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各國的心思

字數:3207   加入書籤

A+A-


    鹹陽城的秋風吹散了最後一絲暖意,街市上人聲鼎沸。商賈們操著各地口音討價還價,學子們捧著新印製的書籍匆匆而過。
    "賣報!賣報!"一個報童揮舞著新鮮出爐的《大秦新報》,"王上宣布再減農稅一成,大秦學院、大秦女子學院、大秦醫學院入學考試一個月後在鹹陽舉行!"
    不遠處,幾個商人交換了個眼色,悄悄買下幾份報紙塞入袖中。他們是各國派來大秦的密探。短短一年間,秦國的變化已讓列國君主寢食難安。
    楚國·郢都王宮,楚王負芻將密探送回的情報重重拍在案幾上,絲綢袖袍帶翻了青銅酒樽,瓊漿玉液灑了滿地。
    "科舉取士?三大學院?印刷典籍?"楚王負芻的聲音因憤怒而顫抖,"嬴政小兒,這是要掘我楚國的根基啊!"
    階下眾臣噤若寒蟬。景騏輕咳一聲:"大王息怒。據老臣所知,秦國這些新政確實收效顯著。單是那展覽會,一月稅收就抵往年一年..."
    "這正是寡人憂心之處!"楚王負芻猛地站起,腰間玉佩叮當作響,"你們看看這些數字——糧食增產一倍,賦稅反而減少,國庫卻更加充盈!長此以往,我楚國拿什麽與秦抗衡?"
    丞相項燕上前一步:"臣以為,秦國之變,關鍵在於人才。秦國嘉陽公主贏無憂通過科舉和學府網羅天下英才,我楚國也當改革選官之製——"
    "荒謬!"昭陽厲聲打斷,"我楚國世卿世祿,豈能效法秦人那套?那些寒門子弟,懂得什麽治國之道?"
    楚王負芻煩躁地揮手:"夠了!傳寡人令,即刻派使者入秦,就說...就說祝賀秦國豐收,順便探聽虛實。另外,加強邊境守備,特別是與秦接壤的一帶。"
    當夜,郢都城門悄然開啟,三輛不起眼的馬車向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齊國·臨淄王宮,丞相後勝將竹簡輕輕放下,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窗外春雨淅瀝,卻澆不滅他心頭的焦慮。
    "大王,秦國這次是真的變了。"後勝歎了口氣,"不再是那個隻會打仗的虎狼之邦了。"
    齊王建把玩著剛從秦國走私來的玻璃杯,陽光透過杯壁在他臉上投下變幻的光斑:"這杯子,比青銅器輕巧,比陶器透亮,秦人是怎麽造出來的?"
    "據說是嘉陽公主贏無憂親自指點工匠所製。"後勝苦笑,"更可怕的是印刷術,他們現在能量產典籍,一月可印萬卷。我們的學子都在偷偷購買秦國的書籍..."
    齊王建終於放下玻璃杯:"丞相有何良策?"
    "臣以為,當效其長技。"後勝眼中閃過精光,"我們可派使團入秦,明為交好,實則學習他們的科舉、印刷之術。同時..."他壓低聲音,"收買秦國工匠,尤其是掌握玻璃和印刷技術的。"
    田建若有所思:"可嬴政會這麽輕易讓我們學走嗎?"
    "所以需要雙管齊下。"後勝從袖中取出一卷密信,"代王嘉派人聯絡,提議合縱抗秦。我們表麵應和,暗中發展,方為上策。"
    雨聲中,君臣二人的低語漸漸隱沒。窗外一株桃樹被雨水打落花瓣,零落成泥。
    魏國·大梁王宮,金碧輝煌的大殿內,魏王假高坐在高處,他麵色凝重,眉頭緊鎖,不時地唉聲歎氣。
    大殿下方,文臣武將們分列兩旁,個個神情肅穆,誰也不敢輕易開口。
    沉默良久,魏王假終於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氛圍,他的聲音帶著一絲無奈和焦慮:“都說說吧,我們魏國如今該如何是好?”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麵露難色。這時,魏子原站了出來,“大王,秦國變法圖強,我們魏國若想與之抗衡,也需革新。可先從農業入手,學習秦國興修水利,提高糧食產量。”
    “談何容易!”將軍段幹崇皺著眉頭道,“秦國變法有嘉陽公主謀劃,又有秦王全力支持。我們魏國人才匱乏,且宗室貴族眾多,改革阻力太大。”
    魏王假歎了口氣,“難道就隻能坐以待斃?”
    這時,晉鄙上前一步,“大王息怒。據老朽觀察,秦國這一係列改革,看似雜亂,實則環環相扣。科舉取士打破貴族壟斷,印刷典籍統一思想,減免賦稅收買民心...”
    "晉鄙何必長他人誌氣?"辛垣衍冷笑,"秦國再強,現在不也是要和我魏國合作?"
    晉鄙搖頭:"今非昔比。秦國現在減免賦稅,百姓歸心;糧食增產,軍糧無憂;更可怕的是那三大學院,正在培養大批忠於秦王的學子。假以時日..."
    “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坐以待斃!”辛垣衍情緒激動地喊道,他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仿佛要衝破屋頂。“我們必須要采取行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他的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眾人,接著說道:“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麽,我們放下身段,心甘情願地歸順於他們,以求一時的安寧;要麽,我們就聯合其他幾個國家,共同對抗秦國,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讓秦國不敢輕易侵犯我們!”
    大殿內頓時陷入一片死寂,眾人都在權衡這兩條路的利弊。魏王假沉思許久,緩緩開口:“歸順秦國,我魏國君臣顏麵何存?聯合他國,又怕合縱之盟如同虛設。”
    就在眾人對如何應對當前困境毫無頭緒、愁眉不展之際,突然有一個人高聲喊道:“假如大秦失去了嘉陽公主呢?”
    這句話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瞬間點燃了眾人的熱情。畢竟,秦國之所以能夠如此迅猛地發展,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嘉陽公主的卓越才能和智慧。可以說,嘉陽公主就是秦國的頂梁柱,如果她不在了,秦國的發展勢必會受到嚴重阻礙,甚至可能停滯不前。
    然而,就在眾人興奮地討論這個提議時,魏子原站出來表示反對。他冷靜地分析道:“絕對不行啊!我們魏國目前的國力實在太過薄弱,如果嘉陽公主真的出了什麽事情,被追查出來與我們有關,那我們又如何能夠承受得住秦王的滔天怒火呢?”
    喜歡穿越大秦,始皇求我做女帝請大家收藏:()穿越大秦,始皇求我做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