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秋霜玉劍落日明

字數:2675   加入書籤

A+A-


    暮吟知道,上古十大神劍指的是古代的十大利劍。
    有優雅之劍承影、無雙之劍純鈞、勇絕之劍魚腸、高潔之劍七星龍淵、摯情之劍幹將、莫邪、帝道之劍赤霄、威道之劍泰阿、仁道之劍湛盧、聖道之劍軒轅劍。
    江騫玥不關注十大神劍,相反,他對七大凶劍更感興趣。據傳,七大凶劍有大矩、煌滅、長目、不嗔、焚寂、彗蝕、絕雲。七殺令則可以號令七把凶劍。
    暮吟雖然是七殺之首,她卻棄劍用刀,因此鳳羽之威,更淩駕於七把凶劍之上。
    “這是,湛盧!”暮吟看著嵐帶回來的劍,有些驚訝。
    湛盧,是一把劍,更是一隻眼睛——湛湛然而黑色也。這把通體黑色渾然無跡的長劍讓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鋒利,而是它的寬厚和慈祥。
    湛盧就像上蒼一隻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視著君王、諸侯的一舉一動。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公元前四百九十六年,越王允常懇求天下第一鑄劍大師歐冶子為己鑄劍。歐冶子奉命之後,帶著妻子朱氏和女兒莫邪,從閩侯出發,沿閩江溯流而上,來到了山高林密海拔一千多米的湛盧山,這裏發現了鑄劍所需的神鐵——鐵母和聖水——冷泉之水。
    歐冶子在這裏住下後,辟地設爐,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煉成。歐冶子鑄成此劍時,不禁撫劍淚落因為他終於圓了自己畢生的夢想:鑄出一把無堅不摧而又不帶絲毫殺氣的兵器。
    《越絕書》記載:所謂仁者無敵。湛盧劍是一把仁道之劍。
    溟灃手裏的七星龍淵也是上古神劍,巧的是這把劍傳說也是由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
    歐冶子和幹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鬥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
    此劍鑄造的技藝固然精湛,但它的聞名還在於無法知道其真實姓名的普通漁翁:漁丈人。
    話說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一路追趕。這一天,慌不擇路,逃到長江之濱,隻見浩蕩江水,波濤萬頃。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伍子胥發現上遊有一條小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不見蹤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
    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一頓,伍子胥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隻稱:“漁丈人”即可。
    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托漁丈人千萬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蹤。
    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仰天長歎,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隻因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隻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故事見於《吳越春秋》,七星龍淵是一把誠信高潔之劍。唐朝時,此劍為避高祖李淵之諱而改名龍泉。
    而嵐的佩劍是魚腸古劍,黑鐵一般的大鷹向大殿疾飛的時候,專諸也正端著親手烹製的梅花鳳鱭炙走上殿來。
    天空裏陽光獵獵,大鷹疾飛如故。大殿間甲士陳列,專諸穩步向前。雲朵被飛鷹的氣勢驚呆,紛紛遊走起來。吳王僚被專諸手裏的菜香所吸引,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他隻看到菜沒有看到專諸。
    那道菜叫梅花鳳鱭炙,梅花是嚴冬的寒梅,鳳鱭是太湖裏隻在酷暑出現的鳳尾鱭魚,炙,是用嚴冬寒梅的枝杆來烤炙盛夏太湖裏的鳳尾鱭魚。
    飛鷹已經看到大殿的輪廓,天色突然暗了下來。專諸已經來到王僚的麵前,把菜放在案上,殿內燈火依舊。
    烏雲在天空翻滾,大鷹已經收翅。王僚吞著口水,看著麵前的美味。專諸穩穩地正在用手掰魚。伴隨著一聲響雷,飛鷹向大殿淩空擊下。
    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凜冽的殺氣從魚腹中激射而出,他被驚呆了。魚腸劍已經出鞘,它穩穩地依偎在專諸的手中,疾速向前,兩把訓練有素的鐵戈從麵前交叉攔住,魚腸劍從縫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進。
    麵前有三層狻猊鎧甲。第一層穿透,第二層穿透,穿透第三層時,魚腸劍發現自己已變成了斷劍。劍斷,然而殺氣未斷。魚腸劍依舊向前。飛鷹將大殿擊碎的時候,魚腸劍也挺進了王僚的心髒。
    飛鷹在受傷下墜的時候滿足地打了一聲呼哨。斷成一半的魚腸劍在王僚漸漸減弱的心跳中哼起了無聲的歌曲。被刀鋒劍雨撲倒的專諸,用最後一絲力氣,向著臉下的土地,綻出了一個寂寞的微笑……
    夫專諸之刺王僚,飛鷹擊殿……見於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魚腸劍是一把勇絕之劍。
    劍斬星辰,睥睨天下,九霄神劍,鬼神莫問,一劍睥睨天下,一劍鬼神莫問
    喜歡墨染相思暮江吟請大家收藏:()墨染相思暮江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