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回旋鏢紮在自己身上

字數:3870   加入書籤

A+A-


    李善長直接說道:“殿下,咱們大明有州縣一千餘個,其中最為特殊的就是寧陽縣。”
    “而當初之所以要把寧陽縣單列為中書直轄,為的就是起到一個試點作用。”
    “如今駙馬爺提出要在州縣和村社之間增加一個小衙門,且不說缺少的官、吏,就是什麽都不缺少,直接在千餘個州縣之間推開,地方官府和百姓之間都容易出現一些混亂。”
    “依臣之見,與其冒然在千餘個州縣之間推開,倒不如先在寧陽縣試行,若是效果好的話,可以向兗州府和登州府鋪開,再慢慢向整個山東鋪開。”
    “等到時候成熟之後,再向整個大明鋪開。”
    劉伯溫再次瞥了李善長一眼。
    想退休了就是老臣。
    眼看著退不了了就是臣。
    這老匹夫,還是一如既往的奸滑。
    不過,這老匹夫說的也沒錯,畢竟寧陽縣是中書直轄,先在寧陽縣試行,好就慢慢推開,不好就改掉,總比直接冒然鋪開要好的多。
    當然,這些因素還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寧陽知縣是楊癲瘋。
    一想到楊癲瘋提出來的損招,最後還是落回到楊癲瘋的身上,劉伯溫的心裏就暗爽不已。
    劉伯溫跟著拱手拜道:“殿下,臣也覺得韓國公所言極是。”
    朱標點了點頭,笑道:“那就由中書下發公文,先在寧陽縣試行,孤回頭就給我爹和姐夫寫信。”
    略微頓了頓,朱標又伸手拿起一份奏本,讓人遞給李善長和劉伯溫。
    “除了小衙門的事情之外,登州府那裏還要求朝廷調撥一些識字、會算數的工匠。”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李善長翻動奏本的手指頓時微微僵住。
    劉伯溫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不見。
    李善長快速的把奏本看了一遍,隨後又一言不發的將奏本遞到了劉伯溫手裏。
    劉伯溫接過奏本看了一遍,在把奏本還給小太監的同時也輕輕的閉上了雙眼。
    造孽啊!
    識字、會算數的工匠?
    他楊癲瘋到底是怎麽把這三個詞聯係到一塊兒的?
    正當劉伯溫暗自腹誹的時候,李善長卻是皺著眉頭說道:“殿下,駙馬爺的要求,著實有點兒為難人了。”
    朱標滿臉讚同的點了點頭,李善長又長歎一聲道:“識字、會算數的工匠其實也有,問題是早在洪武二年的時候,上位就已經把那些工匠派到了寧陽縣。”
    被李善長這麽一說,朱標頓時也想起來了。
    洪武二年的時候,自家老爹確實是往寧陽縣調撥了三百多個工匠。
    更重要的是,自家老爹當時正處於忽然上頭的狀態,甚至暗戳戳的準備要重新打一遍天下,所以調撥過去的工匠不僅覆蓋了當時大明的全部行業分類,而且全都是從匠營裏抽調的最好的工匠,基本都符合識字、會算數的要求。
    問題是那些工匠已經調撥去寧陽縣。
    而到了寧陽縣的工匠還能算做是朝廷的工匠嗎?
    朱標伸手揉了揉額頭,長歎一聲道:“寧陽縣……那就是一個無底洞,現在說什麽都晚了,還是想辦法另外挑人去登州吧。”
    李善長黑著一張臉,正打算點頭應下,忽然之間卻又抬起頭來,望著朱標問道:“殿下,臣記得重新劃分各布政使司治下區域的奏本,也是駙馬爺提出來的?”
    朱標不明所以的點了點頭,李善長卻向朱標告了一聲罪,起身走到了剛剛更新不久的大明疆域圖前麵。
    各個布政使司之間的界線犬牙交錯,凡是能夠成為屏障的山川河流基本上都被一分為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了應天府以外,誰也沒辦法獨處於一個天然的安全環境。
    這個很正常,因為這個布政使司的界線劃分是朱標牽頭,自己和劉伯溫、胡惟庸再加上六部眾臣一塊兒搞出來的。
    不太正常的是,寧陽縣和登州府有大量的工坊,而登州的榷場又可以十分方便的把各個工坊的貨物轉運售賣。
    除此以外,按照朱標之前提出來的,大明還要再搞幾個沿海的榷場出來,並且要在登州府那裏搞一個海關。
    如果這麽算起來的話……
    李善長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沿海以榷場和海關為主,中原和江南以產糧為主,如果北地和秦晉一帶再以工坊為主……”
    “有榷場和海關的沿海離不開北地和秦晉工坊的貨物,也離不開中原和江南的糧食。”
    “北地和秦晉工坊需要榷場和海關幫忙賣貨賺錢,同樣也離不開中原和江南的糧食。”
    “中原和江南倒是離開誰都行,但是沒了沿海的榷場和海關,沒了北地和秦晉的工坊,百姓還是隻能過上苦哈哈的日子。”
    “這盤棋……下得有點兒大。”
    如果真能把這盤棋下完,大明的各個布政使之間就是誰也離不開誰的狀態,誰也別想單獨立個山頭。
    瞧著李善長站在疆域圖前發呆的模樣,朱標當即便笑了起來:“韓國公已經看出來了?”
    李善長嗯了一聲,向著朱標拱手拜道:“回殿下,臣大概能看出來一些,隻是幽州和遼東那邊是什麽打算,臣卻看不出來了。”
    朱標走到疆域圖前,伸手在遼東、遼西一帶比劃幾下,說道:“這些地方會劃分出幾個布政使司,有的以礦藏為主,有的以耕種為主,有的以工坊為主,總的來說,還是要依所各地的不同地勢形態而決定。”
    “不瞞韓國公,寧陽縣出身的那二十幾個進士,他們去燕雲一帶做知縣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規劃做準備。”
    “至於遼東、遼西一帶的規劃,孤暫時也沒想好。”
    說到遼東和遼西,朱標也忍不住有些頭疼。
    在徹底幹掉胡元之前,遼東、遼西一帶還真就是幹什麽都不合適。
    還有,燕雲十六州和遼東、遼西的拆分、建司也同樣是個麻煩事兒。
    朱標胡亂一番,最後還是忍不住伸手揉了揉額頭,歎道:“要不然還是寫封信去登州吧,大不了再搭上一斤小龍團。”
    ……
    書信回到登州的速度很快。
    隻是楊少峰看著朱標寫來的書信,心裏總有一種回旋鏢紮在自己身上的感覺。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