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齊心協力

字數:5017   加入書籤

A+A-


    侯玉婷記者帶著滿滿的素材離去了。
    這一次采訪的成功性,出乎她的意料。
    陳暮這個年輕村長的野心,還有眼光,都是超出這個時代的。
    如果在內地,或許陳暮會受到各方的鉗製,打壓,甚至根本就不會給他機會。
    但是在這裏,那位老人給他搭了一個舞台,讓他可以盡情地展現他的抱負和才華。
    隻不過,有個隱患,那就是港島那邊的炮擊事件。
    如果真的是陳暮所為,這家夥的戾氣就未免太大了點。
    關於這件事,作為記者的侯玉婷如何不清楚。
    尤其,沈婉鈞還在陳暮身邊。
    雖然很多事,陳暮等人沒人沈婉鈞參與,沈婉鈞也盡量避免,但是多多少少還是能從村民的日常言語中聽出來。
    沈婉鈞自然也不是去故意出賣陳暮,隻是閨蜜之間閑聊,她也在擔憂陳暮出事。
    對於這個擔憂,侯玉婷也是很緊張。
    畢竟,她很是欣賞陳暮。
    自然,不是男女之間的欣賞。
    她雖然對陳暮有好感,但是知道自己閨蜜沈婉鈞這天天和陳暮在一起,對陳暮的好感,可是與日俱增。
    尤其,陳暮給其裝了一部電話後,兩人沒少煲電話粥。
    從沈婉鈞的語氣裏,就能聽出來,對陳暮的那種好感,還有少女的一絲愛慕之意。
    隻不過這個時代,少女一定是矜持的。
    侯玉婷自然不會去和自己喜歡的人去競爭。
    隻是關於陳暮這事,她也不好插手。
    所幸,她將一個消息告訴了陳暮。
    到時,讓陳暮去問他吧。
    這個消息就是,一個月左右,那位老人就會特地到漁民村來考察。
    本來,老人是不會那麽早前來考察的。
    但是,漁民村的發展太快了,老人很欣慰,也對漁民村的發展很感興趣。
    所以,老人決定過來看一看。
    趁著還能動時,多走走,四處看看。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陳暮自然如同打了雞血一般。
    那位老人家,可是陳暮最佩服的了。
    沒有他,華夏那不知道會怎樣呢。
    恐怕會很窮,很窮。
    畢竟,這年頭還有糧票呢。
    當然,鵬城這邊沒有。
    畢竟特區了,還用什麽糧票。
    上麵讓鵬城放開膽子幹,那鵬城人自然不會去迂腐。
    現在,那位老人家要來。
    自己居然有運氣,見到這位老人家。
    陳暮當即就將老村長找了過來。
    “那位老人家可能要來了。但什麽時候不知道。他是來視察我們村,看看我們村的變化。”陳暮說。
    老村長一聽,也是一個哆嗦。
    這可是最大的大人物了啊。
    居然要來他們村視察。
    “那,我、我們要怎麽做?”老村長也是哆嗦。
    “首先,外麵這條路,一定要修好。必須要修好。而且,我的建議是對向四車道。”陳暮說,“路修寬一點,未來發展起來,就不用再拓寬馬路了。”
    “搶修?”老村長問。
    “對,將村裏所有工程暫停,全部來修路。”陳暮說,“發動村裏所有人。”
    “哥哥仔村長,那條路可不短,直通省城那,差不多有兩三公裏啊。”老村長說,“勞力是夠了,畢竟村裏年輕人也多,加上李工頭他們那些人,加起來五十多號人了,放開了修路,沒問題。可是這錢,恐怕要花的不少。”
    村裏對向雙車道的路,就花了六萬多,才1.2公裏。
    外麵那條路,陳暮要修對向四車道,還要修兩三公裏。
    而且是主路,那路基就要更厚了。
    這少不得五六十萬。
    村裏賬上就那麽多錢,這花了,以後村裏發展呢?
    畢竟,這修的是國道,不是村裏的道路。
    應該是鵬城修,而不是村裏修。
    老村長有點心疼這錢。
    “老村長,這錢是很多,但是修好後,我們村的發展可就快了。這以後,村海鮮加工廠建好了,還不得走陸地出去,這也方便我們做生意。更何況,我們自己出錢修路,這兩邊那麽多荒地,是不是就可以補償一下,給我們了!”陳暮一笑。
    老村長聞言,眼睛一亮。
    陳暮這倒是提醒了他。
    修路是花錢,可是如果將地補給村裏,那就劃算了。
    這之前,通過移動村界碑,悄悄地將村的麵積從原本0.3平方公裏,弄到了現在3平方公裏。
    如果再多劃歸一點,弄個六七平方公裏,現在看上去是不值錢,但是如果真發展起來,那可就值錢了。
    而且,還真隻能趁早弄。
    等再過幾年,鵬城發展起來,這周邊可就不是荒地了。
    不是荒地,你想侵吞,那可就難了。
    上麵就要賣給你了。
    那代價可就真大了。
    “行!那明天就開始發動村民,一起搶著修路。”老村長也醒悟過來。
    陳暮咧嘴一笑。
    “我明天去和有關部門溝通一下,去要地。明天白天,村裏就開始修路。至於錢方麵,不要在意。不行,我再去和海鮮舫溝通一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番安排,第二天一大早,村民和李工頭的工人就被通知,開始修村外麵的路。
    對於修外麵的路,李工頭他們是一點意見沒有。
    隻要陳暮給工錢,他們修哪不是修。
    沒所謂。
    隻要給錢,幹什麽都行。
    至於村民,在得知自己村裏拿錢出來修地,有少數人有點不忿。
    覺得這應該是政府出錢,而不是村裏出錢。
    對於他們,自然不能解釋,可以趁機拿地,絕對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所以,陳暮隻是告訴大家,修路是為了更好地致富,能夠讓未來村裏企業的海鮮加工品走出去,傾銷全國。
    不修路,那隻能困死在這。
    有了陳暮的解釋,村民們自然不再多說什麽。
    反正,哥哥仔村長的話,都是對的。
    他們絕對相信哥哥仔村長。
    一場轟轟烈烈的修路運動開始了。
    原本陳暮是讓村裏青壯年去開工。
    但是,當陳暮說了這條路的重要性,以及緊迫的時間性,村裏所有人都動工了。
    老老小小,全部上陣。
    這老弱婦孺是幹不了力氣活,但是負責運輸一下,送水,遞毛巾,做個飯什麽的,那是沒問題的。
    “照這個進度,恐怕不需要一個月就能修好。”李工頭匯報說。
    這不是人多的問題,而是大家幹活齊心,都拚命幹。
    不偷懶,不耍滑頭。
    這種情況下,如何不快。
    修路進度是快了,但是陳暮在和有關部門談地的時候,卻遇到麻煩了。
    喜歡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請大家收藏:()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