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北望新藍圖

字數:3575   加入書籤

A+A-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在蘇豫的辦公室裏,安永亮重複著這一句話,喃喃自語道。
    蘇豫說的這句話,出自明太祖朱元璋征求學士朱升對他平定天下戰略方針的一句話,放在當下由蘇豫說給安永亮聽,當然有當下的含義。
    “糧食問題還是最近幾年的頭等大事,包括北望也是如此,如果能在五年內徹底解決了吃飽穿暖的問題,那麽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才能沒有後顧之憂,這就是那句廣積糧的意思。
    所謂高築牆,是要防止人們思想的變化,防止西方用糖衣炮彈和滿口謊言來欺騙我們,在這方麵我們沒有經驗,我們的老百姓也沒有經驗,所以一定要小心,但改革開放這條路是對的,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所謂緩稱王,是我們要做好幾十年韜光養晦的心裏準備,幹好自己的事,隨別人怎麽說,默默地發展壯大自己才是硬道理。”
    段成君也在辦公室裏參與他們的討論,隻不過此刻,他正快速在筆記本上記著蘇豫所講的話,他有個任務就是整理一些蘇豫的新鮮話題,並會不時地向張秘書匯報。
    蘇豫也難得有機會推心置腹地聊一聊深層一些地話題,正好安永亮來了,他想到哪裏就說到哪裏,自然不會介意這些話題會很快出現在三號首長的桌上。
    安永亮作為北望市市長,也屬於高級幹部了,蘇豫的話他自然能明白,而且跟蘇豫接觸時間久了,他的認知水平也相對其他幹部要高出了很多。
    “以北望市今年的糧食產量,難道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安永亮有些不解地問道。
    蘇豫重重地點點頭說道,“當然,農業生產也存在一個效率低下的問題,我們需要通過幾年的時間,通過農業機械化、農業科技進步等手段,將更多的農業人口解放出來,讓他們參與到工業生產、服務業生產中去,把每一個生產要素的潛能激發出來。
    當然,糧食的畝產量它肯定是有一個上限的,不過與目前相比,還是有很大增長空間的,化肥、農藥、噴灌係統,以及聯合收割機的運用,每一個環節的進步都可以使糧食產量增加不少。
    糧食種子的基因改造也有很大的空間,比如說,地上長玉米,地下長紅薯,可以在單位空間內成倍的增加產量,當然這隻是我的一個比喻,並不是說玉米和紅薯可以結合起來,這需要農業科技全麵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行。”
    蘇豫的話,就跟元寶大隊的新村莊一樣,帶給了安永亮和段成君無盡的想象。
    安永亮繼續問道,“那你對北望的工業發展有什麽建議嗎?”
    蘇豫笑道,“農業我們要解決靠天吃飯的問題,畢竟糧食是從地裏長出來的,但工業是被需求推著走的,我們目前最需要解決的是教育和人才的問題,有了人才,工業不是問題。
    所以你這個北望市市長,現在最要做的是把北望建設的漂漂亮亮的,讓人才願意來,來了又願意留下,那一切都水到渠成。
    另外無論什麽產業,特別是工業產業,一定要秉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這個世界,除了自己,誰都靠不住。”
    安永亮愣了一下,“蘇豫你把元寶大隊搞成新農村建設的標杆,那麽北望呢?北望未來的方向是什麽?”
    蘇豫站起身來,在屋子裏走了一個來回,“我知道你今天來,最想問的就是這個問題,北望的各下轄縣可以結合各自的資源特點,搞特色農業以及初步的資源型工業,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原始資金的積累。
    北望其實已經有了兩大龍頭產業,以朝陽機械廠為代表的機械加工產業,和以盤龍通用設備廠為代表的家電產業,打造好這兩大產業鏈集群,對於北望來說,近幾年都是足夠了。”
    安永亮一拍桌子,“對啊,你這一句話就點醒了我,其實就是圍繞這兩個產業做文章,缺什麽咱們就扶持一家做什麽的企業,把這個雪球滾大!”
    “對囉!”蘇豫滿意地看著安永亮,“產業鏈的延伸,一方麵可以極大的降低生產成本,一方麵又可以積聚培養人才,源源不斷地為這一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動力。”
    “那麽關於基礎建設,蘇豫,你有什麽建議嗎?”安永亮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一個是教育,一個是基建,市裏有錢,那就玩命的砸,但這兩個東西出成績的周期比較長,你要有被人罵的心理準備,嗬嗬!
    基礎建設這一塊,我個人建議,現在就可以規劃一個新城區,保留老城區,未來將是一個不錯的旅遊資源。
    新城區規劃的起點要高,眼光要遠,嗯,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出一個超前的框架方案。”
    安永亮急忙說道,“那是求之不得,看來北望市和你們元寶大隊一樣,也要建設一個新北望市了!”
    蘇豫笑嗬嗬地說著,給安永亮遞過去一根煙,“隻要安哥你有這個魄力,新北望市建成的那一天不會很遙遠,建築和建材行業可以快速地拉動整個北望地區的活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另外,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方麵也要超前考慮,嗬嗬,安哥你要幹的活夠多啊!
    對了,雖然今年整個北望的農業大豐收,但總結各地的特色很重要,明年還要進一步調整優化規劃,這事別忘了做。”
    安永亮趕緊記了下來,蘇豫不說,他還真忘了這件事。
    “嗯,這件事回去就要落實,確實還有很大優化的空間,有很多大隊出於自身方便考慮,碎片化種植的情況還很普遍。”
    蘇豫接話道,“講清利益最有用,思想沒有轉變過來之前,也不要急,畢竟農民普遍的心態還是在地裏刨食,不像元寶大隊,都知道進廠掙工資那是真得香。”
    安永亮苦笑了一下,“包產到戶也才推行開,農民的積極性都在土地上,村辦企業要出成果,對經營人、對村幹部的要求也很高,不是那麽簡單的事,全國也就出了一個元寶大隊加上一個蘇豫你。
    不過今天,真得收獲很大,我心裏有了北望的一幅新藍圖,謝謝你,蘇豫,幹活我不怕,現在有了明確的方向,這心裏就踏實了。”
    段成君這時也放下了手中的筆,今天這一份談話稿,連他自己都覺得信息量很大,而且越聽越有味道,想來首長對這個話題也會非常有興趣。
    蘇豫走到了窗前,看著窗外有些偏西的太陽。
    “我們應該感到慶幸,能夠身處現在這樣一個巨大變革的時代,並且還有所作為。”
    “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喜歡重生七八:開局一片田到華夏騰飛請大家收藏:()重生七八:開局一片田到華夏騰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