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虧不了你個混賬東西

字數:4339   加入書籤

A+A-


    第549章 虧不了你個混賬東西
    著名軍機大臣和中堂曾經說過:我不是要你的錢,是用你的錢辦你的事!
    和中堂的名言,擱在楊少峰和老登身上也同樣成立。
    你以為是本官要你的工匠?
    錯啦。
    本官不要你的工匠,而是用你的工匠辦你的事。
    別的不說,就說建好之後的登州大學。
    登州大學的學生是誰的門生?
    登州大學的學生不是本官的門生,而是朱標的門生。
    能撈到最大好處的是誰?
    同樣不是本官,而是朱標,是你個老登,乃至於整個大明。
    本官才能得到多少好處?
    所以吧,這就相當於是本官拿你的工匠,替你朱重八這個太子黨二號馬仔辦事。
    瞧著楊少峰一副理不直氣也壯的模樣,朱皇帝頓時也被氣笑了。
    這他娘的正說著遷都的事兒呢,這狗東西把話題扯到了基建上麵。
    正聊著基建的事情呢,這狗東西又開始要工匠。
    朱皇帝斜了楊少峰一眼,冷哼一聲後說道:“你駙馬府不是還有幾百個親衛在寧陽縣麽?”
    楊少峰頓時心生警惕,小心翼翼的說道:“是有幾個在訓練的。”
    朱皇帝好懸沒被楊少峰的回答給氣死。
    畢竟自己說的是幾百個,而這個狗東西說的卻是幾個。
    這個數量的差距有點兒大。
    朱皇帝皮笑肉不笑的說道:“你放心,這次咱找你借五百個親衛,回頭從錦衣衛裏給你調撥一個千戶所的人手。”
    “這些人手一邊在你這兒接受訓練,順帶著也能給你充當親衛。”
    “虧不了你個混賬東西。”
    楊少峰的臉色頓時黑了下來。
    這老登真是越來越不當人了。
    先跟本官借五百個親衛,再塞過來一千個錦衣衛。
    然後本官就得負責一千個錦衣衛的衣食住行,還得承包他們的訓練和裝備。
    等訓練完成了,老登再一紙調令把這些人手全部弄走。
    他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楊少峰越想越是不爽,隻是略一斟酌便向朱皇帝拱手拜道:“駙馬府親衛原本就是嶽父大人調撥給小婿的,他們也是正兒八經的大明士卒,嶽父大人盡管調用便是。”
    這回輪到朱皇帝心生警惕了。
    還是那句話,這狗東西一向不當人,偏偏又是個看家狗的性子,往他手裏塞東西容易,想從他手裏往外拿東西可就費勁了。
    現在他如此痛快的答應調撥駙馬府的親衛,莫不是又打算給咱挖坑?
    朱皇帝隻是略一琢磨,便趕在楊少峰開口之前說道:“咱這次調用你駙馬府的親衛,也不是白白調用,更不是占你的便宜。”
    楊少峰微微挑眉,義正辭嚴的說道:“嶽父大人這就冤枉小婿了,小婿何曾有過這種大逆不道的心思?”
    合著你也知道這是大逆不道的心思啊混蛋!
    還他娘的何曾有過?
    難道不應該是何嚐沒有?
    朱皇帝一邊在心裏破口大罵,一邊哼了一聲道:“咱準備把那些個搞黑煤窯的鄉紳,還有摻和到其中的官老爺們全都抓起來。”
    “各地的衛所雖然也能辦這個事兒,但是咱總覺得不如你駙馬府的人手好用。”
    “你放心,這些個官老爺還有鄉紳們,回頭全都送去登州府。”
    略微頓了頓,朱皇帝又補充道:“還有,以後是否允許民間開礦,原有的那些礦藏該如何管理,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你回頭也寫一份奏本上來,咱好讓李善長和劉伯溫他們早點兒完善。”
    聽到這裏麵還有李善長和劉伯溫的事兒,楊少峰當即就點頭應下:“嶽父大人放心,小婿回去之後就寫,明天一早就拿給您老人家,絕不會耽誤正事兒。”
    ……
    就在駙馬府親衛四處出動抓人的時候,朱標和李善長、劉伯溫三人正湊在一塊兒頭疼。
    “今年的恩科,得增加四川生員的錄取名額。”
    朱標率先提出洪武五年恩科的事情,並且直接定下調子。
    “別管他們有沒有真才實學,隻要人品能過得去,剩下的都好辦。”
    “至於江南的那些生員……”
    朱標的話音還沒落下,劉伯溫就搶先說道:“殿下,臣以為江南的生員,不應該跟四川、嶺南、北方的生員考同一套試卷,兩者之間應當有所區別才是。”
    朱標微微一怔,劉伯溫卻又繼續說道:“以江浙、福建、江西三地為例,這些地方文風更盛,讀書人相對要多一些,學問也相對要好一些。”
    “若是考同一套試卷,隻怕四川、嶺南和北廣的生員會吃虧。”
    “依臣之見,不如趁此機會,直接讓禮部準備幾套不同的鄉試考卷,給江浙、福建和江西三地安排比較難的,給四川、嶺南以及北方的生員們安排相對簡單一些的。”
    隨著劉伯溫的話音落下,朱標整個人都快淩亂了。
    孤想的是什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孤想的是等會試和殿試的時候,對江南的士子們卡的嚴一點兒,對四川和北方的士子們稍微寬鬆一點兒。
    可是誰能想到啊,劉伯溫這都老匹夫比孤還狠,直接要搞幾套不同的試卷!
    朱標輕輕嗯了一聲,仔細琢磨著之前在登州時曾經和楊少峰聊過的那些問題,忽然笑了一聲道:“孤有點兒不太成熟的想法,還望韓國公和誠意伯能幫著拿拿主意。”
    “這第一個,就是等到臨近鄉試開始前,從禮部多抽調幾個人手負責出題,總考官負責把這些考題整理成試卷。”
    “隻不過,在鄉試完成之前,這些負責出題的人手以及總考官,需要住在指點的地方,直到鄉試結束。”
    “與此同時,匠營也不再負責印刷試卷,改由應天府大牢裏關押的那些囚犯們來做,檢校和大都督府的人手負責全程監管,並負責往各布政使司運送試卷。”
    “這第二個,就是剛剛誠意伯說的,準備出幾套不同的試卷,江浙、福建、江西用一套試卷,其他地方用另一套試卷。”
    朱標慢慢的說著自己的打算,李善長和劉伯溫則是一邊點頭一邊頭疼。
    點頭,是因為朱標的這些想法,能在最大程度上杜絕科舉舞弊。
    而頭疼,則是因為禮部的官員也夠用。
    說白了,現在從禮部抽調人手,就相當於從北宗孔希學和南宗孔希路的手上搶人。
    這兩人一個正在修撰《洪武大字典》和全本的《洪武正韻》,另一個正在修撰《洪武大典》。
    從他們兩個手上搶人,他倆不得發瘋?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