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惡念

字數:4313   加入書籤

A+A-


    吳歌猛地睜開雙眼,掀開麵前的簾子狂嘔起來。
    轎夫們四臉懵逼:是我們走得太快了嗎?大師怎麽還暈轎了?
    等吳歌吐夠了,扶著轎門打量四周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又穿了。
    看眼前人的打扮好像是明代服飾,吳歌穩了穩心神,好歹這回穿的是個人啊,上回耗子都當過來了,還有什麽可怕的。
    來吧,貧道無所畏懼!
    吳歌朝轎夫歉意的笑了笑,又縮回了轎子裏。
    隻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坐在轎中的吳歌並不清楚自己要被送到哪裏,008也沒給其他提示……咦?
    吳歌就感覺有什麽硬邦邦的東西硌著她的後腰,拿出來一看是兩本書外加一封信。
    這兩本書正是《陰陽學手劄》和《風水學秘術》,至於手裏的這封已經拆開的信她卻不記得是怎麽來的。
    疑惑的打開這封信,吳歌將它看了一遍,心中茅塞頓開。
    寫信的人名叫劉基,字伯溫,是明朝的開國元勳之一,在曆史上也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劉基輔佐朱元璋平天下,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他為“吾之子房”。在中國民間,也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說起來他也算是位玄學大佬,從信中的稱呼來看,他是自己的朋友,隻不過是位已故的朋友。
    信中的內容傳達出的信息可以概括為三點:
    1.劉基臨死之前已經幫自己打點好了從日本回到大明的路,但作為代價,自己對大明皇帝發下了道心誓——今後若見到朱家子孫落難,必鼎力相助。
    2.自己回到故土後以走親訪友之名暫居武城吳家,劉基曾有恩於吳家,吳家家主吳合忠是可信之人。
    3.信中勸自己低調行事,千萬不能讓“他”找到自己的下落,不然後果將不堪設想。
    吳歌習慣性的撓了撓頭,隻覺心煩的很,突然發現手下的觸感不對。
    嗯?嗯?嗯?!
    我頭發呢?!!
    我禿了,但我也沒變強。
    吳歌頂著鋥光瓦亮的鹵蛋行走在吳府的宅院內,家奴正領著她往後院的住處趕。日頭西斜,暖黃的光打在她身上,襯得她如得道高僧一般。
    師父,您原諒我,徒兒並不是心甘情願改行當和尚的,徒兒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啊!
    想我吳歌一生兩袖清風窮的),身無長物,唯一長的頭發還他娘混沒了。剛才她對著院中的水池一看,魂兒都驚飛了。
    好家夥,這次竟然是身穿;好家夥,原來我光頭還沒長頭發的時候難看。
    唉!算了,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看開點吧。
    吳歌正自怨自艾的時候,突然被凍的打了個哆嗦。慌忙轉頭用目光搜尋,一眼就看到了那個背負著黑色怪物的孩子。
    男孩兒七八歲的樣子,長得粉雕玉琢十分可愛,就是麵色清冷了些,少了點活潑,多了絲沉鬱。
    他正站在一棵柳樹後麵,麵無表情的偷聽府中下人們的議論。
    “聽說了嗎?少爺的生母半個月前上吊自殺了!”
    “啊?怎麽回事,是她丈夫又打她了嗎?”
    “不止呢!我跟你說你可別跟別人講,我聽鄉下的親戚們說,她家姓汪的那口子又賭錢了!輸光了賠不上,就把自己老婆抵出去還債,好幾個彪形大漢去他家抓她,她拚死抵抗被活活打暈了過去。再醒來就發現自己躺在陌生男人的床上,被……唉,最後不堪受辱,拿繩上吊了。屍體都沒人收斂,那家男人嫌晦氣,直接扔了亂葬崗。”
    “這也太慘了,那亂葬崗上全是野狗,還不得被……”
    “噓!你小聲點!若是被少爺聽到了,告到老爺那,咱倆少不了一頓板子!”
    “哎呀怕什麽,這小少爺天天拉著個臉,死氣沉沉的,也就腦瓜兒聰明些,就被那些沒見過世麵的鄉下人當成神童了。要不是他們把他吹上了天,老爺才不會收這麽個遠房親戚的次子做繼子呢!”
    “也是,老爺都快半個月沒來院裏看他了,除了請安連麵都見不上,這算哪門子父子?到底不是親生的啊。”
    “還不是因為這孩子太不討喜……”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還請女施主們口下留德,切莫背後語人是非。”
    兩個仆人嚇了一跳,一看說話的是個年輕俊俏的小和尚,頓時有些生氣,剛想發作就看見了柳樹後的男孩兒。
    完了,芭比q了。
    別看兩人嘴上說的硬氣,再怎麽說人家是主,她們是仆,要是傳出惡仆欺主的名聲去,她們的飯碗也不用要了。
    兩人馬上換了一副諂媚的表情,點頭哈腰的給男孩兒道歉,男孩兒也不說話,就定定的看著地麵發呆。
    ——可他背後的黑色怪物卻仍舊張牙舞爪著,想要吞噬男孩兒的心智。
    那是男孩兒的惡念。
    都說相由心生,行隨意動,但世上也不缺人麵獸心的“壞人”,更不少克己守法的“好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善念與惡念最終引發的結果,還是在於人的控製上。
    控製不住惡念的,就如孫臏和龐涓。
    史記曰:“孫臏嚐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
    同學期間兩人情誼甚厚,並結拜為兄弟,孫臏年長,龐涓為弟。二人出道之後,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將孫臏騙到魏國,使其成為殘廢。但最終龐涓還是死在了孫臏的手裏。
    願將心中善念付諸於行動的,就如韓信與漂母。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後信為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漂母也曾說,她不是為了報答才分食物給韓信的,但“人之善,老天豈能負之”?
    終究是要勸人向善的,眼前的男孩兒這麽小,還是要往正途上引導才好。
    “謝謝這位大師替我說話。”男孩兒一開口就是軟糯的聲音,看著吳歌笑得謙和有禮。
    可他笑意卻不達眼底。
    “阿彌陀佛,小施主不必客氣,貧僧也是心有不忍。這人世離別就像大樹落葉,你母親隻是先走一步到下一世去等你,就像今生一樣,母子有緣自會再次相見。”
    男孩兒的眼眸閃動了一下,笑意真誠了幾分:“多謝大師寬慰,隻是下一世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信我信我,孩子你要看開點啊!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可活人總要往前看,你若習慣了黑暗,就真的見不到光明了。
    男孩歪了歪頭,輕笑出聲。
    “我叫吳中,不知大師怎麽稱呼?”
    喜歡盜墓:我靠給主角團擋傷活命請大家收藏:()盜墓:我靠給主角團擋傷活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