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協調

字數:4026   加入書籤

A+A-


    第574章 協調
    每到將近年底的時候,整個大明的官場就會罵聲一片。
    不是罵朱皇帝,更不是罵朱標,而是罵某一個身上掛著駙馬都尉、登州知府、寧陽知縣、鴻臚寺少卿等職務的錦衣衛鎮撫使兼錦衣衛千戶。
    就因為他楊癲瘋開的壞頭,所以大家夥兒才要寫什麽狗屁倒灶的年終總結和工作報告。
    朱標現在所頭疼的,就是寧陽縣出身的那些知縣老爺們交上的年終總結和工作報告。
    報告的數據很好看。
    隨便挑一個縣出來都完全處於正增長狀態,無論是丁口數量還是開墾出的可耕種土地數量,又或者是工坊數量、縣內養殖數量,所有數據都很好。
    畢竟丁口少可以帶著衙役去搶人,養殖少可以跑到隔壁縣去打漁捕獵,剩下像創辦工坊、安置百姓、帶領百姓開荒,這些都有現成的作業可以抄。
    這些知縣老爺們報上來的數據好看是正常,不好看才是活見鬼。
    問題是這些官老爺們把寧陽縣好的一麵學去了,不好的一麵幾乎也原封不動的學去了。
    哭窮。
    賣慘。
    喊著百姓生計艱難,要求朝廷蠲免賦稅。
    喊著治下百姓太少,要求朝廷遷移百姓。
    就比如山西某個知縣,就在工作報告裏喊著自己治下的百姓衣不蔽體。
    “他這是把孤當成了養在深宮婦人之手的太子。”
    朱標把奏本遞給內侍,黑著臉道:“可惜了,孤還真就見識過礦洞是個什麽樣子,也知道工人下礦洞挖煤的時候不會穿得太多。”
    “還有那個冶鐵工坊的鍛造坊,裏麵不說熱死個人,實際上也差不了多少。”
    “這些個混賬東西,沒一個好的。”
    李善長從內侍手中接過奏本,一邊看一邊說道:“殿下這話不對,他們不是把殿下當成養在深宮婦人之手的太子,而是純粹的有棗沒棗先打兩杆子。”
    劉伯溫也嗯了一聲道:“一脈相承的做法,也沒什麽稀奇。”
    朱標也不以為意。
    反正寧陽縣出來的生員就沒什麽好東西。
    外放做知縣的二十五個混賬不是什麽好鳥,留在京城的一根獨苗苗也同樣不是什麽好東西,隻要逮著機會就在奏本裏陰陽怪氣,能活活氣死個人。
    “嗯?”
    朱標拿起一封奏本看了兩眼,忽然笑著說道:“瞧瞧,瞧瞧,剛說寧陽縣的那些個混賬沒一個好東西,現在就蹦出來一個幫著其他州縣辦工坊的。”
    李善長一臉懵逼的從內侍手中接過奏本。
    這是陽江知縣遞上來的奏本,說是身為同年進士的博野知縣李輝幫著陽江想到了一個開辦工坊的好主意。
    這可真是稀了個大奇。
    寧陽縣出身的官員,沒去搶其他州縣的好東西,反而還幫著其他州縣的官老爺們想辦法弄工坊?
    稀奇,太稀奇了。
    隻是在看過奏本之後,李善長又感覺胸口憋著一口氣。
    這個出身寧陽縣,名叫李輝的保定府博野縣知縣,之所以幫著肇慶府治下的陽江縣知縣搞工坊,除了陽江知縣和他是同科進士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這個工坊隻有陽江或者說隻有江南的某些地方能搞,山東一帶根本就沒辦法搞。
    鼉龍皮鞋。
    李輝的提議很簡單,那就是把鼉龍的皮扒下來做成鞋子,然後往宮裏進貢幾雙,混個貢品的名頭之後再拿到登州榷場去賣。
    這貨甚至還建議圈起一塊地來專門養鼉龍取皮。
    反正能蹭貢品的名頭就蹭,能蹭榷場的鋪子就蹭,主打的就是逮誰都先薅兩把,雁過也得拔下兩根毛。
    李善長拿著奏本翻天覆地的看了兩三遍,最後還是黑著臉把奏本遞給了劉伯溫。
    “也算是不錯了。”
    李善長黑著臉說道:“起碼還知道幫扶別的縣,起碼還有別的地方的官老爺知道主動辦工坊,替治下的百姓謀好處。”
    劉伯溫嘖了一聲,嘲諷道:“還不是因為搶不過?但凡他博野那裏能養鼉龍,這個叫李輝的就絕不會放過利用鼉龍做皮鞋的機會。”
    “不過,養鼉龍再取皮做鞋,倒還真有可能被他們搞起來。”
    朱標瞧了瞧李善長,又瞧了瞧劉伯溫。
    這兩個老家夥是在裝傻是吧?
    朱標黑著臉道:“養鼉龍取皮做鞋的工坊能不能做起來不好說,江南有能為百姓考慮的官員也算是一大幸事,但是李輝能從中得到什麽好處?或者說,博野能從中得到什麽好處?”
    “別忘了,這個李輝是寧陽縣學出來的。”
    “除了故意折騰人的事兒以外,其他那些沒好處的事情,他們會幹?”
    “更何況這還是幫著其他州縣想辦法辦工坊。”
    被朱標這麽一說,李善長和劉伯溫頓時也有些遲疑。
    要是換成其他人這麽幹,李善長和劉伯溫隻會以為這人是個急公好義的熱心腸,在自己利益不受損的情況下替同僚出個主意,倒也說得過去。
    但是寧陽縣出身的那些個知縣……
    不能說跟他楊癲瘋一模一樣,也隻能說是大差不差。
    都是些無利不起早的貨色。
    損人利己的事情他們肯定會幹,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也會幹。
    但是損己利人,哪怕不損己就能利人的事情,他們是絕對不會去碰的。
    當然,這裏的“己”並不僅僅隻是指他們自身,而是包括他們治下的百姓。
    李善長試探著說道:“跟陽江要鼉龍?這也說不過去啊,且不說鼉龍能不能靠人工來養殖,就算能,他博野的情況也未必能養鼉龍吧?”
    劉伯溫直接搖了搖頭,“博野那裏肯定是養不了鼉龍的,否則的話,駙馬爺早就在登州或者寧陽縣那裏大養特養,甚至早就已經搞出了寧陽鼉龍皮鞋,又怎麽會輪得到他們?”
    朱標幹脆在桌子上翻找出來,直到翻出了李輝的奏本之後才長歎一聲道:“孤今天才知道,原來各州縣在押的案犯也能協調。”
    協調?
    李善長和劉伯溫微微一怔,傻傻的望向朱標。
    朱標滿臉無奈的說道:“瞧瞧這份陽江知縣的奏本,說是陽江縣在押犯人眾多,請求調撥一部分去博野。”
    “他娘的,這些個混賬真是瘋了,什麽東西都敢協調!”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