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潔身自好

字數:3681   加入書籤

A+A-


    王良浦是一個堅持“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性子。
    這種性格特質貫穿了他生活的方方麵麵。
    他深信,隻有遵循規矩,生活才能有條不紊地前行,社會才能和諧穩定。
    在他的認知裏,規矩是一種準則,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一種尊重,更是對生活的一種敬畏。
    從男性的獨特視角來看,王良浦和妻子的婚姻生活,充滿了不和諧的顛簸。
    尤其是在他們迎來愛情的結晶——孩子之後,家庭關係變得愈發複雜和緊張。
    一開始,家庭瑣事如同不斷襲來的海浪,衝擊著他們原本就不穩固的婚姻之船。
    王良浦的父母和妻子之間常常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生活習慣的差異等各種事情發生爭吵。
    有一次,王良浦實在壓抑不住內心的苦悶,向姐姐傾訴道:“姐,我真的厭倦了這種生活。”
    姐姐隋媽深知弟弟的難處,有時候為了緩解家庭的緊張氣氛,她會把父母接到自己家裏住一段時間。
    王良浦和姐姐家的感情十分深厚。
    雖然王良浦和妻子的感情並不和睦,但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這些年,他一直在外地辛苦打拚,從來都是潔身自好。
    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隻為了能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他賺了錢後,總是第一時間打給妻子,用於養育孩子。
    在他看來,賺錢養家、培養孩子是他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他不能因為夫妻感情的問題而忽視了自己的責任。
    夫妻感情是不好,他賺錢養家,賺錢培養孩子,從來沒有那些亂糟糟的男女關係。
    活到40多歲,他不算多金,沒有那種讓人羨慕的財富和地位。
    他看起來行事規矩,就像一本行走的教科書,每一個舉動都符合社會的道德規範。
    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外甥女做三姐這種事。
    在他的價值觀裏,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社會的道德和倫理規範,是對規矩的公然挑戰。
    他無法理解外甥女為什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他覺得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尊嚴和底線,不能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原則。
    王良浦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紮,他一方麵深愛著自己的外甥女,希望她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另一方麵,他又無法認同她的行為,覺得必須要讓她認識到錯誤。
    在生活與職場交織的複雜網絡中,他內心深處對梁西斌懷有一種由衷的佩服之情。
    這種佩服並非源於一時的衝動或表麵的現象,而是在長期的相處與共事過程中逐漸積累形成的。
    在他看來,孫偉同樣也是一位值得稱讚的職業經理人。
    孫偉身上有著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良心。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利益至上的商業環境中,很多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和道德底線。
    還記得那一天,他滿心悲憤地衝進孫偉的辦公室。當時的他,仿佛一隻被激怒的獅子,情緒激動到了極點。
    他聲嘶力竭地大喊大叫,將自己內心的委屈和痛苦一股腦地傾訴出來。
    他向孫偉訴說著隋玲事情的前因後果。
    孫偉靜靜地坐在那裏,專注地傾聽著他的每一句話,眼神中充滿了理解和同情。
    等他情緒稍微平複一些後,孫偉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給予了他真誠的安慰和勸說。
    而梁西斌的處理方式則與孫偉截然不同。
    當他因為隋玲的事情陷入情緒的漩渦無法自拔時,梁西斌應該也知道了,並沒有像孫偉那樣用言語去安慰他,裝作不知道。
    梁西斌什麽也沒說,隻是默默地做出了一個決定——將他外派。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明白了梁西斌的良苦用心。
    梁西斌知道,在他情緒激動的時候,任何言語都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隻有讓他離開這個充滿矛盾和壓力的環境,讓時間來慢慢撫平他內心的創傷,他才能真正地冷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時間就像一把神奇的手術刀,慢慢地解開了他心中的疙瘩。
    此次洽談進行得十分順利,從踏入通城葡萄酒廠那寬敞明亮的會議室開始,雙方的交流便在一種友好且專業的氛圍中展開。
    在網良浦清晰且全麵地闡述了自己的合作思路和計劃中,每一個細節都講解得頭頭是道。
    而通城葡萄酒廠的副廠長也展現出了極高的誠意和專業素養,認真傾聽他的發言,不時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問題。
    雙方就合作的模式、利益的分配等核心問題進行了多輪磋商,最終敲定的合作意向讓會議室裏洋溢著喜悅的氛圍。
    這初步洽談的結果無疑是令人滿意的,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框架合作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接下來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
    他的下一步計劃,是尋找種植人參的大戶。人參,作為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在市場上有著廣闊的需求和極高的價值。
    在長白山和白山等地,那裏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也是人參生長的絕佳之地,也孕育了許多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人參種植大戶。
    其實,早在與通城葡萄酒廠洽談之前,他就已經開始著手在長白山和白山等地聯係這些人參大戶。
    他不辭辛勞地奔波於各個深山村落之間,通過當地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人脈關係,收集了大量人參種植大戶的信息。
    然後,他逐一與這些大戶進行溝通和交流。他親自拜訪了一位又一位的人參種植大戶,走進他們的種植基地,實地考察人參的生長情況和種植技術。
    當地人帶他穿梭在茂密的人參地裏,一邊仔細地介紹人參的生長習性和養護要點,一邊分享著自己多年來的種植心得。
    他帶人認真地傾聽著,不時地詢問一些問題,還拿出本子詳細地記錄下來。
    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他也與一些人參大戶達成了合作意向,並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