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星辰引擎

字數:4526   加入書籤

A+A-


    會議室裏,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這個規模,這個設計,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而這一切的核心,就是它!”
    楊宇科指向了那台巨大的引擎。
    “我將它命名為——‘星辰引擎’!”
    “星辰引擎?”
    林衛東,這位剛剛在“應龍”號航母的“燭龍之心”項目上立下汗馬功勞的總工程師。
    此刻瞪大了眼睛,死死盯著全息投影上那台結構複雜到極致的引擎。
    作為龍國最頂尖的核動力與能源專家,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這台所謂的“星辰引擎”。
    其技術內涵,比“燭龍之心”那台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還要高深、複雜無數倍!
    “楊總,這……這難道是……更進一步的核聚變技術?”
    林衛東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沒錯。”
    楊宇科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燭龍之心’,解決的是在艦船有限空間內,提供高功率脈衝能量的問題。它的本質,依然是利用聚變產生的熱能,來發電。”
    “而‘星辰引擎’,則完全是另一個概念。”
    楊宇科的手在空中輕輕一劃,引擎的內部結構圖,被層層剖析開來,清晰地展現在眾人麵前。
    “它,是一台持續聚變推進引擎!”
    “它不再需要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再由電能驅動工質。”
    “而是直接將聚變反應產生的高能等離子體,通過特殊設計的強磁場噴管,直接噴射出去,形成推力!”
    “它的能量轉化效率,接近百分之九十!而比衝,更是傳統化學火箭的數萬倍!”
    “這意味著,‘祝融一號’可以擺脫傳統航天器那種漫長的滑行軌道,它可以……在整個航程中,持續不斷地加速!”
    “先加速,再減速。點對點的星際航行!”
    楊宇科的聲音,如同驚雷,在每一位科學家的腦海中炸響!
    持續加速!
    這是所有航天科學家夢寐以求,卻又遙不可及的終極夢想!
    如果真的能實現,那意味著星際航行的時間,將被縮短到一個匪夷所思的程度!
    “按照我的計算,”楊宇科繼續說道,拋出了一個更加震撼的數字,“在‘星辰引擎’的推動下,‘祝融一號’從地球前往火星的航行時間,將被縮短到……三周以內!”
    “三周?!”
    “我的天!”
    會議室裏,一片嘩然!
    按照現有的技術,最快的無人探測器去火星,也需要七八個月的時間。
    載人飛船因為要考慮生命維持和燃料限製,時間隻會更長。
    三周?
    這個數字,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楊總,這個技術……理論上是可行的。”
    一位來自中科院的等離子體物理學泰鬥,扶了扶眼鏡,激動地說道。
    “但是,要將高能等離子體穩定地約束在磁場噴管中,並且長時間持續噴射,這個技術難度……簡直是地獄級的!”
    “還有引擎的材料,它需要承受的溫度和輻射,是‘燭龍之心’的數百倍!我們現有的任何材料,都無法承受!”
    專家們很快就從震驚中冷靜下來,紛紛指出了這個方案中,那一個個堪稱天塹的技術難點。
    楊宇科微笑著,耐心地聽著他們的疑問。
    等所有人都說完,他才緩緩開口。
    “你們說的問題,都存在。”
    “但,也都有解決方案。”
    他再次揮手,全息投影上,出現了更加詳細的技術細節。
    “關於磁場約束,我們將采用一種全新的,複合動態磁拓撲結構,它可以像一個無形的牢籠,將狂暴的等離子體牢牢鎖住。”
    “而材料問題……”
    楊宇科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大家還記得‘伏羲’空天飛機上,使用的‘自適應結構材料’嗎?”
    眾人精神一振!
    當然記得!
    那種如同神跡一般的材料,正是“伏羲”能夠在大氣層內進行二十馬赫超高速飛行的關鍵!
    “‘星辰引擎’的噴管,將采用第二代‘自適應結構材料’。”
    “它不僅能承受數百萬度的高溫,甚至可以在強大的能量粒子轟擊下,實現自我修複!”
    一個個超越時代的技術概念,從楊宇科的口中說出。
    每一個概念,都像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在場的科學家們,如癡如醉。
    他們仿佛看到了一條清晰的,通往星辰大海的金光大道!
    “至於‘祝融一號’的船體建造,生態維生係統,著陸器設計……”
    “所有的技術資料,我會全部下發給各個項目組。”
    楊宇科的目光,變得銳利而堅定。
    “我給你們的技術,是領先這個時代至少一百年的技術!”
    “我給你們的資源,是整個國家毫無保留的支持!”
    “現在,我需要你們的,是絕對的執行力!是夜以繼日的拚搏!”
    “三個月!”
    “我要讓‘祝融一號’,準時出現在太空中!”
    “能不能做到?!”
    “能!”
    “保證完成任務!”
    會議室裏,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回應!
    所有人的眼中,都燃燒著名為“夢想”和“使命”的火焰!
    一場比“伏羲”和“應龍”計劃,更加宏偉,更加瘋狂的超級工程,正式拉開了序幕!
    龍國的國家機器,再一次以令世界顫抖的效率,全力運轉起來。
    濱海市。
    那座剛剛見證了“應龍”號航母下水的巨型幹船塢,還沒來得及清理慶祝的彩帶,就接到了新的,更加艱巨的任務。
    這一次,他們要建造的,不再是海上的巨獸。
    而是,天上的神舟!
    無數更加先進,更加智能化的建造設備,被火速運抵現場。
    比之前建造航母時還要龐大數倍的龍門吊,如同鋼鐵巨人般被迅速搭建起來。
    數萬名最頂尖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從全國各地匯聚而來,他們眼中沒有疲憊,隻有無盡的興奮和自豪。
    “聽說了嗎?咱們這次要造的,是去火星的飛船!”
    “我的乖乖!真的假的?那玩意兒得多大啊?”
    “圖紙下來了!總長一千米!我的天,比航母還長三倍!”
    “楊總的命令,三個月!必須完成主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