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殿下想徹底解決胡元嗎?

字數:4121   加入書籤

A+A-


    “這些東西不用往京城送了。”
    朱標笑眯眯的說道:“既然是棒子們送給姐夫的,那姐夫盡管收下,回頭我跟我爹說一聲就行,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想辦法趕緊開了榷場,想辦法攢下一些錢糧。”
    楊少峰忽然又不太想要這十幾個箱子了。
    這他娘的算什麽?
    拿著棒子送給本官的東西賞賜給本官,然後再讓本官想辦法坑蠻子,攢錢糧?
    這讓楊少峰有一種朱標是空手,而自己是白狼的感覺。
    可是真要舍棄這十幾個箱子,貌似會更虧?
    畢竟榷場是早晚要開的,錢糧也是早晚都能積攢下的。
    楊少峰怎麽算都感覺自己有些虧。
    本著獨虧虧不如眾虧虧的心思,楊少峰幹脆笑眯眯的望著朱標問道:“敢問殿下,陛下要積攢錢糧是打算幹什麽?”
    朱標微微歎息一聲道:“還能幹什麽?肯定是繼續北伐胡元。”
    略微頓了頓,朱標又補充道:“胡元底蘊猶在,控弘之士不下百萬之餘,戰馬不下百萬匹,隨時都有可能卷土重來,不得不慎。”
    嗯?
    老登要是想攢下錢糧去幹別的事兒,那自己多少要給他找些樂子。
    可要說是派兵北伐,那自己還真不能給他添堵。
    暗自琢磨一番後,楊少峰才斟酌著說道:“臣剛剛已經說了,榷場什麽時候開都行。”
    “不過,棒子那邊兒的土地也不見得就比登州府的土地好多少,再加上棒子的士紳們也不幹什麽人事兒,棒子們根本拿不出多少糧食。”
    “要積攢糧食,還是得著落在安南那些猴子的身上。”
    “還有占城。”
    “暹羅。”
    楊少峰說著說著就憤怒起來。
    “那些地方可都是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沃土!”
    “那些猴子們懂個屁的耕種?”
    “可憐我登州百姓辛辛苦苦耕種一年,到頭來落下的糧食還不如猴子隨手撒一把種子收獲的糧食多!”
    “還有天理嗎?”
    “還有王法嗎!”
    瞧著越說越憤怒的楊少峰,朱標忍不住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勸道:“姐夫,姐夫,胡元,胡元為重,更何況四川還有明夏割據,交址之事,還是暫緩為上。”
    被朱標這麽一說,楊少峰也慢慢冷靜了下來。
    這事兒確實挺操蛋的。
    後世都說朱重八定下了一大堆狗屁不通的規矩,說朱重八不懂經濟,說朱重八定下的衛所軍製和工匠世襲製遺禍無窮,說朱重八定下不征之國純屬扯淡。
    實際上,這種說法大多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洪武年間的大明是個什麽情況?
    北邊的胡元亡而未亡,胡元朝廷隨時都有可能反撲。
    西南腹地的四川有一個國號明夏的政權割據,明玉珍死後繼任的國主明升在洪武三年的時候還曾派兵攻打大明。
    再往西邊還有一個帖木兒汗國虎視眈眈,被歐羅巴蠻子們稱為“十五世紀最偉大、最有權勢的國王之一、聞名於世的征服者”帖木兒,還在夢想著恢複蒙古帝國榮光。
    東北的棒子不必多說,向來講究“事大”的棒子們一直在胡元和大明之間反複橫跳。
    東南的閩、浙一帶真假倭寇橫行,連帶著山東、南直隸等大部分沿海地區都不安穩。
    南邊的交址、暹羅、占城和緬甸等國雖然表示臣服,但是李二鳳曾經說過: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這些藩屬都有過趁大明北伐的機會偷偷搶占大明地盤的黑曆史。
    好嘛,四麵八方要麽是有仇的,要麽就是不乖的。
    在這種情況下,朱重八能搞出什麽樣兒的經濟策略?
    能搞出衛所軍囤以解決北伐糧草的需求,能利用匠戶製度來解決軍械的需求,這已經是在沒有工業化基礎的時代所能做出的最優解。
    不過,這種情況也就到此為止了。
    誰讓本官有上帝視角呢?
    楊少峰微微一笑,對朱標說道:“殿下,想真真正正的,徹底解決掉胡元嗎?”
    朱標微微一怔,隨即便向著楊少峰拱手說道:“請姐夫指點。”
    楊少峰嗬的笑了一聲道:“敢問殿下,徹底解決胡元的難點在哪裏?”
    朱標略微斟酌一番,說道:“徹底解決胡元的難點,其實就跟漢時匈奴、唐時突厥的問題一樣,草原之人閑時為民,戰時為兵,騎兵又來去如風……”
    正當朱標盤點著解決胡元的難點時,楊少峰卻笑了笑,說道:“殿下想的岔了。”
    朱標微微一怔,問道:“岔了?”
    楊少峰嗯了一聲道:“殿下說的是與胡元打仗的難點,卻不是徹底解決胡元的難點。”
    向著朱標告了聲罪,回到書房拿了紙筆回來後,楊少峰幹脆在紙上隨意畫了幾條線。
    “這條線代表長城。”
    “長城以北,降水量不如長城以南,土地沙漠化比較嚴重,不宜耕種。”
    “由此,才導致了草原之民以遊牧為生。”
    “而遊牧為生的最直觀後果就是沒辦法像中原百姓一般以耕種為生,隻能逐水草而居。”
    “不能以耕種為生,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麽儲存糧食。”
    “不能儲存糧食,就意味著無法應對白災、黑災和灰災。”
    “逐水草而居,往往也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搶完了就跑。”
    “所以,這才是匈奴、突厥和胡元等遊牧民族一到冬天就會大舉南下劫掠的真正原因。”
    朱標的臉色有些難看。
    自家姐夫說的這些東西好驗證嗎?
    很容易就能驗證。
    隻要查一查曆代史書上關於下雨、下雪等等記載,再查一查北方諸多部落南下劫掠的記錄,隻要兩者之間能對應上,就說明自家姐夫說的是對的。
    那麽真正的問題來了。
    既然草原上不適宜耕種,那是不是就意味著哪怕大明能徹底幹掉胡元,也沒辦法真正長久占領草原?
    草原上以後是不是還會冒出一個新的勢力?
    朱標越想越是心煩意亂,過了好一會兒才望著楊少峰道:“姐夫……”
    楊少峰笑了笑,說道:“殿下,草原百姓沒辦法以耕種為生,不代表他們不想穩定生活。”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