聯係一下,便匆匆返程了。
    蘇豫這一回見到了安永亮,沒想到他竟然是汪丙炎的大秘。
    汪丙炎沒想到他倆居然會認識,安永亮笑著說他們是在去省府的火車上認識的煙友,眾人皆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蓄洪區的田地退水後,已經被平整的煥然一新,溝渠也全部重新修整過,一部分補種的夏糧作物長勢也非常喜人。
    眾人視察了一圈以後,對元寶大隊取得的成績都非常滿意。
    “蘇豫啊,聽說你這紅薯還可能再種一茬?”汪丙炎饒有興趣的問道。
    “是的,汪書記,我準備將那邊蓄水區剛平整好的田地,一起種上紅薯,預計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可以再收一茬紅薯。”蘇豫笑著說道。
    “那二茬的產量大概有多少?”
    “我預估不低於三千斤!”蘇豫回答地很有自信,他當然有自信,這都是經過實踐栽種過的。
    汪丙炎也不禁咂舌,這麽算來,一年兩茬紅薯,那都快摸到畝產萬斤的邊了。
    “那你這個元寶紅薯,在朗山或者整個北望,產量都能有這麽高嗎?”
    “嗯,整個北望地區的氣候條件,都非常適合種植紅薯,不過朗山的產量會偏高一些,其他縣域可能會差個百分之十到二十,因為朗山的土壤結構相對更適合元寶紅薯的生長。”
    聽到蘇豫這樣說,汪丙炎非常重視的用本子記了下來,這個信息非常重要,如果元寶紅薯能夠在北望地區先得到大麵積推廣的話,這個成果可是不得了的。
    不行,回頭一定要向廖懷林爭取這個先機。
    “小蘇啊,如果咱們北望地區需要大力推廣元寶紅薯的話,你需要的必要條件是什麽?”
    蘇豫心裏一喜,這正是我想要的問題。
    “汪書記,我需要在元寶大隊建一個良種培育基地,這樣能保證元寶紅薯品種的大麵積推廣,以及解決不退化的問題。”
    汪丙炎立刻說道,“沒問題,這是好事,良種培育基地這事我會親自落實!”
    隨即叫過朗山的書記趙登秋,“登秋同誌,元寶紅薯的情況咱們都看到了,這是在你的地盤上,蘇豫的良種培育基地要迅速地建起來,需要你全力協調啊。”
    趙登秋點點頭,“請汪書記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辦好這件事。”
    汪丙炎又讓安永亮作為聯絡人,“蘇豫啊,回頭有什麽難題,直接找永亮就行!”
    蘇豫很高興地應諾。
    有了這個平台,自己的農業大計,終於可以開始啟動了!
    喜歡重生七八:開局一片田到華夏騰飛請大家收藏:()重生七八:開局一片田到華夏騰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