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優勢太大

字數:8754   加入書籤

A+A-


    “我,這,你...”沈婉鈞有點結巴,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錢給的太多了。
    多到她有點自愧拿那麽高工資了。
    “怎麽了?嫌棄錢多了?那可以,我就不給你漲薪了!”陳暮調侃。
    “才,才沒呢!你給我,我就要!”沈婉鈞連忙表示抗議。
    傻子才不要錢呢!
    雖然錢多的,讓她有點心虛。
    畢竟,自己似乎什麽都沒有做,就拿那麽高薪水,她真的問心有愧。
    但,你要她不拿,她又覺得自己不能那麽傻。
    何況,她內心也清楚,陳暮弄來那麽多錢,肯定不正常。
    賣魚,誰家賣魚一下子賣出1700多萬來!
    你就算是賣鯨魚也賣不了那麽多啊。
    顯然,這也有封口費在裏麵。
    “那你幫忙去入賬一下。這些都算是公司的賬。”陳暮說。
    沈婉鈞點頭。
    幸好這都是來自於港島的交易,她入賬也比較簡單。
    至於說納稅問題,現在鵬城這邊還有一個退、減、免稅政策的。
    陳暮這邊是出口,本就有國家的退稅政策,其次,還有一個農村開企業的政策優惠政策。
    嚴格來說,沈婉鈞計算過,按照現有的鵬城和國家的政策計算下來,陳暮這邊收到的全部都是港幣。
    那麽,陳暮正常來說,每賺1萬港幣,國家還有退稅給陳暮15,也就是補稅1500港幣給陳暮。
    一分錢不交不說,國家還補貼錢給你。
    這個政策,一度執行了很多年。
    為何?
    因為這個年代的國家,需要外匯。
    人民幣在外麵買不了東西。
    你隻能通過外匯去購買國家需要的各種物資和科技,設備。
    許凡這邊賺錢了港幣,然後申報上去,去將港幣換匯成為人民幣。
    然後國家就根據你這申報的外匯收入,對你進行15退稅獎勵。
    當然,獎勵的都是人民幣。
    關於這件事,沈婉鈞向陳暮提過。
    陳暮可以額外再找國家申請15的退稅獎勵。
    不過陳暮直接否決了。
    這個申報,肯定能獲得獎勵。
    但是,你現在拿的越多,未來的麻煩越多。
    你拿了那麽多退稅,未來上麵自然會想辦法從你身上再拿回去。
    這一點,陳暮可是再清楚不過的。
    陳暮可不希望自己被上麵惦記。
    相反,陳暮依然讓沈婉鈞去正常申報,但是卻不去要求退稅,並且主動去稅務局簽署一份放棄退稅的申明。
    到時,上麵未來查賬起來,自己這年年放棄退稅申明,不說是免死金牌,但也是一份厚厚的愛國投名狀。
    隨後,當陳暮宣布了加薪後,整個漁民村都沸騰了。
    多賺錢,誰不喜歡呢!
    尤其還多賺那麽多!
    這也讓李工頭他們羨慕不已。
    當然,他們在這開工,工錢也已經很高了。
    每人每天,最少也能賺20元一天。
    而且,如果輪到夜班,還能有5元的夜班津貼。
    這可是其他地方所賺不到的。
    這人加薪了,那幹活就更有幹勁了。
    陳暮這邊,則再次來到鵬城。
    這幾天,除開延遲了給二太珍珠翡翠項鏈外,更重要的一點也是買車的事情。
    那車販子已經打電話來了,說陳暮要的三台車已經弄到了。
    總價是70萬。
    三台車,一輛豐田fj酷路澤,一輛豐田9座海獅,再來一輛平常村裏代步的花冠。
    “老板,你看,都是準新車,都才開了一千多公裏。一起70萬!”車販子眼睛都笑眯了。
    這可是70萬。
    這一單要是成了,他個人至少能拿10萬。
    這什麽年頭?
    1979年的6月底,10萬傭金,這是一大筆錢了。
    陳暮打量了一下,三台車。
    果然都很新。
    真的是準新車。
    陳暮極為滿意。
    有車了,那就方便出行了。
    不然像現在,要搭小巴車出行。
    而小巴車,基本上一小時左右才一趟。
    等不及,就隻能騎自行車。
    這往返十幾公裏,二十公裏的,也累。
    尤其,現在路不好走,那騎起來也折騰。
    “行,我很滿意。你再優惠一點,我立刻付款!”陳暮笑說。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陳暮以68萬的價格,拿下了一輛豐田fj酷路澤,一輛豐田9座海獅,再來一輛平常村裏代步的花冠。
    自然,這豐田fj酷路澤就是陳暮自己開了。
    至於豐田9座海獅,就是狩獵護衛隊專用車了。
    而那輛花冠,平常就是沈婉鈞出門辦事所用。
    如果村裏人有急事,也可以借用。
    “這給我專用?我還不會開車呢!”沈婉鈞一聽,望著那輛白色的花冠車,扭扭捏捏。
    又是歡喜,又是有點怪不好意思的。
    畢竟,她真的啥也沒做,不但月薪漲到了1000元,還配車。
    “放心,你出門,會給你配備2名護衛隊隊員,畢竟你可是我們公司的會計,兼任出納。你的安全最重要。到時,你不需要會開車。他們會開車!”陳暮笑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啊?還給我配司機啊!”沈婉鈞更是感到受寵若驚了。
    “嗯,到時啊,你過年,就讓他們開車送你回去。多帶上一點港島那邊的年貨。”陳暮笑說。
    沈婉鈞一聽,這心中甜滋滋的。
    當然,車現在買了。
    但是還開不回去。
    現在還在修路呢,估摸著還要三周左右才能修好,通車。
    原本李工頭那邊是說先搶修一條車道出來,方便通車。
    其餘五條道再來慢慢修。
    但陳暮想了想,還是一次性修好。
    不然,修好一條道,車來車往,也影響李工頭他們修路。
    要知道,一個月左右,那位老人就要來考察了。
    陳暮可是希望給他一個好印象。
    車買了,放哪?
    陳暮直接停在鵬城電視台停車場那。
    “嘿,陳暮村長,闊氣啊,一下子買了三輛車。”侯玉婷看見陳暮三輛車,打趣,“怎麽樣,老同學,我給你介紹這工作不錯吧!”
    沈婉鈞嬌羞點點頭。
    她怎麽能說,自己當初是真瞧不起這邊。
    當初還打算推掉,讓給其他人。
    “對了,陳暮村長,我聽說,你在招商引資啊。”侯玉婷問。
    陳暮點頭。
    “單純賣海鮮給港島那邊,市場有限,賺不到多少錢,我打算招商,不過不是要資金,資金我們有,我們要的是技術。”陳暮說。
    “我聽說,你不打算投資服裝,皮鞋之類的產業,而是走海鮮。”侯玉婷好奇問,“別的村,都是弄這,你居然不弄。我聽說,有的村,都簽了30年四五千萬的招商引資!就你們村,如果搞,恐怕投資力度更大。”
    畢竟,相對於其他村,陳暮的漁民村的民企更大。
    這裏可是好幾次上電視台,還上了《新聞聯播》的。
    這樣的曝光了,讓很多港商都願意去漁民村投資。
    可一連被陳暮這邊拒絕了十幾個。
    “嗯,搞那種產業,容易汙染環境。對環境破壞太厲害了。我不想弄那種。我想搞海鮮加工。”陳暮說。
    “海鮮加工啊,鯡魚罐頭那種?”侯玉婷問。
    鯡魚罐頭,在海產品裏可是非常有名的。
    哪怕是大陸也耳熟能詳。
    “呃,類似。”陳暮點頭。
    其實,陳暮更想做的還是醃製類的幹貨,那樣更簡單,也更容易運輸和保存。
    “我倒是有一個介紹,不過不是海鮮加工,而是罐頭加工。我認識一個朋友,他以前是港島那邊“鷹嘜金錢”的一個車間生產主任。不過呢,因為得罪了老板的公子,所以被開除了,連帶著讓他在個港島那邊這個行業都待不下去。所以,他打算過來找點商機。”侯玉婷介紹說。
    陳暮眼睛一亮。
    自己現在有錢,就愁投資呢。
    罐頭,也可以啊。
    罐頭有好幾種。
    例如,水產類罐頭,水果類罐頭,還有肉類罐頭。
    這都可以做,市場還不小。
    “他有技術,也有人脈,就是沒錢。不過我想陳暮村長,應該不缺錢。那你們倒是很合拍。”侯玉婷笑說,“要不要,我將他約出來,聊聊?”
    陳暮點頭。
    隨後,侯玉婷打了個電話回來。
    “陳暮村長,已經和他約好了。他馬上過來,你們就在我辦公室談吧。”侯玉婷笑說,“如果你們能達成協議,我也算是為鵬城經濟發展,做出了一點小小的貢獻。”
    很快,一名略微禿頂的中年男子急匆匆而來。
    侯玉婷將雙方介紹完後,就拉著沈婉鈞去逛街了。
    如今鵬城才改革開放沒幾個月,但是已經開始凸顯未來一線大城市的氣象。
    尤其,在購物方麵,已經不比京城差多少了。
    所欠缺的,無外乎就是不像京城那樣有那麽多大商場。
    但是這個,過幾年,必然都會出現在鵬城的大街小巷。
    雙方一方客套寒暄後,直接步入主題。
    中年男子從褪色的帆布包裏掏出一疊泛黃的圖紙,指節重重叩在侯玉婷的辦公桌:“陳村長,這是‘鷹嘜金錢’第三代豆豉鯪魚生產線的改良方案。我被開除前,已經把核心參數刻進腦子裏。”
    他的袖口露出半截燙傷的疤痕,“就說這高溫殺菌環節,我琢磨出的分段控溫法,能讓罐頭保質期延長三個月,成本還能壓下兩成。”
    陳暮摩挲著圖紙邊緣的卷邊,注意到對方皮鞋鞋尖磨得發白。
    “冒昧問一句,張主任既然有技術,為何不自己找投資人?”?
    “嗬。”張主任苦笑一聲,從口袋裏摸出皺巴巴的煙盒,發現空了又塞回去,“港島罐頭圈都知道我是‘刺頭’,那些老板寧願用二流技術員,也不願沾我。上個月去九龍談合作,人家直接說‘誰用你,就是和李家作對’。”
    他突然挺直腰板,“但鵬城不一樣!聽說這裏連外資企業都能開,我這點技術,總能找到容身之地。”
    陳暮從公文包裏取出銀行存折推過去,扉頁上“存款金額:壹佰萬元整”的數字在日光燈下泛著金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主任的喉結劇烈滾動,目光死死釘在存折上:“這、這麽多?”
    “我要做就做最大的。”陳暮抽出張白紙,用紅筆在中間畫個圈,“生產線要最先進的,廠房至少占地五十畝。初期先上三條線,水產、水果、肉類各一條。”他在圈外畫了三道輻射線,“三個月內打開珠三角市場,半年銷往全國,一年後出口東南亞。”
    張主任抓起鉛筆在紙上快速計算,筆尖劃破紙麵:“資金倒是夠,但有個關鍵——原料供應。水產罐頭得用新鮮鯪魚,水果罐頭要當季水果,肉類得保證品質。”
    他突然想起什麽,掏出個小本子,“陳暮村長的漁村,不知能不能穩定提供野生鯪魚,如果可以的話,這方麵成本就可以降到最低,然後就是運輸成本......”
    “冷鏈車我來解決。”陳暮打斷他,“我認識港商,能搞到二手冷藏集裝箱。”
    他敲了敲桌麵,“但銷售渠道得靠你。你在港島這麽多年,總有些老客戶願意試試鵬城產的罐頭吧?”
    張主任的眼睛亮起來,在本子上唰唰寫下一串名字:“李記海味、興隆百貨......這些老板以前沒少誇我的罐頭味道好。隻要咱們的產品質量過硬,價格比港島貨低兩成,不愁打不開銷路!”
    他突然壓低聲音,“不過得抓緊,下個月東南亞那邊有個食品展銷會,要是能趕上......”
    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侯玉婷舉著兩袋菠蘿包探進頭:“聊得怎麽樣啦?沈小姐都逛累了——喲,這是列了作戰計劃?”
    她湊過來掃了眼滿桌的數字,突然拍手,“我想起來了!鹽田那邊有塊閑置的倉庫用地,正在招商引資,租金能給你們打七折!”
    陳暮卻是微微一笑,擺擺手。
    “不用,現在我們漁民村地多的是。修廠房,多的是空地。不需要零另外去租,我們修我們自己的廠房,打造我們自己的生產線。”
    “如果這樣,陳暮村長,我相信憑借我的技術,和你的資金以及供應鏈支持,我們的罐頭廠一定可以壓倒港島那些罐頭廠。他們的生產成本太高,根本無法和我們競爭。”
    窗外,鵬城的天際線正在起重機的轟鳴聲中悄然生長,鋼筋水泥的森林裏,一罐罐頭的創業故事,正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醞釀著破土而出的力量。
    喜歡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請大家收藏:()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