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沒有被知識汙染的清澈
字數:4311 加入書籤
朱皇帝走到桌子前,拿起一件玻璃器皿翻看起來。
玻璃器皿是敞口杯子的造型,這個不稀奇。
比較讓朱皇帝意外的是,杯子外麵竟然還有一道道的橫線,橫線旁邊還標注著數字。
楊少峰開始給朱皇帝介紹:“這是一件五百毫升的量杯,上麵的刻度比較長的橫線刻度代表的是一百毫升,兩道長線中間的短線代表五十毫升。”
“小婿手裏的這件是一百毫升的量杯,上麵的刻度以每十亳升為界限,中間的短線代表的是五亳升。”
“這裏麵最精細的是十毫升的量杯,刻度最精準可以達到半亳升。”
“當然,這種一百亳升和十亳升的已經不能稱之為杯,隻能稱之為試管。”
“一斤水為一升,換算就是一千毫升。”
“但是一斤豆油卻有一千零八十七亳升。”
至於一斤十六兩這種事情,跟本官有什麽關係?
楊少峰繼續說道:“還有,利用這種量具,可以用曹衝稱象的玩法來計算各種東西的密度不同……”
密度,體積,質量,楊少峰張嘴閉嘴就是一大堆名詞。
而朱皇帝則是徹底傻眼。
壞了。
那種單個詞都懂,就算不太懂也能猜測一二,但是連起來又基本搞不明白的感覺又出現了!
沉默了好一會兒,朱皇帝才開口說道:“你直接說,這些東西都有什麽好處?”
楊少峰悄然瞥了朱皇帝一眼。
讓你個老登嘲諷本官。
現在老實了吧?
瞧瞧你那個東北吉祥物的模樣。
眼神中都透露著沒有被知識汙染的清澈!
楊少峰一邊在心裏瘋狂嘲諷朱皇帝,一邊正色說道:“標準化!這些都是為了標準化而準備的。”
朱皇帝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楊少峰卻又伸手拿起一根細細的玻璃管。
“這個是化工學院弄出來的溫度計。”
“將汞注入到毛細玻璃管內,再將冰和水混在一塊兒,取其溫度為零,取沸水的溫度為一百,將之勻成一百等份。”
“把這玩意兒放在室外,就可以觀察到每天的溫度變化。”
“比如說啊,今年最熱的一天是三十五度,明年最熱的一天是三十六度,洪武六年最熱的時候是三十七度,這就說明氣溫是逐年升高的。”
“萬一反過來呢?如果連年降溫,是不是會影響到糧食的收成?”
“當然,也可以讓人夾在腋下,觀察體溫變化。”
“根據醫學院那邊的觀察,人的正常體溫大約在三十六到三十七之間,如果高於三十七,人就會沒精神,高於三十八,人就處於發燒的狀態。”
“對醫學而言,這東西就很有用。”
“還有這個量杯或者說試管,擱在戶外就能觀察降雨量和降雪量,從而可以更好的觀察降雨量和降雪量對糧食收成的影響。”
“如果哪些地方的降雨降雪量比豐收區的降雨降雪量少太多或者多太多,是不是就說明這個地方的收成會受影響?”
朱皇帝再次點了點頭,隻是眼神中除了沒有被知識汙染的清澈,多少還帶著一些迷茫。
這他娘的,還是那種大概能聽明白一些,實際上根本聽不懂的感覺。
但是朱皇帝聽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登州大學的化工學院已經弄出來很多好東西,這些東西對於大明而言會很有好處。
想到這裏,朱皇帝又忍不住撇了撇嘴。
這些牛鼻子老道,一個個的修不成仙,反倒是折騰這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兒很有能耐。
也得虧這個狗東西能想到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正當朱皇帝暗自吐槽時,楊少峰卻又繼續說道:“嶽父大人,小婿這回可沒藏著掖著吧?”
嗯?
朱皇帝頓時大怒。
你個狗東西是什麽意思?
合著咱前些天說了你幾句,你他娘的一直記恨到現在?
簡直就是欺咱太甚!
……
感覺在登州大學受了一肚子委屈的朱皇帝,在回到住處之後的第一時間就開始跟馬皇後訴苦。
“妹子你是不知道啊,那個狗東西就是有意讓咱丟人。”
“他連夜讓人把咱寫的登州大學四個字給弄成了牌匾,張掛在登州大學的正門。”
“還弄出來一大堆咱看不懂的東西給咱顯擺。”
“你說這世上怎麽會有他這樣兒的女婿?”
“……”
朱皇帝越說越是心塞,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了。
被朱皇帝抓住雙手的馬皇後則是想笑。
堂堂的大明皇帝,動不動就跟自己的女婿置氣,你說這叫個什麽事兒?
跟自家女婿置氣也就算了,問題是哪回占點兒便宜就得跟個虧,偏偏還哪回吃了虧就想再報複回去,當真是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的典範。
這次跑回來訴苦,估計又是想讓自己給他出主意再報複回去了。
“現在你該想想,咱們是留在登州過年,還是去北平過年。”
馬皇後不僅沒有幫朱皇帝想辦法報複回去,反而笑著說道:“除非放棄北巡,否則的話,咱們肯定沒辦法在年前趕回京城。”
略微頓了頓,馬皇後又繼續說道:“要是隻有咱們兩個,那在哪兒過年都一樣,反正京城那邊有標兒在。”
“可是老二、老三還有老四、老五還在登州,還有那個錦兒、玉兒和你那個好女婿,咱們要是帶著他們北巡,就得讓他們跟咱們一塊兒在北平過年。”
被馬皇後這麽一說,朱皇帝忽然又憋了一肚子的氣。
本來計劃的好好的,來登州府待上一段時間就去北平,年前再趕回京城。
可是現在倒好,在登州停了一個月又一個月,眼看著就該選擇是在登州府過年還是去北平府過年了。
都怪那個狗東西!
要不是他弄出來的這些新花樣兒太吸引人,咱也不會在登州府停留這麽久!
朱皇帝越想越氣,最終卻還是咬牙切齒的說道:“咱們回京去過年,等年後再來。”
“就像妹子你說的,還有老二、老三和老四、老五他們。”
朱皇帝眼珠子一轉,又補充了一句:“主要是年後還得祭祀太廟和天地,咱這個皇帝必須得在京城,咱才不是因為別的什麽原因。”
馬皇後懶得揭穿朱皇帝,隻是笑著點了點頭:“正好,趁著你那個好女婿要進京述職,咱們就一塊兒回京。”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