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清軍棄城攜寶遁,沈陽重歸換漢旗
字數:4515 加入書籤
自決定遷都之後,大清的皇宮裏就忙碌不停,各種東西裝在箱子裏,抬上馬車,然後運往金州。小太監們來來回回,奔跑不停。
城中各處王府也是一樣,有的人什麽都帶著,什麽都不想留下。然而如此一來,馬車就被堆得高高的。
多爾袞帶著人在城中四處查看,見各個親王都這麽幹,立即派人去製止:非必要的東西不得攜帶,越少越好。帶多了速度慢,船隻也裝不下,萬一明軍先到,還怎麽走?
如此一來,有些人就不願意了,一些人幹脆不走了,死都要死在這裏。對於這一類人,多爾袞揮了揮手,隨他們去,不去正好,空出來位置還能多裝些糧草。
一隊接著一隊的馬車出了城,往金州而去,仿佛如同一條長龍,綿延不絕。糧食、財寶、戰馬草料、藥品等等,全都有。
福臨在收拾好了一切後,從床底下拿出了那幾張畫,收了起來,又將玉璽帶上,走出了寢宮的大門。雙目在這一刻閉上,兩行淚水流了下來,滿是不甘心。
“皇上,時間緊迫,請皇上……”
“夠了!”福臨打斷太監的提醒,睜開雙眼,轉身離開。走時,他又去了一趟太廟,給列祖列宗磕了頭,還將皇太極的靈位帶上,這才坐上馬車,朝著金州而去。
不能跟著去的太監宮女,在皇上的馬車離開皇宮的那一刻徹底亂了。他們在各個宮裏搜刮財寶,裝在懷裏,四處逃命。有人懷裏抱著兩個大花瓶,哪怕一晃一晃的,都舍不得撒手。
盛京城中的漢人百姓得知韃子要跑了,也不再像以往那麽懼怕韃子。他們在八旗兵開出城後徹底發狂,對著平日裏欺壓自己的滿洲人拳打腳踹,破門而入的情況隨處可見。
黃家父子收複遼陽之後,沒多久就繼續領軍深入。等他們到達盛京時,已經是六日之後了。
而這一時刻,正是滿洲人登船的時候。無數的船隻停靠在這裏,大部分都是朝鮮和倭國的。多爾袞帶著福臨,登上了最高、最大的船隻。
戰馬在騎兵的牽引下,走上了專門安置馬匹的船;一門門火炮全被安置在甲板之上。
八旗兵、滿洲貴族、大臣們陸續登上了船隻,光上船就用了一天的時間。各種箱子被抬上了船隻,最後好些箱子放不下了,不得已將其丟棄。
多爾袞眺望盛京的方向:黃義明,你厲害!本王真是後悔,當年在海上沒將你弄死,讓你成長了起來。下次相見,本王一定會讓你加倍償還!“揚帆,啟航!”
隨著主船開始升帆,大小船隻全都跟著揚帆,而後緩緩離開港口。這一刻,無數人的目光望向盛京,無數人站在甲板上,看著他們馳騁疆場、生活了百年的地方。
清軍船隻緩緩移動,漸漸遠去。
明軍在渾河浪費了一些時間,渡河搭橋,等真開到盛京時,眼前卻是一座城門大開、城上沒有守軍的城池。數十名騎兵打馬而出,入城探查消息。
當天下午,明軍開始整隊入城。有趣的是,一名老韃子手裏握著大刀站在門口,對著要入城的明軍怒吼一聲:“呔!此乃我大清聖地,爾等南蠻子,還不速速離去!”
“砰的一聲”,陳子龍抬槍,對著這老韃子的麵門就是一銃。那老韃子麵門被銃彈打破,整個人倒了下去。大軍繼續入城。同時,斥候也帶回來了最新的消息:多爾袞帶著八旗兵渡海跑了。
明軍輕而易舉奪回了盛京,盛京的門牌匾也被更換回來——“沈陽”。
黃義明帶著眾將領、洪承疇、曹化淳一起入城,眾人在馬上談笑風生。對於這久違的時刻,大家都感到十分舒暢,互相吹捧起來。
一入城,黃義明就帶著人去了皇宮,製止了皇宮裏的混亂。宮中的東西太多,一些搶得少的太監舍不得走,如今卻一樣也帶不走。之後,他又去了太廟。
一路上,凡是入過北京紫禁城的人,都對韃子的皇宮進行了一番點評,總結起來就四個字:小家子氣。比起京師的皇宮,這裏不但規模小,修建得也不咋地。
當黃義明來到滿清太廟時,這裏已經人去樓空。他邁開腳步走了進去,最先進入前殿。
眾人一入殿,就看見房梁上掛著幾具屍體,是上吊而死的。黃義明冷笑兩聲:“韃子倒也有幾分氣節。”
巴布海見主子沒因為韃子死節而生氣,趕忙指著牌位挨個給眾人介紹,主要是說給主子聽:“主子,這前殿供奉的主要是老野豬皮努爾哈皮)和皇太極,還有他們兩人的皇後。”正說著,卻發現皇太極的牌位不見了。
之後眾人又去了後殿,巴布海接著介紹:“這個是老野豬皮的七世祖,這個是五世祖,這個是他的祖父,這個塔克世,是老野豬皮的父親。”
“巴布海,你覺得該如何處置這些牌位?”
“回主子,奴才以為當全部燒了,請主子定奪!”巴布海心中暗道:努爾哈赤,我曾拿你當爹,你卻不拿我當兒子,好處全給別人,今天可別怪我心狠。
黃義明對巴布海這番大義滅親的舉動很是滿意:“好,就依你。連同上吊的那幾個一起燒了,裝什麽硬氣!”說完就走了出去。
巴布海親手將牌位一個接著一個取下來,像扔破爛似的扔出去,連同死屍一起燒了。之後,他才想起回家看看。黃義明點頭同意,就讓他去了。
阿巴泰帶著三個兒子朝著從前的貝勒府走去,巴布海則去了他的鎮國將軍府邸。
明軍入城時,沒走的滿洲王爺們,不是在太廟自殺了,就是找地方躲起來了。
當巴布海回到自己從前的府邸時,隻見大門上貼著封條,封條已經有些破敗,看著有些年頭了。門上,上著鎖,鎖上也鏽跡斑斑,大門兩側長滿了雜草。這一刻,他心中升起一絲悲涼。他連續踹門,將大門踹開。
“砰的一聲”門在連續的踹動下,開。他邁開腳步走了進去,目光所見。院子裏全是草,四處一片破敗,正廳屋頂的磚瓦也有些脫落。看著看著,他的眼角流出了淚水,而後走了進去。
他站在窗外看了一眼自己睡過的房間,裏麵已經長滿了蜘蛛網,桌子上全是灰塵。將這一切收入眼底後,他擦了擦眼角的淚花,轉身走出府邸,用悲傷的語氣道:多爾袞,我早晚必將你挫骨揚灰!
巴布海出了府邸,沒一會兒就在大街上與七哥相遇。兄弟二人都有著同樣的悲傷之感,他看著七哥身後的三個大侄子,三人臉上也都帶著幾分悲傷。
當天夜裏,黃義明在滿清禮部大堂,與曹化淳一起為各部寫下報捷的奏報,誰誰誰,什麽功勞,等等等——這是最終的捷報。李岩、劉安也在磨墨幫忙書寫,軍隊眾多,寫這份含金量十足的捷報十分耗時間,人多能寫得快些。
黃義明寫了一會兒,因身子不適放下了筆墨。身上的傷勢不允許他長時間操勞,他看著李岩寫,一邊看一邊點評:“好字,好筆力!”
黃得功則與總兵們在多爾袞的王府裏飲酒,有傷在身的人就暫且休息。
這份捷報寫了兩天才寫好,以六百裏加急送回京師。
明軍入城後的第五天,黃義明下達了入城以來的第一道命令:所有滿洲男子,皆要剃掉辮子,期限為一個月。一個月之後,若是還有人留著辮子,就斬首;凡是抗拒者,全家斬首——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
這道命令一經發出,立馬引得全城轟動。多數滿洲人表示:辮子是我們的精神,是我們的文化,是老祖宗留下的傳承,寧死不剪。不少滿洲人開始在大街上鬧事,與漢人發生衝突。
黃義明得知消息後,氣得一掌拍在桌子上:“還真是給臉不要臉!趙靖,你立刻讓人去把各路總兵都叫過來!”
“是!”趙靖應了一聲,下去安排——他也知道,自家侯爺這是發火了。
沒一會兒,眾人都到了。大家一看黃義明的臉色不太好,也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諸位都到了,那本侯也不廢話了。聽著,令你們各部立刻去維持城中秩序!他們不是不願意割去辮子嗎?
那就讓我大明的軍隊去幫幫他們,割下韃子的老鼠辮子!誰敢反抗,格殺勿論!另外,所有滿洲成年男子,一律在臉上刻上‘奴’字!”
眾人一聽這話,全都打了個激靈,躬著身子應道:“是!”
曹化淳在旁邊補了一句:“這件事辦得利索點!死多少韃子都不要緊,要緊的是要讓他們知道,不按照我大明的規矩來,這就是下場!”
眾人身子又低了幾分,應道:“是!”而後依次退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