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真是父慈子孝的典範!

字數:4127   加入書籤

A+A-


    忠敬且為百姓考慮?
    小懲大戒?
    朱標很想問問劉伯溫,這幾個詞到底是怎麽連在一起的。
    尤其是忠敬這兩個字,你誠意伯到底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哪個好人家的知縣會跟個土匪一樣帶著衙役去府城搶人?
    哪個好人家的知縣會在奏本裏陰陽怪氣?
    還有,剛剛看你誠意伯的臉色,隻怕恨不得把那幾個知縣生吃活剝的心思都有了,結果孤等了半天就等來一個小懲大戒?
    這可真是小刀拉屁股,開了眼了!
    正當朱標暗自吐槽時,李善長卻皺眉說道:“殿下,這幾個知縣不對勁啊。”
    朱標微微一怔,李善長又繼續說道:“按照常理來說,他們幾個是同鄉,又師出同門,還是同年進士,有這些情誼在,他們幾個怎麽會因為搶人而互相彈劾?”
    “雖說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說法,可是這歪的也太多了些。”
    “總不能真是因為要搶人吧?”
    略微頓了頓,李善長又補充道:“還有這四個知縣,終究還是年輕了些,行事難免有所衝動,臣也以為,小懲大戒即可。”
    朱標沒有理會小征大戒的說法。
    畢竟李善長剛剛也說了,上梁不正下梁歪。
    自家姐夫就不是什麽好東西,難道還能指望他教出來的學生有多乖巧懂事?
    朱標比較好奇的是,這四個貨為什麽會直接帶著衙役搶人。
    難道北平和永平很缺人?
    李善長捋著胡須說道:“臣以為,應該不止是工坊那麽簡單。”
    “如果真是因為工坊缺少人手,恐怕他們四個要興辦的工坊也絕不是什麽小工坊。”
    工坊當中既然有個坊字,就足以說明規模不會很大。
    而且知縣帶著衙役去搶人,這種事情究竟是好說不好聽,輕易也沒人會拉下臉皮去幹這種事情。
    既然能讓四個縣的知縣都扔掉臉皮不要,說明這背後的利益已經不止是丟不丟臉那麽簡單。
    朱標嗯了一聲,仔細琢磨一番後卻對身邊的隨侍太監吩咐道:“去一趟通政司,讓人把靜海縣、灤縣、樂亭和遵化四個縣的奏本都拿過來。”
    等隨侍太監領命而去後,朱標又繼續著說道:“不管怎麽樣,他們四個這次搶人的事情都有失體統,該罰的還是得罰。”
    “這樣兒吧,他們四個罰俸三月,回頭等弄清楚搶人的原因,再根據具體的情況決定。”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李善長不禁和劉伯溫互相對視一眼。
    如果真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罰俸三個月肯定是要罰的,但是東宮也可以隨便找個理由再給他們一些賞賜。
    如果這四個混球單純的就是為了讓自己治下的百姓多一些,那這三個月的俸祿也算是給他們長長教訓。
    見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都點頭同意,朱標忽然話鋒一轉,“對了,我爹和我娘派人傳信說已經動身回京,估計小年之前就能趕回京城。”
    “韓國公和誠意伯不妨整理整理最近的公務,到時候讓我爹處理。”
    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頓時就愣住了。
    這天家……
    當爹的把朝政扔給兒子,自己帶著老婆跑去登州找女婿。
    當兒子的給他爹留下一堆的公務等著處理,還暗示臣子們要多給他爹準備些公務。
    還真是父慈子孝的典範!
    想到這兒,李善長又眯起眼睛,不自覺的捋了捋胡須。
    這跟老夫有什麽關係?
    他朱重八不當人,拿著老夫當驢使喚,現在他兒子有樣學樣的使喚他,豈不是報應不爽?
    劉伯溫更是翹起嘴角。
    話說,你朱重八有沒有想過趕讓位給太子殿下,然後再返聘回來?
    可惜那個楊癲瘋實在太年輕了些,離著告老還鄉再返聘的時間還太早。
    要不然老夫非得想辦法勸他先告老還鄉,然後再把他給返聘回來。
    可惜啊可惜,老夫多半是看不到他楊癲瘋被返聘的那天了。
    ……
    就在李善長和劉伯溫兩個人或是心中暗笑,或是暗自神傷的時候,朱標的隨侍太監已經帶著通政司的人,把漷縣、灤縣、樂亭和遵化四個縣的奏本都拿了過來。
    而朱標隻是隨意翻看了幾頁,眼睛就瞪得像牛蛋一般。
    “這四個家夥不能罰了。”
    朱標先讓人把奏本遞給李善長,隨後便沉聲說道:“不僅不能罰,這次還得好好的賞賜一番才行。”
    李善長滿臉懵逼的接過奏本,翻看一遍後又遞給了劉伯溫,附和道:“而且不光要賞,還得繼續想辦法從江南遷移百姓過去才行。”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旁邊剛剛接過奏本的劉伯溫當即就懵了。
    太子殿下護著那四個知縣可以理解,畢竟那四個混球是某個大號混球帶出來的學生,嚴格說起來,這四個混球甚至可以說是太子嫡係當中的嫡係。
    這麽說吧,這四個混賬的江湖地位也就比常升常茂和徐輝祖、湯鼎他們這樣兒的核心勳貴二代們差一些。
    而且這四個混球是同鄉,又是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還是同一年的進士,這種條件可太他娘的難得了,一般的勳貴二代們還真比不上他們四個。
    但是李善長這個老匹夫也護著他們四個,就多少有點兒說不過去了。
    想到這兒,劉伯溫幹脆打開奏本看了起來。
    “臣灤縣知縣周良玉,謹奏為興建煤礦與大型冶鐵工坊事……伏惟謹奏。”
    “臣遵化知縣耿興明,謹奏為請修馬蘭峪長城事……伏惟謹奏。”
    “臣靜海知縣周成仁,謹奏為修整運河事……伏惟謹奏。”
    “臣樂亭知縣王兆虎,謹奏為修建大型冶鐵工坊事……伏惟謹奏。”
    等把這四份奏本看完,劉伯溫也隻能無奈的歎息一息。
    罰?
    這他娘的怎麽罰。
    前腳剛罰完這四個知縣,後腳就會有人替他們出頭。
    而且都不用等到某個經常發癲的楊癲瘋出麵,徐達和常遇春他們那些軍頭就能先站出來罵街。
    開采煤礦、興辦大型冶鐵工坊、修建長城、修整運河,這些事情不僅僅隻是利國利民,更重要的對北伐也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誰敢耽誤徐達他們北伐,大都督府的那些兵痞們不得鬧翻天?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